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门” 词语大全
-
一门
yī mén
1.一道门户。 2.一条门路;一个途径。 3.一族;一家。 4.一个来源。 5.犹言一类。 6.一种风格;一个派别。 7.一件,一桩。 8.方言。一直;一个劲儿。 -
义门
yì mén
1.旧谓尚义的门族。 2.旧时为表彰尚义之家而建立的牌坊。 -
上门
shàng/shǎng mén
犹高门。 -
下门
xià mén
复姓。周代有下门子。见《国语.周语下》。 -
与门
yǔ/yù/yú mén
又称“与电路”。执行“与”运算的基本门电路。有几个输入端,只有一个输出端。当所有的输入同时为“1”电平时,输出才为“1”电平,否则输出为“0”电平。 -
专门
zhuān mén
1.独立门户﹐自成一家。 2.指某一门学问。 3.专从事某事或研究某门学问。 4.专长。 -
丘门
qiū mén
1.孔门。指孔丘的门下。 2.泛指儒者之门。 -
东门
dōng mén
1.东城门。 2.复姓。春秋鲁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后因以为姓氏。汉有东门云。 -
丧门
sāng/sàng mén
1.丛辰名。星命家以为一岁十二辰都随着善神和凶煞,叫丛辰。丧门是凶煞之一。《协纪辨方书.义例一.丧门》:"《纪岁历》:'丧门者,岁之凶神也,主死丧哭泣之事。'"因以称恶人或使人倒霉的人为丧门。 2.詈词。丧家之门。 3.犹言诅咒。 -
中门
zhōnɡ mén
1.内﹑外门之间的门。 2.门的当中。 3.正中的大门。 4.内﹑外室之间的门。 -
串门
chuàn mén
串门子。 -
临门
lín mén
到达家门。 -
举门
jǔ mén
满门﹐全家。 -
乘门
chéng mén
指和尚。 -
九门
jiǔ mén
1.禁城中的九种门。古宫室制度,天子设九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田猎﹑罝罘﹑罗罔﹑毕翳﹑喂兽之药,毋出九门。"郑玄注:"天子九门者,路门也﹑应门也﹑雉门也﹑库门也﹑皋门也﹑城门也﹑近郊门也﹑远郊门也﹑关门也。"后用以称宫门。 2.指宫禁。 3.借指天子。 4.指旧北京外城的九个门。 5.天门。 6.借指九天。 -
也门
yě mén
西亚国家。在阿拉伯半岛西南部,临红海和阿拉伯海。面积53.19万平方千米。人口1580万(1995年)。首都萨那。高原、山地为主。除山区外,气候干热。东北部有沙漠分布。农牧业为经济基础。咖啡是传统出口商品。 -
乱门
luàn mén
作乱的人家。 -
争门
zhēng mén
抢着进门。 -
二门
èr mén
(较大的院落等)大门里面的一道总的门。 -
五门
wǔ mén
1.古代宫廷设有五门,自外而内为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 2.泛指宫城之门。 3.借指京城。 4.佛教语。坐禅所用的五大"对治法门",亦称"五停心观"。 -
关门
guān mén
①比喻停业。②比喻把话说死,无商量余地。③比喻不愿容纳:~主义。④指最后的:~之作丨~弟子。 -
亚门
yà mén
希伯来语āmēn的译音。或译为"亚孟"﹑"阿们"。意为"真诚"。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祈祷结束时的常用语,表示"心愿如此"。 -
产门
chǎn mén
妇女的阴户;产妇的阴门。 -
京门
jīng mén
国门。指国都。 -
人门
rén mén
1.用人环列护卫以为门。 2.人品与门第。 3.他人门下。 4.黄河中的峡名。在河南陕县东北的三门山北侧,与神门﹑鬼门并列。 -
仕门
shì mén
指仕宦之家。 -
仙门
xiān mén
1.指仙人居所。 2.指皇宫之门。 -
仪门
yí mén
明清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 -
众门
zhòng mén
所有门户。 -
会门
huì/kuài mén
(~儿)某些封建迷信的组织。 -
佛门
fó/fú/bì/bó mén
