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危而不持 wēi ér bù chí

解释:持:扶助,支持。国有危急之事,不须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

出处: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战国·鲁·孔丘《论语》

例句:召而不入,~,亦天下之罪人也。 — 《晋书·周浚传》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接龙:持螯把酒

相关:

  • 不勤而获 - 指不劳而获。
  • 不宣而战 - 指不宣布开战,就突然发起进攻。
  • 不平而鸣 - 平:公平;鸣:发出声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
  • 不教而杀 -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不期而同 - 指不约而同。
  • 临危不苟 - 指遇到为难不苟且偷生。同“临难不苟”。
  • 乐而不厌 - 喜爱而不厌倦。
  • 习而不察 - 习:习惯。指常见之事,就觉察不到存在的问题。
  • 劳而不获 - 获:收获。付出了劳动,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存而不论 - 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扶颠持危 - 颠:倒,倾倒;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
  • 持疑不定 - 疑:疑虑。心怀疑虑,迟迟不能决定。
  • 死而不朽 - 指身虽死而声名、事业长存。
  • 浮而不实 - 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 磨而不磷 - 磨了以后不变薄。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 秘而不露 - 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 群而不党 - 群:合群。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 迷而不返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食而不化 - 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详解

成语“危而不持”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出处
* 读音:wēi ér bù chí
* 出处:该成语出自春秋·孔子的《论语》,原文为“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二、含义
“危而不持”有两层含义:
1. 原义:人即将跌倒而不搀扶。这里的“危”指的是人即将跌倒的状态,“持”是扶助、支持的意思。因此,“危而不持”原指看到人即将跌倒却不去搀扶。
2. 引申义:国有危急之事,不须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这里的“危”引申为国家遇到的危急情况或困难,“持”依然表示扶助、支持。在这个意义上,“危而不持”用来形容一个国家在遇到危急情况时,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安然度过,而不需要外界的帮助。
三、用法与感情色彩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通常用于书面语。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没有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倾向。
四、示例与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解释。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看到别人即将摔倒却没有去搀扶时,可以使用“危而不持”的原义。而在描述一个国家在面对危机时能够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时,则可以使用“危而不持”的引申义。
综上所述,“危而不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成语,既可以用来形容个人行为,也可以用来描绘国家层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