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心骇目 dòng xīn hài mù
解释:骇目:使人看了感到惊骇。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出处:王遗墨藏家庙者,今虽仅存,某尝获观,皆奇丽超绝,动心骇目。 — 宋·陆游《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
例句:这事让他~。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感触大
近义:动心怵目|
反义:无动于衷|
接龙:目眩神摇
相关:
- 动人心弦 - 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 动心忍性 - 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娱心悦目 - 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 心动神驰 - 心神向往。形容思慕之情不能自持。
- 心存目想 - 指凝目注视,用心思索。
- 心存目替 - 存:想念;替:废弃。心里虽然想念,但已废弃看望的行动。
- 怦然心动 - 心怦怦地跳动。
- 惊心眩目 - 震动人心,耀人眼目。
- 爽心悦目 -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 甄心动惧 - 敬慎而保持警惕。
- 甘心瞑目 - 瞑目:闭上眼睛,指死去。心甘情愿,死了也不遗憾。
- 目动言肆 - 指神色不安,语调失常。
- 目注心凝 - 犹言全神贯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目注心营 - 指竭尽心力以赴。
- 目盼心思 - 双眼盼望,内心思念。形容企盼想念之切。
- 眩目惊心 - 使人眼花心惊。
- 触目经心 - 见到而萦烦于心。
- 触目警心 - 看到某种情况,心中引起警觉。
- 赏心悦目 -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详解
成语“动心骇目”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含义:
- 读音:dòng xīn hài mù
- 含义:使人看了感到惊骇。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2. 出处:
- 该成语出自宋代陆游的《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原文为:“王遗墨藏家庙者,今虽仅存,某尝获观,皆奇丽超绝,动心骇目。”
3. 用法与语法功能:
- 用法:可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
- 语法功能:在句子中用来表达强烈的感触或震动。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例如“动心怵目”,也表达了类似的强烈感受和震动。
- 反义词:例如“无动于衷”,表示毫无感触或反应。
5. 示例与应用场景:
- 示例句子:这事让他动心骇目,久久不能平静。
- 应用场景: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某种场景、事件或作品给人带来的深刻震撼和强烈感受。
综上所述,“动心骇目”是一个形容感受深刻、震动大的成语,源于宋代陆游的作品,并在语言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
1. 读音与含义:
- 读音:dòng xīn hài mù
- 含义:使人看了感到惊骇。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2. 出处:
- 该成语出自宋代陆游的《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原文为:“王遗墨藏家庙者,今虽仅存,某尝获观,皆奇丽超绝,动心骇目。”
3. 用法与语法功能:
- 用法:可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
- 语法功能:在句子中用来表达强烈的感触或震动。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例如“动心怵目”,也表达了类似的强烈感受和震动。
- 反义词:例如“无动于衷”,表示毫无感触或反应。
5. 示例与应用场景:
- 示例句子:这事让他动心骇目,久久不能平静。
- 应用场景: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某种场景、事件或作品给人带来的深刻震撼和强烈感受。
综上所述,“动心骇目”是一个形容感受深刻、震动大的成语,源于宋代陆游的作品,并在语言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