查询汉字

拼音:bàn; 部首:十; 笔画:5;

bàn

  1.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2. 同本义
    •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白居易《卖炭翁》
    • 身已半入,只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 半,物中分也。——《说文》
    • 士卒食半。——《汉书·项籍传》
    • 今汉有天下太半。——《汉书·高帝纪上》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 半日;半工;半升
    • 太半(三分之二)
  3. 部分的,不完全的
    • 犹抱琵琶半遮面。——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半自动;半老头;半工半读;半半拉拉;半死;半信半疑;一知半解
  4. 比喻极少的
    •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史记·魏公子列传》
    • 半星儿(半点儿)
    • 一星半点;半歇(一会儿)
    • 半丝麻线(些微私弊。)

“半” 相关成语

“半” 相关歇后语

  • 人各吃得半升米 - 哪个怕哪个
  • 半截梭子织布 - 独来独往
  • 半路上留客人 - 嘴上热情
  • 半天云里翻筋头 - 终究要落地(比喻早晚要跌跟头。)
  • 半夜鸡叫 - 乱了时辰
  • 三斤半鸭子两斤半嘴 - 多嘴多舌
  • 半夜做买卖 - 暗中交易
  • 半吊子的一半 - 二百五
  • 半天云里吃喝 - 空喊
  • 半空中的火把 - 高明
  • 半夜里梦见做皇帝 - 快活一时是一时(比喻无止境的追求欢乐或比喻美梦不长,空喜欢了一场。)
  • 半天云里写文章 - 空话连
  • 半天云里聊天 - 高谈阔论
  • 半夜敲钟 - 一鸣惊人
  • 半夜出门做生意 - 赚黑钱
  • 半天云里喊口号 - 呼声很高
  • 半天云里点灯 - 高招(照)
  • 半天云里演杂技 - 艺高人胆大
  • 半夜里摸帽子 - 为时过早;太早了
  • 半空中的气球 - 上不着天,上不着地;悬着哩
  • 半道上捡个喇叭 - 有吹的了
  • 半夜爬山 - 不知高低
  • 三斤半干饭没吃饱 - 饭桶
  • 半空中抹糨子(ji - ng zi)糨糊)
  • 半天云里找对象 - 要求太高
  • 半响打不出喷嚏来 - 干难受
  • 半天云里踩钢丝 - 提心吊胆
  • 肚子里有半斤,嘴上倒五两 - 有一句说一句;有啥说啥
  •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 没什么两样
  • 半空中吊帐子 - 不着实地
  • 三个半人抓螃蟹 - 七手八脚
  • 半拉瓜子 - 不算个人(仁);你算什么人
  • 半衣敲钟 - 一鸣惊人
  • 七两放在半斤上 - 只差一点;差一点
  • 半天打不出喷嚏来 - 难受
  • 半斤换八两 - 谁也不沾谁的光;谁也不吃亏
  • 半夜里和面 - 瞎鼓捣
  • 半路上丢算盘 - 失算了
  • 半夜做恶梦 - 虚惊一场
  • 半个月绣不出一朵花 - 真(针)差
  • 能干他娘哭半夜 - 能干死了
  • 半空中挂剪刃 - 高才(栽)
  • 半天云里打铜锣 - 四方闻名(鸣);响当当
  • 半夜吃黄连 - 暗中叫苦
  • 半天云里打算盘 - 算得高
  • 半夜聊天 - 瞎说
  • 半夜闹王殿 - 暗中搞鬼
  • 半夜吃甘庶 - 不知头尾
  • 半空中挂锅铲 - 吵(炒)翻了天
  • 半空中骑马 - 腾云驾雾

详解

汉字“半”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字形与起源
1. “半”是一个会意字,始见于春秋金文。
2. 其字形从八从牛,表示把牛一分为二,本义即指一半、二分之一。
3. 在小篆中,“半”的字形和金文大体相同。隶变后,字形开始变化,线条也开始笔画化,最终发展为楷书的“半”字。
二、字义与引申
1. 本义:表示一半、二分之一,即将整体等分为两部分中的一部分。
2. 引申义:
- 中间或在……中间:由等分引申为在某个范围或过程的中间位置,如“半夜”即夜晚的中间时段。
- 两种性质、状态同时存在:这一引申义相对较少使用,但可以理解为事物的一半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而另一半则具有不同的性质或状态。
- 不完整的:由于一半不是整体,因此“半”也常用来表示不完整或未完全的状态。
三、用法与搭配
1. “半”作为量词时,常与数词“一”、“两”搭配使用,表示事物总量的二分之一或成为相等或几乎相等的二分之一。如“一半”、“两半”。
2. 在某些情况下,“半”也可以放在量词前使用,如“半斤肉”、“半只鸡”等。这种用法在汉语中也是符合习惯的。
3. “半”还可以用于形容某些状态或程度的不完全性,如“半新”、“半开”等。
四、常见词组与成语
1. 常见词组:半边、多半、半天、一半、半圆、半晌、月半、半休、半径、过半等。
2. 常见成语:半壁江山、半斤八两、半信半疑等。这些成语中的“半”都保留了其本义或引申义的特点。
综上所述,“半”字在汉字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用法,既体现了汉字的象形特点,又展示了汉字在表达意义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