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置之不顾 zhì zhī bù gù

解释:置:放着;之:代词;顾:照管。放在那儿不管。

出处: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珍宝,一概都置之不顾。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

例句:所以我的应时的浅薄的文字,也应该~,一任其消灭的。 — 鲁迅《题记》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不关心

近义:不屑一顾|置若罔闻|

反义:三复斯言|

接龙:顾说他事

相关:

  • 不世之业 - 不世:非常、非凡。稀世罕有的功业。
  • 不世之仇 - 不世:非凡。指极大的仇恨
  • 不便之处 - 指不方便的地方。
  • 不倾之地 - 倾:倾覆。不臻倾覆的境地。即不败之地。
  • 不变之法 - 不可改变的法则。
  • 不根之论 -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不根之谈 - 指没有根据的话。
  • 不法之徒 - 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
  • 不牧之地 - 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
  • 不眠之夜 - 眠:睡眠。不曾睡眠的夜晚。常指极度兴奋或过分忧虑而睡不着觉。
  • 不祧之宗 - 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
  • 不经之语 - 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不置褒贬 -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不赀之器 - 赀:估量;器:才能。不可估量的才能。形容人很有才能。
  • 不赀之损 - 赀:计算,估量;损:损失。不可估量的损失。指损失极大。
  • 不顾大局 - 不考虑整个局面或形势。
  • 内顾之忧 - 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置之脑后 - 放在一边不再想起。
  • 自顾不暇 - 暇:空闲。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 首尾不顾 - 顾不了首尾了。指人豁出去了。

详解

成语“置之不顾”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释义
“置之不顾”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将某物或某事放在一边,不予关心或注意。其中,“置”意为放着,“之”为代词,指代提到的事物,“不顾”即不照顾、不关心的意思。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珍宝,一概都置之不顾。”这里描述了薛蟠在得到宝蟾后,对其他事物都不再关心的情景。
三、成语用法
“置之不顾”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通常用于表达对某事物的漠视或忽视。其用法为连动式,常含贬义,表示对某事物的不重视或忽略。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1. 近义词:与“置之不顾”意思相近的成语有“不屑一顾”和“置若罔闻”,都表示对某事物的不关心或忽视。
2. 反义词:与“置之不顾”意思相反的成语是“三复斯言”,表示对某事物反复思考、非常重视。
五、示例
鲁迅在《题记》中曾写道:“所以我的应时的浅薄的文字,也应该置之不顾,一任其消灭的。”这里用“置之不顾”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某些文字的不重视,任由其消失的态度。
综上所述,“置之不顾”是一个表达漠视、忽视态度的成语,源于《红楼梦》,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常含贬义。其近义词有“不屑一顾”、“置若罔闻”,反义词为“三复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