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张” 词语大全
-
张事
zhāng shì
张设帷幕之事。 -
张力
zhāng lì
物体发生拉伸形变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的两侧存在垂直于截面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拉引的力。 -
张乐
zhāng lè/yuè
置乐;奏乐。 -
张军
zhāng jūn
陈兵。 -
张三
zhāng sān
方言。东北农民对狼的称呼。 -
张具
zhāng jù
即帐具。张,通"帐"。 -
张乔
zhāng qiáo
生卒年不详,字伯达,池州人。曾四处漫游,黄巢兵起,隐于池州九华山。其诗多为旅游题咏,送友赠别之作。长于五律。 -
张目
zhāng mù
1.瞪大眼睛。愤怒貌。 2.助长声势。 3.谓注目,看重。 -
张示
zhāng shì
张贴或张挂起来让大家看。 -
张乖
zhāng guāi
乖张;怪僻。 -
张心
zhāng xīn
犹劳神。 -
张字
zhāng zì
铺张字句。 -
张卖
zhāng mài
张挂出卖。 -
张贴
zhāng tiē
将布告﹑广告﹑标语等粘在墙或板上。 -
张本
zhāng běn
1.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 2.起源于;开始。 3.原由;依据。 -
张桓
zhāng huán
汉张禹﹑桓荣的并称。两人皆以明经致高位。 -
张风
zhāng fēng
1.鼓着风。 2.方言。招人议论。 -
张果
zhāng guǒ
1.亦称"张果老"。 2.唐方士,隐居中条山,自言生于尧时。他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叠起来,藏于巾箱之中。开元间,玄宗遣使迎入京师,赐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世传为八仙之一。其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新﹑旧《唐书》均有传,列方技类。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天寶末,有人于汾晋间古墓穴中,得所赐敕书手诏衣服进之,乃知其异。" -
张智
zhāng zhì
1.同"张致"。 2.主见。 -
张幕
zhāng mù
张设帷幕。 -
张主
zhāng zhǔ
1.谓发挥主体作用。 2.主张;作主。 -
张跱
zhāng zhì
延展耸立。 -
张志
zhāng zhì
1.同"张致"。 2.方言。谓注意衣着仪表。 -
张列
zhāng liè
犹排列。 -
张言
zhāng yán
犹扬言;夸口。 -
张容
zhāng róng
帐幕和屏风之类。张,通"帐"。 -
张颠
zhāng diān
相传唐著名草书家张旭醉后往往有颠狂之态,故人称张颠。 -
张顾
zhāng gù
东张西望。 -
张弛
zhāng chí
1.亦作"张?"。亦作"张施"。 2.谓弓弦拉紧和放松。因以喻事物之进退﹑起落﹑兴废等。 -
张支
zhāng zhī
方言。故意推辞。 -
张歙
zhāng xī/shè
1.亦作"张翕"。 2.张开﹑关闭。 -
张致
zhāng zhì
1.模样;样子。 2.引申为装腔作势,装模作样。 -
张护
zhāng hù
遮掩,遮蔽。 -
张巴
zhāng bā
方言。犹言大惊小怪。 -
张范
zhāng fàn
1.汉张良﹑春秋越范蠡的并称。两人俱善谋,又皆功成隐退。 2.东汉张劭﹑范式的并称。两人友情笃厚。 3.南朝宋张永﹑梁范怀约的并称。二人俱善书。 -
张弦
zhāng xián
1.作家(1934- )。浙江杭州人。曾在鞍钢设计院、北京钢铁设计院工作。1963年任马鞍山市文化局编剧。1983年起专事创作。著有短篇小说《记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电影剧本《青春万岁》、《湘女萧萧》、《井》等2.安上琴弦;绷紧琴弦。 -
张榜
zhāng bǎng/bàng
张贴文告。 -
张嘴
zhāng zuǐ
