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汉字

拼音:liū,liù; 部首:氵; 笔画:13;

liū,liù

  1. 瞟,偷偷地看
    • 说着,却把眼溜着金桂一笑。——《红楼梦》
  2. 偷偷地拿
    • 差人各溜过几件细软东西。——《醒世恒言》
  3. 鸣,叫
    • 闭凝盼,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声溜的圆。——清·孔尚任《桃花扇》

“溜” 相关成语

“溜” 相关歇后语

  • 瞎子捋(lv 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胡子 - 莫(摸)须有
  • 黄鼠狼嘴下溜出的鸡 - 死里逃生
  • 老鼠给猫捋(iv 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胡子 - 送死;自己找死
  • 房檐下的冰溜子 - 根子在上头;根在上边
  • 手不溜(动作利索)怨袄袖 - 强词夺理
  • 吐着胡子打滴溜(抓住高处物体,使身体悬空) - 嘴上功夫;全凭嘴劲
  • 扯着胡子打滴溜 - 嘴巴上的劲儿
  • 山上溜冰 - 滑坡
  • 老太太过溜冰场 - 走险
  • 小花猫捋(lv 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胡子 - 未老先衰

详解

汉字“溜”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字形与构造
* “溜”是形声字,字形最早见于《说文》中的小篆。
* 它采用“氵”(水)作为形旁,表示与水有关;“留”是声旁,表示字的读音。这也反映了“溜”字的本义与水流的运动状态有关。
二、字义演变与基本解释
1. 本义:水名,指“潭水”,源出三江侗族自治县北,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融江、柳江及黔江。
2. 引申义:
* 液体下流:由本义引申为水或其他液体下流的意思,如“溜水”指的是成股流下的水。
* 光滑、平滑:形容物体表面无阻碍,如“溜圆”、“溜光”。
* 滑行、滑落:表示物体顺势下滑的动作,如“溜冰”指的是在冰上滑行。
* 偷偷地走或拿:如“溜走”表示趁人不见时走开,“溜号”指悄悄离开,“溜过几件细软东西”表示偷偷地拿。
* 瞥视、扫视:如“他随便溜了一眼”。
* 烹饪方法:表示略微煮一下或加淀粉快炒,如“醋溜白菜”。
3. 量词:用于表示成排、成串的事物,如“一溜烟”、“一溜人马”。
4. 方言用法:在某些方言中,“溜”还可以用作副词,表示程度很深,如“马路溜直”表示马路非常直。
三、字音与词性变化
* “溜”字有两个不同的读音:liū和liù。读liū时,多用作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读liù时,则多用作量词和名词。
* 在某些语境下,“溜”还可以作为词缀使用,如在形容词后叠用,增加形容词的程度或表达一种生动的状态。
综上所述,“溜”字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从字形构造到字义演变再到词性变化都体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和灵活性。
的同音字
的同部首
氿 沿 汿 泿 洿 涿 浿 淿 湿 渿 溿 滿 濿 澿 潿 瀀
的同笔画
弿 椿 楿 殿 溿 筿 絿 訿 詿 軿 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