指佛教:~弟子ㄧ~规矩ㄧ皈(guī)依~。 -
你门
nǐ mén
1.你。门,后缀。 2.你们。 -
侧门
cè mén
1.正门旁侧之门;旁门。 2.唐时端门旁侧之门。 -
侯门
hóu/hòu mén
1.诸侯之门。 2.指显贵人家。 -
便门
biàn mén
(~儿)正门之外的小门。 -
修门
xiū mén
楚国郢都的城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王逸注:"修门﹐郢城门也。"后泛指京都城门。 -
倚门
yǐ mén
1.《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晩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后因以"倚门"或"倚闾"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殷切。 2.靠着门。 3.旧指妓女接客。 -
倡门
chāng mén
倡家。 -
偏门
piān mén
1.旁门。喻非中正之道。 2.引伸指歪门邪道。 -
傍门
bàng mén
1.道家以修炼金丹﹑全身保真为正道,余皆为"傍门",不能得正果。亦用指道教方术。 2.指歪门邪道的事。 -
僧门
sēng mén
1.犹佛家。 2.寺门。 -
儒门
rú mén
1.犹儒家。 2.泛指读书人家。 -
元门
yuán mén
1.即玄门。指道教。 2.指道士。 -
入门
rù mén
①学习能进入门径,找到了求知的入口:刚刚入门,还要好好努力。②常用作初级读物的书名:英语入门。 -
全门
quán mén
犹全家。 -
公门
gōng mén
1.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 2.官署﹐衙门。 -
共门
gòng/gōng mén
谓权力由君臣共掌。 -
兴门
xīng/xìng mén
兴旺之家。 -
军门
jūn mén
1.军营的门。 2.明代有称总督﹑巡抚为军门者,清代则为提督或总兵加提督衔者的尊称。 3.星名。 -
券门
quàn/xuàn mén
拱门。 -
冷门
lěng mén
(~儿)原指赌博时很少有人下注的一门。现比喻很少有人从事的、不时兴的工作、事业等:过去地质学是~儿。 -
凈门
jìng/chēng mén
洁净之门。指佛门和道门。 -
凯门
kǎi mén
汉长安都城十二门之一,清明门的别名。 -
凶门
xiōng mén
1.旧时办丧事在门外用白绢或白布结扎成门形,称"凶门"。 2.亦作"?门"。古代将军出征时,凿一扇向北的门,由此出发,如办丧事一样,以示必死的决心,称"凶门"。 -
出门
chū mén
1.外出;走出门外。 2.离开家乡远行。 3.出嫁。南朝梁沈约有《谢女出门宫赐绢绮烛启》。 4.旧谓男妓出外应酬客人。 -
凿门
záo/zuò mén
谓凿凶门。古代将军出征时﹐凿一北向门而出﹐以示必死的决心。语本《淮南子.兵略训》﹕"凿凶门而出。"高诱注﹕"凶门﹐北向门也。将军之出﹐以丧礼处之﹐以其必死也。" -
刀门
dāo mén
指卫士举起刀斧等兵器交错架成门状。用以立誓或显示威力震慑对方。 -
列门
liè mén
1.水渠。 2.指家族各分支。 -
利门
lì mén
获利的门路。 -
前门
qián mén
1.前面的门;正门。 2.比喻正经的办事途径。 3.指北京的正阳门。 -
势门
shì mén
势家。 -
勋门
xūn mén
建立过功勋的家族。 -
北门
běi mén
1.北向的门。 2.喻指北部边防要地。 3.唐宋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 4.指翰林学士。 5.指唐代禁军的北衙。 6.《诗.邶风》篇名。序谓"《北门》,刺士不得志也"。后因用以喻士之不遇。 7.复姓。《左传》有北门驷﹐《尸子》有北门子﹐《庄子》有北门成。见《通志.氏族三》。 -
医门
yī mén
犹医家。 -
十门
shí mén
指八方和上﹑下。 -
千门
qiān mén
1.犹千家。 2.众多宫门。亦借指众多宫殿。 3.佛教语。谓种种修行的法门。千,言其多。 -
午门
wǔ mén