开口说话。常指讨价﹑借贷﹑乞求等。 -
张御
zhāng yù
帷帐陈设。张,通"帐"。 -
张宿
zhāng sù/xiǔ/xiù
又称鹑尾。二十八宿之一,朱雀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六颗,在长蛇座内。 -
张楚
zhāng chǔ
1.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建立的政权,号为张楚,取张大楚国之意。 2.宋时张邦昌在金人扶持下建立的伪政权,国号楚,故称张楚。 -
张谋
zhāng móu
筹划。 -
张胆
zhāng dǎn
大胆;无所畏惧。 -
张挂
zhāng guà
亦作“张掛”。展开挂起。 -
张蔡
zhāng cài
东汉张衡和蔡邕的并称。 -
张罗
zhāng luó
①张设罗网以捕鸟兽。借指门庭冷落:穷巷可张罗。②比喻张设法网:张罗海内。③搜罗;物色:张罗合适人选。④招揽;招集:张罗生意|张罗大家开会。⑤筹划;料理;安排:张罗早餐|张罗款项。 -
张饰
zhāng shì
(张zhāng)夸张,夸大粉饰。 -
张拱
zhāng gǒng
张臂拱手以为礼。 -
张旃
zhāng zhān
见"张旜"。 -
张筵
zhāng yán
设宴。 -
张祜
zhāng hù
生卒年不详,字承吉,南阳人。其诗多刻画山水、题咏名寺之作,其宫词尤为杰出。语词浅易,笔法纯熟,平易自然,但不流于浅俗。 -
张睬
zhāng cǎi
理睬。 -
张饮
zhāng yǐn/yìn
设帷帐以饮。张,通"帐"。 -
张展
zhāng zhǎn
张开,展开。 -
张布
zhāng bù
张贴公布。 -
张焰
zhāng yàn
(张zhāng)张大其气焰。 -
张满
zhāng mǎn
谓张弓使满。 -
张罔
zhāng wǎng
张设罗网。罔,同"网"。 -
张辟
zhāng bì/pì
捕鸟兽的工具。 -
张单
zhāng dān/shàn/chán
1.张毅﹑单豹二人的并称。 2.灶神名。 -
张陈
zhāng chén/zhèn
1.陈设。 2.汉高祖谋臣张良﹑陈平的并称。 3.张耳﹑陈馀的并称。二人初为刎颈交,后又结怨至不两立。 -
张奏
zhāng zòu
犹敷奏。铺陈奏上。 -
张炽
zhāng chì
(张zhāng)炽盛。 -
张急
zhāng jí
谓琴弦绷紧。喻吏治严酷。 -
张弓
zhāng gōng
1.弦拉紧的弓。 2.拉弓。 -
张韩
zhāng hán
1.汉梁孝王臣张羽﹑韩安国的并称。 2.汉初张良﹑韩信的并称。 3.唐文学家张籍﹑韩愈的并称。 -
张理
zhāng lǐ
1.张开(网罗)加以修治。 2.理睬。 -
张精
zhāng jīng
方言。逞强,逞能。 -
张曹
zhāng cáo
1.东汉张酺﹑曹褒的并称。二人尝争论礼制于章帝朝。 2.张衡﹑曹植的并称。 -
张雷
zhāng léi
晋张华﹑雷焕的并称。传说二人据天象在丰城掘得宝剑龙泉﹑太阿。 -
张口
zhāng kǒu
1.张开嘴巴。常指进食﹑说话等。 2.惊愕不能言说状。 -
张势
zhāng shì
犹言摆架子,装腔作势。 -
张黄
zhāng huáng
张贴帝王颁发的命令。黄,黄榜,帝王的文告。 -
张拓
zhāng tuò/tà/zhí
张扬,扩展。 -
张牙
zhāng yá
张口露牙,形容凶恶之相。 -
张继
zhāng jì
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天宝年间进士。大历末,任职洪州,为检校祠部员外郎、盐铁判官。诗多纪行游览之作,以《枫桥夜泊》最为著名。有《张祠部诗集》。 -
张职
zhāng zhí
谓施张职事。 -
张萱
zhāng xuān
唐代画家。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13-741年间任馆画直。擅人物画,长于描绘仕女、婴儿等,画女性喜用朱色晕染耳根。亦善以点簇法作楼台、花木、翎毛。所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有宋人摹本。 -
张解
zhāng jiě/jiè/xiè
(张zhāng)谓张大其辞,进行辩解。 -
张惶
zhāng huáng
也作“张皇”。惊慌,慌张:神色张惶|张惶失措。 -
