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一言蔽之 yī yán bì zhī

解释:蔽:遮,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出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论语·为政》

例句:清·方苞《书淮阴列传后》:“其击楚破代,亦约举其成功,至定三秦则以~,而其事反散见于他传。”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用一句话来概括

近义:一言以蔽之|

接龙:之子于归

相关:

  • 一切之权 - 一切:一时;权:权宜。指一时的权宜之计。
  • 一卒之田 - 百顷田地。
  • 一字之师 -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 一方之寄 - 负一方面责任的职务。
  • 一日之雅 - 雅:交往。指短暂的交往。指交情不深。
  • 一时之权 - 暂时的权宜。
  • 一曲之士 - 仅会一首歌曲的人。比喻只精通一种技艺的人。也指孤陋寡闻的人。
  • 一概而言 - 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 一派胡言 - 指不切实际的言语。
  • 一王之法 - 一王:一代王朝;法:标准。一个时代的规范。
  • 一箭之遥 - 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 一言便定 -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 一言寿国 - 以极少的言语可使国家的寿命延长。
  • 一走了之 - 指不顾而去。
  • 一隅之说 - 片面的说法;偏见。
  • 总而言之 - 总的说起来。
  • 罗之一目 - 网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体中才能起其作用;脱离了整体,局部便不起作用。
  • 言之有理 - 说的话有道理。
  • 言行若一 - 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指人表里如一。
  • 违心之言 - 违;违背。违背个人心意的言论。

详解

成语“一言蔽之”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释义
“一言蔽之”是一个成语,拼音为“yī yán bì zhī”,它的意思是指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中,“蔽”字的含义由“遮”引申为“概括”。
二、成语出处
1.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论语·为政》,其中有“一言以蔽之”的表述,意思是用一句话来总结或概括。
2. 另外,《宋书·索虏传》中也有“因此而推胜负,殆可以一言蔽之”的记述,进一步印证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三、成语用法与结构
1.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或分句,用于指用一句话来概括某事或某情况。
2. 结构:这是一个主谓式成语,由“一言”和“蔽之”两部分组成,其中“一言”是主语,“蔽之”是谓语。
四、相关实例与近义词
1. 实例:在清代方苞的《书淮阴列传后》中,有“其击楚破代,亦约举其成功,至定三秦则以一言蔽之,而其事反散见于他传”的表述,这里的“一言蔽之”就是用一句话来概括的意思。
2. 近义词:“一言以蔽之”,与“一言蔽之”含义相近,也用于表示用一句话来概括。
综上所述,“一言蔽之”是一个用于表示用一句话来概括的成语,其出处可追溯到古代文献,如《论语·为政》和《宋书·索虏传》。在句子中,该成语可作谓语或分句,用于简洁明了地总结或概括某事或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