皇宫的正门,群臣待朝候旨之处:众卿且退,午门候旨|触怒龙颜,被推出午门斩了。 -
双门
shuāng mén
重门。指有财有势的门第。 -
单门
dān/shàn/chán mén
犹言单寒的家族。 -
南门
nán/nā mén
1.南面的正门。 2.星名。属角宿,共两星,即半人马座ε和α星。其中α星称"南门二",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之一。 3.复姓。商代有南门蝡。见《鬻子》。 -
厓门
yá mén
也写作"崖门"。在广东省新会县南,珠江三角洲西南侧。为潭江和西江分支的出海口。南宋末年宋枢密副使张世杰以舟师碇海中,为元兵所败。陆秀夫负帝昺于厓山沉海。 -
县门
xiàn/xuán mén
古时守城之闸板,安装于内城门,无事则悬起,寇至则下之。 -
及门
jí mén
〈书〉正式拜师求学的:~弟子ㄧ~之士。 -
古门
gǔ mén
见"古门道"。 -
叩门
kòu mén
敲门。 -
叫门
jiào mén
在门外叫里边的人来开门。 -
台门
tái/tāi mén
高贵的门第。 -
合门
hé/gě mén
全家;全家族。 -
吊门
diào mén
从顶上悬挂(如挂在滚轴上)的滑动拉门。 -
同门
tóng/tòng mén
指同在一个老师门下的受业者:同门之谊|独喜同门旧。 -
名门
míng mén
有名望的门第。 -
后门
hòu mén
(~儿)①房子、院子等后面的门。②比喻通融的、舞弊的途径:走~丨开~。 -
君门
jūn mén
犹宫门。亦指京城。 -
吏门
lì mén
仕宦门第。 -
吴门
wú mén
1.汉冀县城门名。在今甘肃甘谷县。 2.指春秋吴都阊门(一作昌门)。 3.指苏州或苏州一带。为春秋吴国故地,故称。 4.见"吴门派"。 -
吸门
xī mén
七冲门之一。指会厌。会厌是掩盖气管的器官,也是呼吸纳气的枢纽,故称。 -
命门
mìng mén
1.中医名词。一般指右肾。 2.中医名词。经络穴位名,在第十四至十五脊椎之间骨缝中,属督脉经。主治腰痛﹑遗精﹑便泄﹑崩漏等症。 3.中医名词。睛明穴的别称。亦用以代指眼睛。 4.相术家名词。谓面部左右当耳处。 -
和门
hé/hè/huó/huò/hú mén
1.军营之门;畋猎时所筑营垒之门。 2.借指武将﹑军人。 -
唱门
chàng mén
在门口高声通报来客或进见者。 -
唤门
huàn mén
在门外叫里边的人开门。 -
善门
shàn mén
1.行善之家。 2.喻指行善的先例。 -
嗓门
sǎng mén
嗓音。 -
四门
sì mén
1.指明堂四方的门。 2.学校名,即四门学。 3.佛经有释迦牟尼(净饭王太子)出四门受天帝感化而出家修道的传说。 4.武术名词。使刀弄棍或打拳的一种架势。 -
回门
huí mén
结婚后若干日内(有的当天,有的三天,多则一月)新夫妇一起到女家拜见长辈和亲友,叫做回门。 -
囟门
xìn mén
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在头顶的前部中央。用手扪摸,可以感觉脑血管的跳动。也叫脑门﹑顶门。简称"囟"。 -
国门
guó mén
〈书〉指国都的城门,也指边境:拒敌于~之外丨产品走出~,打入国际市场。 -
圉门
yǔ mén
周王城的南门。 -
圆门
yuán mén
狱门。 -
圜门
huán/yuán mén
圆门。狱门。 -
土门
tǔ mén
东突厥第一代可汗名土门。也写作吐门。意为"万夫长"。 -
圣门
shèng mén
1.谓进入圣道之门。 2.谓孔子的门下。亦泛指传孔子之道者。 -
圭门
guī mén
圆拱门。 -
地门
dì/de mén
古人谓大地的门户。亦泛称大地。 -
坊门
fāng/fáng mén
古时街巷之门。 -
坐门
zuò mén
1.坐在门口。 2.犹待漏。谓于宫门外待早朝。 -
垒门
lěi mén
军营的正门。 -
城门
chéng mén
城墙上的门洞,设有可关闭的门,供人出入或用作防御。 -
埽门
sào/sǎo mén
谓取媚权贵,夤缘仕进。 -
塞门
sāi/sài/sè mén
1.屏,影壁。 2.闭门。 3.谓门户阻塞。形容登门之人众多。 -
填门
tián/zhèn mén
门户填塞。形容登门人多。 -
墓门
mù mén