张天
zhāng tiān
1.布列天象。 2.布满天空。 -
张老
zhāng lǎo
春秋晋大夫张孟之别称。献文子筑室成,张老因其华侈,歌以讽之。 -
张设
zhāng shè
部署;设置。 -
张声
zhāng shēng
1.指叱咤之声。 2.大声。 3.作声。 -
张王
zhāng wáng
1.指汉张耳。项羽分封诸侯王时被封为常山王,后归刘邦,又改立为赵王。 2.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王建的并称。 -
张翕
zhāng xī
见"张歙"。 -
张扬
zhāng yáng
宣扬;声张:四处张扬|切勿张扬。 -
张瑟
zhāng sè
调整瑟上的弦。 -
张磔
zhāng zhé
1.铺陈,铺叙引申。 2.张开植立。 -
张柳
zhāng liǔ
喻文采风流。语本《南史·张绪传》:"张绪吐纳风流,齐武帝常嗟赏灵和殿前蜀柳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 -
张女
zhāng nǚ/rǔ
乐府曲名。《张女弹》的省称。 -
张开
zhāng kāi
使合拢的东西分开。如:一把张开的伞。 -
张皇
zhāng huáng
1.张大;壮大。 2.显扬;使光大。 3.势盛貌。 4.夸张;炫耀。 5.铺张。 6.高大;堂皇。 7.惊慌;慌张。 8.即餦锽。食品名。 -
张狂
zhāng kuáng
1.猖狂;轻狂。 2.慌张,忙乱。 -
张许
zhāng xǔ/hǔ
唐张巡﹑许远的并称。安史之乱时,两人死守睢阳,阻遏了敌人的攻势。 -
张眉
zhāng méi
舒展眉毛。神情兴奋貌。 -
张诪
zhāng zhōu/chóu
虚诳放肆。 -
张邴
zhāng bǐng
汉张良和邴汉的并称。二人均弃官归隐。 -
张施
zhāng shī
见"张弛"。 -
张独
zhāng dú
张家口﹑独石口的并称。 -
张禄
zhāng lù
战国魏范雎的化名。 -
张盖
zhāng gài/gě/hé
张开伞盖;打伞。 -
张觑
zhāng qù/qū
犹张望。 -
张望
zhāng wàng
向四周或远处看;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
张霍
zhāng huò
汉张安世和霍光的并称。两人皆西汉宣帝时的权臣。 -
张道
zhāng dào
1.明显的道理。 2.方言。举动毛躁。 -
张朝
zhāng zhāo/cháo
布置朝见之所。 -
张疑
zhāng yí/nǐ
设置疑兵。 -
张官
zhāng guān
设置官员。 -
张杨
zhāng yáng
1936年12月发动西安事变的著名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的并称。 -
张睛
zhāng jīng
犹张眼露睛。 -
张动
zhāng dòng
伸展舞动。 -
张赵
zhāng zhào
1.汉游侠张回﹑赵放的并称。一云汉游侠张子罗﹑赵君都的合称。 2.汉张敞﹑赵广汉的并称。二人为地方官,均有治绩。 -
张见
zhāng jiàn/xiàn
表露,显现。 -
张大
zhāng dà/dài/tài
张得很开。 -
张旜
zhāng zhān
1.亦作"张旃"。 2.展开﹑张挂起赤色曲柄的大旗。旜,古时出聘时用之。 3.谓出使。 -
张泌
zhāng mì/bì
生卒年不详,字子澄,淮南人。诗长于七言,多为伤春、思乡之作。 -
张协
zhāng xié
西晋文学家。字景阳,安平武邑(今属河北)人。与兄张载、弟张亢合称“三张”,其文学成就高于二人。曾任河间内史,后避乱辞官,卒于家中。作品以《杂诗》十首最著名。明人辑有《张景阳集》。 -
张打
zhāng dǎ/dá
举起,打起。 -
张看
zhāng kàn/kān
张望观看。 -
张捕
zhāng bǔ
张网捕捉。 -
张弧
zhāng hú
1.把弓拉开,做好发射准备。语出《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后说之弧。"王弼注:"先张之弧,将攻害也。" 2.引申为事先做准备,防患于未然。 3.指动武,用兵。 4.谓扫除。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