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范 zhāng fàn
1.汉张良﹑春秋越范蠡的并称。两人俱善谋,又皆功成隐退。 2.东汉张劭﹑范式的并称。两人友情笃厚。 3.南朝宋张永﹑梁范怀约的并称。二人俱善书。
相关:
详解
“张范”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解释和指代,以下是关于“张范”的详细解释:
1. 历史人物张范:
- 张范(?―212年),字公仪,河内脩武(今河南获嘉)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司徒张歆之孙,太尉张延之子。
- 出身于名门世家,后来成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官员。性格恬静乐道,不爱荣华、名利,喜欢帮助穷人,家无余财。
-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平定冀州,遣使召张范为官,但张范仍称病,要留在彭城,后曹操表其为谏议大夫。
2. 并称含义:
- “张范”还常作为历史上某些人物的并称出现,如:
- 汉·张良、春秋·越·范蠡的并称。两人俱善谋,又皆功成隐退。
- 东汉·张劭、范式的并称。两人友情笃厚。
- 南朝·宋·张永、梁·范怀约的并称。二人俱善书。
3. 革命烈士张范:
- 张范,原名张奉先,别名孝斋,1913年12月5日出生于东营区龙居镇十三图村的一个书香世家。
- 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参与抗日斗争,曾任晋绥六支队政委,被誉为“模范政治工作者”。
- 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深受战士们的爱戴。
综上所述,“张范”一词既有指代特定历史人物的用法,也有作为历史上某些人物并称的用法。在提及“张范”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
1. 历史人物张范:
- 张范(?―212年),字公仪,河内脩武(今河南获嘉)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司徒张歆之孙,太尉张延之子。
- 出身于名门世家,后来成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官员。性格恬静乐道,不爱荣华、名利,喜欢帮助穷人,家无余财。
-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平定冀州,遣使召张范为官,但张范仍称病,要留在彭城,后曹操表其为谏议大夫。
2. 并称含义:
- “张范”还常作为历史上某些人物的并称出现,如:
- 汉·张良、春秋·越·范蠡的并称。两人俱善谋,又皆功成隐退。
- 东汉·张劭、范式的并称。两人友情笃厚。
- 南朝·宋·张永、梁·范怀约的并称。二人俱善书。
3. 革命烈士张范:
- 张范,原名张奉先,别名孝斋,1913年12月5日出生于东营区龙居镇十三图村的一个书香世家。
- 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参与抗日斗争,曾任晋绥六支队政委,被誉为“模范政治工作者”。
- 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深受战士们的爱戴。
综上所述,“张范”一词既有指代特定历史人物的用法,也有作为历史上某些人物并称的用法。在提及“张范”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