1.墓道之门。《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郑玄笺:"墓门,墓道之门。"晋潘岳《寡妇赋》:"墓门兮肃肃,修垄兮峨峨。"文斐《哭太一次狱中原韵》:"国魂未返人先逝,空听寒鸦悲墓门。"一说,墓门为陈国城门名。参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2.春秋时郑国城门名。 -
壁门
bì mén
军营的门。 -
壅门
yōng mén
瓮城的门。亦代指瓮城。 -
声门
shēng mén
两片声带当中的开口。声带静止不发音时呈V字形。 -
夔门
kuí mén
指瞿塘峡。因地当川东门户,故称。为长江三峡之一。 -
多门
duō mén
1.谓颁令之处很多。 2.谓多家多户。 3.多种。 -
外门
wài mén
1.大门。 2.外城门。 -
大门
dà mén
1.整个建筑物通向外面的主要的门。 2.大族。 3.方言。犹热门。谓销路广。 -
天门
tiān mén
1.天机之门。指心。 2.指鼻﹑口或天庭。 3.天宫之门。 4.指皇宫之门。 5.星名。东方七宿角宿中之两星。即室女座53﹑69。 6.牌九赌博﹐庄家对面称天门。 7.草药名。 -
守门
shǒu mén
1.看守门户。 2.看守门户的人。 -
头门
tóu/tou mén
即正门。建筑物正面的大门。 -
夷门
yí mén
1.战国魏都城的东门。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因在夷山之上﹐故名。 2.泛指城门。 3.大梁(开封)的别称。 -
夺门
duó mén
1.破门﹐奋力冲开门户。 2.明英宗亲征瓦剌﹐兵败被俘。其弟继位为景帝﹐即与瓦剌议和。英宗返回京师﹐入居南宫﹐不许朝谒。景泰八年﹐石亨﹑徐有贞等以兵迎英宗于南宫﹐毁垣坏门而入﹐英宗乃复辟。史称此次政变为"夺门之役"。见《明史.英宗后纪》。后因以"夺门"泛指复辟﹑政变。 -
奇门
qí/jī mén
见"奇门遁甲"。 -
奸门
jiān mén
不正的门路。 -
妙门
miào mén
1.佛﹑道教指领悟精微教理的门径。语出《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指佛门﹑道门。 -
孔门
kǒng mén
孔子的门下,借指儒家。 -
孟门
mèng mén
1.古山名。在今河南辉县西。春秋时为晋国要隘。 2.古山名。在陕西宜川东北﹑山西吉县西,绵亘黄河两岸,又称龙门上口。 -
孝门
xiào mén
孝悌之家。 -
孤门
gū mén
犹寒门。指势单力薄的非官宦家族。 -
学门
xué mén
1.学校之门。 2.书香门第。 -
它门
tā mén
犹别姓,别人家。 -
宅门
zhái mén
1.宅院的大门。 2.借指住在深宅大院的人家。 -
宗门
zōng mén
1.宗族;同族。 2.佛教语。禅宗的自称,而称其他各宗为"教门"。 3.指本门教派。 -
定门
dìng mén
佛教语。定慧二门之一。指禅定之法门。 -
将门
jiāng/jiàng mén
将帅之家:~虎子。 -
宦门
huàn mén
做官的人家。《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有《宦门子弟错立身》。 -
宫门
gōng mén
1.帝王公侯所居宫室之门。 2.借指皇宫。 -
家门
jiā mén
①家庭住所的大门,借指家:工作单位离~不远,上班方便 ㄧ新媳妇娶进了~。②〈书〉称自己的家族:辱没~。③〈方〉本家:他是我的~堂兄弟。④指个人的家世、经历、家庭成员及经济状况等:自报~。 -
宾门
bīn mén
1.客厅。 2.语本《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孔传:"四方诸侯来朝者,舜宾迎之,皆有美德,无凶人。"后因以"宾门"指荐引贤才的机构。 3.果名。槟榔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槟榔》。 -
寒门
hán mén
〈书〉①贫寒的家庭。旧时多用来谦称自己的家。②微贱的家庭:出身~。 -
寝门
qǐn mén
