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汉字

拼音:cù; 部首:亻; 笔画:9;

  1. (形声。从人,足声。本义:紧迫。又指急促,赶快)
  2. 同本义
    • 促,速也。——《广韵》
    • 促,速也。——《汉书·高帝纪》注
    • 长来觉日月益促。——唐·柳宗元《与萧俛书》
    • 促速(急速)
    • 促病(急病。)
    • 促柱(急切的絃音)
    • 促装(急忙整治行装)
  3. 短。时间、距离拉得不长的
    • 可命促而意长。——晋·陆机《吊魏武帝文》
    • 促生(短促的生命)
    • 促促(短短的。)
    • 促节(乐曲快板短促)
    • 促死(立刻死去)
  4. 使加快,催
    • 公屡促之,必如约。——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 月色促归人
  5. 靠近,靠拢
    • 合樽促席。——晋·左思《蜀都赋》
    • 促眉(蹙眉,皱眉)
    • 促边(紧靠边沿。)
    • 促席(坐席很挨近)

“促” 相关成语

详解

汉字“促”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读音:cù
* 部首:亻
* 笔画数:9
* 五行属性:金
二、字义解释
1. 本义:紧迫,指时间紧或情况急迫。如“短促”表示时间短,“急促”表示快而短促。
2. 催,推动:表示催促、敦促、促使等意思。如“催促”表示催人赶快行动,“促进”表示推动发展。
3. 靠近,紧挨着:如“促膝谈心”表示彼此靠近坐着谈心。
三、词性变化
* 形容词:表示时间紧、距离近、狭小等意思。如“促狭”(气量狭窄,性情急躁)。
* 动词:表示催促、靠近、缩减等动作。如“公屡促之”(多次催促他)。
四、常用词组及成语
* 常用词组:促进、催促、敦促、督促、促膝等。
* 成语:如“局促不安”(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五、字源及文化内涵
“促”字从人,足声,形声字。本义为紧迫,引申为急促、赶快等意义。在古代文献中,“促”字常用来形容时间紧迫或情况急迫的场景,也用来表达催促、推动等动作。在现代汉语中,“促”字仍然保留了这些基本意义,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
综上所述,汉字“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种用法,在汉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的同部首
亿 仿 伿 使 便 俿 倀
的同笔画
便 姿 泿 洿 穿 竿 籿 羿 退 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