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不遑暇食 bù huáng xiá shí

解释: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出处:《书·无逸》:“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一说,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工作忙

近义:废寝忘食|

反义:饱食终日|

接龙:食不下咽

相关:

  • 不知寝食 -
  • 不遑启处 - 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
  • 不遑宁处 - 遑:闲暇。没有闲暇的时候。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情。
  • 不遑宁息 - 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同“不遑宁处”。
  • 不食之地 - 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
  • 不食周粟 - 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 不食烟火 - ①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②指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
  • 不食马肝 -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 席不暇暖 - 席:坐席;暇:空闲。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 救过不遑 - 救:挽救;遑:闲暇。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 日不暇给 - 暇:空闲;给:足够。指事情繁多,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完。
  • 目不暇给 - 暇:空闲;给:供给。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 虎不食儿 - 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 食不充口 - 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糊口”。
  • 食不充肠 - 形容艰难贫困,勉强维持生活。同“食不充饥”。
  • 食不充饥 - 形容艰难贫困,勉强维持生活。
  • 食不知味 - 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 食不糊口 - 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 食不累味 -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 食而不化 - 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详解

成语“不遑暇食”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字义
* 读音:bù huáng xiá shí
* 字义:不遑——无暇,没有闲暇;暇食——悠然而食。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二、出处与解释
* 出处:该成语出自《书·无逸》:“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这句话描述了从早晨到太阳偏西,都没有时间吃饭,全心全意致力于使万民和谐。
* 解释:孔颖达在疏解这句话时说:“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这意味着“遑”和“暇”都表达了没有空闲的意思,古人重复使用这两个词是为了强调。
三、用法与示例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主要用于描述人工作非常忙碌的状态。
* 感情色彩:这是一个中性成语,没有明显的正面或负面评价。
* 示例:在描述一个忙于工作、无暇顾及饮食的场景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如:“他最近工作繁忙,不遑暇食,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废寝忘食,也形容非常专心、勤奋,顾不得睡觉和忘记吃饭。
* 反义词:饱食终日,形容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与不遑暇食的忙碌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综上所述,“不遑暇食”是一个形容工作紧张、辛勤到没有时间吃饭的成语,出自古代文献《书·无逸》。它在句子中可以充当谓语或定语,用于描绘人们忙碌的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