1.亦作"寢门"。 2.古礼天子五门,诸侯三门,大夫二门。最内之门曰寝门,即路门。后泛指内室之门。 -
对门
duì mén
(~儿)①大门相对:~对户。②大门相对的房子:别看他俩住~,平常可很少见面 ㄧ我们家~新搬来一家广东人。 -
封门
fēng mén
①在门上贴上封条,禁止开启。②(~儿)把话说死不再改变;封口 ②:几句话他就封了门儿。③〈方〉旧时死了长辈的人家,用白纸把门上的对联或门神像封起来。 -
射门
shè/yè/yì mén
进行足球﹑手球﹑水球等比赛时﹐把球射向对方球门。 -
尊门
zūn mén
1.对人家族的敬称。 2.对人宅第的敬称。 -
并门
bìng mén
指并州。 -
屏门
píng/bǐng mén
指遮隔内外院的门。 -
屠门
tú mén
1.肉市。 2.复姓。汉有屠门少,见《汉书.王莽传下》。 -
山门
shān mén
①寺院的外门:香客已到山门之外。也代指寺院:仆人高兴地顺手指道,前面有一座山门。②墓门:山门萧瑟,松庭谁扫。 -
峡门
xiá mén
指瞿塘峡西首入口处。 -
崖门
yá mén
见"崖山"。 -
巢门
cháo mén
即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 -
巡门
xún mén
沿门,挨门挨户。 -
差门
chāi mén
听候差遣的门子。 -
市门
shì mén
1.市场的门。古代市场出入有门,按时启闭。 2.妓院的代称。 3.星名。 -
师门
shī mén
1.老师的门下。 2.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为仙人啸父之弟子,能使火。 -
帐门
zhàng mén
帷帐的出入口。 -
帝门
dì mén
指朝廷。 -
席门
xí mén
以席为门。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后世以"席门"喻指清贫之家或隐者之居。 -
帷门
wéi mén
帷宫的门。 -
平门
píng mén
1.汉时都城长安城门之一。又称"便门"。 2.春秋时吴国城门名。在今江苏省吴县。吴王阖闾始筑城,四面八门,北面为齐平二门。相传伍子胥伐齐,曾率大军由此门出,故称平门。见唐陆广微《吴地记》。 -
幸门
xìng mén
奸邪小人或侥幸者进身的门户。 -
幽门
yōu mén
1.玄妙之门。指精神寄托之所。 2.幽深的门户。 3.胃与十二指肠相通的部分。中医为七冲门之一。 -
庆门
qìng mén
谓福庆之家。 -
库门
kù mén
1.古传天子宫室有五门,库门是其最外之门。 2.为诸侯宫外三门之一。 3.仓库的门。 4.复姓。见《通志.氏族五》。 -
应门
yīng/yìng mén
①古代王宫的正门:乃立应门,应门将将。②看管门户: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庙门
miào mén
1.宗庙﹑寺庙的门。 2.特指殡宫的门。 -
庠门
xiáng mén
1.古代乡学之门。 2.指学校。 -
快门
kuài mén
摄影机中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由薄金属片或不透光的布帘构成。拍照时快门的开启时间可以是数秒、一秒、几分之一秒以至千分之一秒。 -
开门
kāi mén
①敞开门,多用于比喻:~整风。②指营业开始:银行九点才~。 -
弟门
dì/tì/tuí mén
古代天子宫的南门。即雉门。 -
弱门
ruò mén
犹小户。 -
强门
qiáng/qiǎng/jiàng mén
豪门大族。 -
当门
dāng/dàng mén
1.挡着门。 2.对着门。 -
役门
yì mén
犹役户。指寻常百姓家。 -
御门
yù mén
清代皇帝在宫门听政。顺治时御太和门,康熙时改御干清门。御门时凡王公大臣﹑大学士﹑内阁学士﹑各部院﹑九卿﹑科﹑道﹑侍卫﹑记注诸官皆侍班;凡奏事﹑题本﹑除授﹑引见皆在此举行。雍干两朝,俱仍其制,咸丰以后此典遂废。 -
微门
wēi mén
卑微的门第。 -
德门
dé mén
有德之家。 -
忌门
jì mén
旧时陋俗称自祭灶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至翌年正月初五日禁忌外姓妇女入门。 -
