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不得已而求其次 bù dé yǐ ér qiú qí cì

解释:不得已:无奈何;求:寻求;次:稍差的。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得以差一等的将就。

出处: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鸿沟’上没有‘桥梁’,只好‘绕道东京’了。 — 曹靖华《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仁厚宽大,体恤部属,~,倒宁愿在黄抚台手下。”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只好凑合

接龙:而立之年

相关:

  • 不劳而成 - 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 不劳而获 - 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 不寒而栗 -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不得人心 - 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 不恶而严 -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 不能自已 -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 不药而愈 - 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 不言而信 -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 不言而喻 - 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 包而不办 - 包:包揽。把事情包揽下来却不办理。
  • 危而不持 - 持:扶助,支持。国有危急之事,不须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
  • 尽心而已 - 原指直到竭尽心力才罢休。后指明知无济于事,但仍然努力去做,以尽心意。
  • 忙而不乱 - 在繁忙的工作中或紧急情况下,有条有理,毫不慌乱。
  • 死而不僵 - 即使死了也不僵硬。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 犯而不校 - 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 秘而不泄 - 泄:泄漏。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 谑而不虐 - 谑:开玩笑。开玩笑而不使人难堪。
  • 质而不俚 - 质:朴素、单纯。俚:粗俗。质朴而不粗俗。亦作“质而不野”。
  • 质而不野 - 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同“质而不俚”。
  • 道而不径 - 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详解

“不得已而求其次”这个成语,在实际应用中更常被表述为“退而求其次”。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在无法获得最好的选择或无法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时,转而寻求次优的选项或解决方案。
详细解释如下:
1. 不得已:这部分表达了一种无奈或被迫的情境。通常意味着由于某种外部条件或限制,无法按照最初的意愿或计划行事。
2. 而:这是一个连词,用于连接前后两个部分,表示一种顺承或转折的关系。在这个成语中,“而”更多地体现了在无法达成首选目标之后的一种转变或妥协。
3. 求其次:“求”是寻求、寻找的意思;“其次”则指的是次要的、排在第二位的或者说是不太理想但仍然可接受的选项。这部分表达了在首选方案不可行的情况下,转而寻找并接受一个相对较差但仍然可行的替代方案。
综上所述,“不得已而求其次”这个成语描绘了一种在面临困境或无法达成最理想目标时,做出妥协并寻求次优解决方案的态度或行为。它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体现了在面对挑战时的一种务实和理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