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不经之语 bù jīng zhī yǔ

解释: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神宗顾问左右‘青唇’何事,皆不能对。乃以问赵元老。元老奏‘不经之语,不敢以闻’。 —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杂录》

例句:此必寺僧欲借古名人为引重,乃造此~以耸听。 — 清·叶廷琯《吹网录·有应订正处》

用法:作主语、宾语;形容言论无根据

近义:不经之说|不经之谈|

接龙:语近指远

相关:

  • 不义之财 - 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 不奈之何 - 指无可奈何,无法可想。
  • 不挑之祖 - 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 不朽之芳 - 朽:腐朽;芳:花草。永远不腐朽的花草。比喻美好的名声万古流芳。
  • 不测之诛 - 测:估计;诛:惩罚。不可估计的惩处。
  • 不祥之兆 - 兆:预兆。不吉利的预兆。
  • 不祥之征 - 征:征兆。指不好的预兆。
  • 不舞之鹤 - 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 不虞之誉 - 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 不虞之隙 - 指意外的误会。
  • 不言之化 - 化:教化。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 不讳之路 - 指忠言直谏之路。
  • 不讳之门 -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 不足之处 - 不完善的地方。
  • 不迁之庙 - 古代不迁入祧庙合祭而单独进行祭祀的帝王家庙。
  • 子不语怪 - 本指孔子不谈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一类事情。指用以指不谈怪异一类的事情。
  • 漫不经意 -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 经国之才 - 经:治理。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形容才能卓著。
  • 语不择人 - 讲话不看对象。
  • 闳大不经 - 指不着边际,不合常理;近乎荒诞,没有根据。

详解

成语“不经之语”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拼音:
- 读音:bù jīng zhī yǔ
2. 含义:
- “不经之语”意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3. 出处:
- 该成语出自宋代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杂录》。原文中,神宗向周围人询问“青唇”是何意,无人能答。随后问赵元老,赵元老回答:“不经之语,不敢以闻。”
4. 用法:
- “不经之语”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用于形容言论无根据。
5. 近义词:
- “不经之说”、“不经之谈”均与“不经之语”意义相近。
6. 示例:
- 清代叶廷琯在《吹网录·<柳南随笔续笔>有应订正处》中使用该成语:“此必寺僧欲借古名人为引重,乃造此不经之语以耸听。”
7. 感情色彩:
- 该成语通常带有贬义,用于指出某些言论或说法缺乏根据,不切实际。
综上所述,“不经之语”是一个用于形容荒诞、无根据的言论的成语,源自于宋代文献,并在后世文献中有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