恩门
ēn mén
恩府,师门。 -
悟门
wù mén
1.佛教语。觉悟的门径。与侧重实践的"行门"相对。 2.指悟入之门。 -
悬门
xuán mén
1.古时城门所设的门闸。平时挂起,有警时放下,以便加固防守。 2.指一般上下启闭的闸门,如水闸门。 3.挂于门首。 -
戒门
jiè mén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数之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絶矣,毋复入偃之门!'"后用"戒门"作为富贵骄人的典故。 -
慧门
huì mén
佛教语。谓进入智慧的法门。 -
戎门
róng mén
军门。 -
或门
huò mén
又称“或电路”。执行“或”运算的基本门电路。有几个输入端,只有一个输出端。只要输入中有一个为“1”电平时,输出就为“1”电平,只有当所有的输入全为“0”电平时,输出才为“0”电平。 -
截门
jié mén
阀的一种,一般安在管道中间,把手多呈环状,旋紧时管道阻塞。 -
户门
hù mén
1.门户。 2.户计。 -
打门
dǎ/dá mén
1.叩门;敲门。 2.用暴力撞击他人的门。 3.指上门抢劫。 -
扣门
kòu mén
敲门。 -
扫门
sǎo/sào mén
1.汉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贫无以自通,乃常早起为齐相舍人扫门。齐相舍人怪而为之引见。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后以"扫门"为求谒权贵的典故。 2.洒扫门庭。表示迎宾诚意。 -
掌门
zhǎng mén
旧时武林中某一门派的主持人。 -
抉门
jué mén
犹启门,开门。语本《左传.襄公十年》:"县门发,郰人纥抉之以出门者。" -
把门
bǎ mén
看守门户。 -
折门
zhē/zhé/shé mén
分成几片可以折叠的门。 -
拐门
guǎi mén
边门。 -
拜门
bài mén
1.登门拜谢。 2.新婚夫妇首次往拜岳家。也称回门。 3.某些少数民族,男女自由结合后生子,因同至女家行子婿礼。 4.旧指拜在有名望或有权势者的门下,自称门生。 5.旧时谓新官上任,入署前先拜仪门。 -
拦门
lán mén
宋代婚俗。 -
拱门
gǒng mén
上端是弧形的门,也指门口由弧线相交或由其他对称曲线构成的门。 -
挨门
āi mén
犹挨户。 -
掖门
yè/yē mén
1.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 2.星名。在太微垣。 -
排门
pái/pǎi mén
1.推门。 2.挨家逐户。 3.一种可装可卸的铺门。 -
掘门
jué mén
凿垣为门。极言居处简陋。 -
攻门
gōng mén
比赛时,把球投﹑打或踢向对方球门。也称射门。 -
教门
jiào/jiāo mén
①(~儿)指伊斯兰教。②教派。 -
敲门
qiāo mén
1.叩门。 2.古代婚仪中的纳采。 -
斗门
dǒu/dòu mén
指农田灌溉系统中斗渠的水闸。 -
斜门
xié mén
指宫中角门。 -
新门
xīn mén
新的士族。 -
旁门
páng/bàng mén
1.指非正统的门类﹑流派或不正经的东西。 2.边侧的门。 -
旋门
xuán/xuàn mén
关名。汉灵帝为防备黄巾军于中平初年所设八关之一。故址在今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西南。 -
旌门
jīng mén
1.古代帝王出行﹐张帷幕为行宫﹐宫前树旌旗为门﹐称旌门。 2.犹旌闾。 -
旗门
qí mén
古代军队临时驻地树立旗帜表示的营门。 -
无门
wú mén
没有门户;没有门路。 -
昌门
chāng mén
即阊门。春秋吴国之西郭门。《吴越春秋》﹑《越绝书》均谓阖闾所建。阖闾欲西破楚﹐故又名破楚门。 -
星门
xīng mén
军门。 -
晨门
chén mén
掌管城门开闭的人。 -
普门
pǔ mén
