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食不累味 shí bù lèi wèi

解释: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出处:土阶三尺,茅茨不翦,食不累味,刑措而不用。 —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生活俭朴

近义:食不兼味|食不二味|

反义:大吃大喝|食案方丈|食必方丈|

接龙:味同嚼蜡

相关:

  • 不劳而食 - 食:吃。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 不爽累黍 - 犹言丝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
  • 不知寝食 -
  • 不食之地 - 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
  • 不食周粟 - 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 不食烟火 - ①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②指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
  • 狗彘不食 - 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
  • 系而不食 - 系:结。光挂着却不吃。指中看不中吃的东西。
  • 虎不食儿 - 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 衣食不周 - 周:齐备。形容衣食缺乏,生活困窘。
  • 食不下咽 - 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 食不充口 - 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糊口”。
  • 食不充肠 - 形容艰难贫困,勉强维持生活。同“食不充饥”。
  • 食不充饥 - 形容艰难贫困,勉强维持生活。
  • 食不求甘 - 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俭朴。
  • 食不求饱 - 吃饭不要求吃得很饱。
  • 食不糊口 - 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 食古不化 - 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
  • 食生不化 - 指生吞活剥,不善灵活运用。
  • 食而不化 - 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详解

成语“食不累味”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字义
* 读音:shí bù lěi wèi
* 字义:食指吃饭,不累味指不重复使用两种或多种菜肴。整体意思是吃饭不用两道菜肴。
二、成语解释
“食不累味”用以形容饮食节俭,不追求丰盛多样的食物。它传达了一种简朴、不奢华的生活方式。
三、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原文为“土阶三尺,茅茨不翦,食不累味,刑措而不用。”这句话描绘了一种简朴的生活场景,其中“食不累味”即体现了在饮食方面节俭的态度。
四、成语用法
“食不累味”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用来指生活俭朴。它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或者品质,强调其在饮食方面的节俭和自律。
五、相关成语与近义词
与“食不累味”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食不二味”、“食不兼味”和“食不重味”,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节俭理念。
六、使用场景与示例
这个成语可以在描述一个人生活简朴、不追求物质享受时使用。例如:“他虽然家境殷实,但生活却十分节俭,真可谓是‘食不累味’。”
综上所述,“食不累味”是一个体现节俭美德的成语,它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保持简朴,不追求奢华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