佛教语。谓普摄一切众生的广大圆融的法门。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
暑门
shǔ mén
谓南方。 -
暗门
àn mén
1.古代凿于城壁的秘密出入口,以备出兵袭敌。 2.泛指秘密的出入口及门。 3.指衣面不露钮扣的门襟。 -
曾门
zēng/céng mén
即曾祖。 -
月门
yuè mén
即月洞门。 -
有门
yǒu mén
有办法。谓得其关键或诀窍。 -
朔门
shuò mén
指北方边境之地。 -
朝门
cháo mén
1.古代专指天子宫殿中的应门。因由此门入正朝﹐故称。 2.泛指进入朝堂之门。 3.房屋构成部分名。 -
期门
qī/jī mén
1.官名。汉武帝时置﹐掌执兵扈从护卫。武帝喜微行﹐多与西北六郡良家子能骑射者期约在殿门会合﹐故称。汉平帝时更名虎贲郎。 2.中医穴位名。 -
木门
mù mén
1.木制的门。 2.春秋晋国邑名。 3.谷名。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 -
朱门
zhū mén
漆成红色的大门。多指富贵人家:朱门酒肉臭。 -
权门
quán mén
权贵,豪门。 -
李门
lǐ mén
见"李膺门"。 -
村门
cūn mén
村口。 -
杜门
dù mén
〈书〉闭门:~谢客。 -
杨门
yáng mén
即蔽筜。本为车筜,用以蔽尘。也做门扉。一说,门名。 -
松门
sōng mén
1.谓以松为门;前植松树的屋门。 2.指松门山。 3.指松门峡。 -
板门
bǎn mén
木板门。 -
某门
mǒu mén
犹某门下。自称谦词。 -
查门
chá mén
咱们。 -
柴门
chái mén
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 2.代指贫寒之家;陋室。 -
栅门
zhà/shān/shi/cè mén
栅栏的门。 -
栊门
lóng mén
房门。 -
栏门
lán mén
1.北宋汴京娶妇的风俗之一。 2.栅栏门。 -
根门
gēn mén
佛教语。佛家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六根漏出种种烦恼,进入种种妄尘的门户,故称为"根门"。 -
桃门
táo mén
饰有桃符的门。 -
桑门
sāng mén
僧侣。"沙门"的异译。 -
桥门
qiáo mén
古代太学周围环水,有四门,以桥通,故名。 -
梁门
liáng mén
1.古地名。在今河北省徐水县。战国时为赵(后属燕)之汾门。_宋时为安肃军治。公元1004年契丹南下,宋将魏能守此,契丹[攻不陷,时有"铜梁门"之称。 2.古地名。指大梁夷门。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3.中医经络穴位名。位于脐上四寸,旁开二寸处。 -
梢门
shāo/sào mén
临街的门。 -
梵门
fàn mén
清净的法门。指佛门。 -
棘门
jí mén
1.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称"棘门"。棘,通"戟"。《周礼.天官.掌舍》:"为坛壝宫棘门。"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棘门,以戟为门。"又古代宫门插戟,故亦为宫门的别称。 2.古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3.指棘门军。 -
楚门
chǔ mén
1.古城门名。 2.指楚国都门﹑朝廷。 -
槅门
gé mén
旧式建筑中的一种比较讲究的门,上部做成窗棂,糊纸或装玻璃,对开或中间对开、两边单开。 -
横门
héng/hèng mén
1.栅栏门;营门。亦特指守门军吏。 2.方言。旧时江南一带对媵妾之称。 3.喻非正当途径。门,门路。 -
樵门
qiáo mén
谯楼之门。也泛指城门。樵,通"谯"。 -
欢门
huān mén
酒楼食店以五彩装饰的门面。 -
款门
kuǎn mén
1.敲门。 2.犹款塞。 -
歡门
huān mén
指以五彩装饰的铺面。驩,通"欢"。 -
正门
zhèng mén
建筑物正中的主要的门。 -
毕门
bì mén
即路门。天子宫庭五门之一。《书.顾命》:"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孔传:"路寝门,一名毕门。"一说指祖庙之门。 -
气门
qì mén
节肢动物呼吸器官与外界相通的门户。能开启与关闭。如蝗虫身体两侧有十对气门,前四对吸气,后六对呼气。 -
水门
shuǐ mén
1.水闸。 2.临水的城门。 3.临水的栅门。 4.水管上的阀门。 -
江门
jiāng mén
广东省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22万。是内河航运重要港口,物资集散中心。 -
池门
chí mén
指古代学宫的门。因学宫东西南门前有池,故称。 -
汽门
qì mén
某些机器上控制气体进出的装置。 -
沙门
shā/shà mén
①原为古印度各教派出家修道者的通称,佛教盛行后,专指依照戒律出家修道的男性僧侣。②指佛门:秉教沙门,皈依善果。 -
沟门
gōu mén
营门。旧时军营门前例须掘沟,故名。 -
河门
hé mén
控制河流水势的闸门。 -
油门
yóu mén
内燃机上调节燃料供给量的装置,油门开得越大,机器转动得越快。 -
泉门
quán mén
墓门。 -
法门
fǎ mén
①佛教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也指佛门。②泛指门径;方法。 -
津门
jīn mén
1.在渡口设置的关门。 2.东汉首都洛阳有十二门,南面西头门称津门,一名津阳门。 3.津门亭的省称。 4.天津市的别称。明永乐二年(1404年)筑天津城,因地处畿辅门户,故名"津门"。 -
洪门
hóng mén
又称“洪帮”或“红帮”。参见“天地会”。 -
活门
huó mén
阀的通称。 -
海门
hǎi mén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
涧门
jiàn mén
涧谷的入口处。 -
清门
qīng mén
1.寒素之家。 2.清贵的门第。 3.书香门第。 -
渠门
qú/jǔ mén
1.旗名。一说两旗交接以为军门。 2.古城门名。 -
游门
yóu mén
串门子。 -
满门
mǎn mén
全家。 -
演门
yǎn mén
战国宋城门名。 -
澳门
ào mén
简称“澳”。在珠江口西侧。由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岛组成。面积17.42平方千米。人口46万(1995年)。16世纪中期后被葡萄牙殖民者逐步侵占。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特别行政区。自由港。工业以制衣、毛纺织为主,属贸易加工型。旅游赌博业兴旺。 -
灭门
miè mén
全家人都被杀死:灭门之灾|抄家灭门。 -
火门
huǒ mén
指枪炮﹑炸药包等发火引爆的装置。 -
灵门
líng mén
1.上帝的宫门。 2.灵府之门﹐心室之门。喻指智慧之门。 3.夏桀所起台名。 -
灶门
zào mén
1.灶的烧火口。 2.马前蹄上的两个空处。 -
炎门
yán mén
权势之家。 -
炉门
lú mén
1. 见“炉口”。2.玻璃熔炉的炉口。 -
热门
rè mén
比喻兴盛的、吸引人注意力的事物:热门货。 -
照门
zhào mén
方言。看守门户。 -
牙门
yá mén
1.古时驻军,主帅或主将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称"牙门"。 2.指武将。 3.用作将军名号。 4.官署。 5.泛指办事的机关。 -
犯门
fàn mén
指违禁强行打开城门。 -
狗门
gǒu mén
谓狗的出入口。 -
独门
dú mén
(~儿)①只供一户人家进出的门:~独院ㄧ~进出,互不干扰。②一人或一家独有的某种技能或秘诀:~儿绝活。 -
玄门
xuán mén
1.《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因以"玄门"指道教。 2.指佛教。 3.指高深的境界。 4.天门。 5.墓门。 -
玉门
yù mén
1.宫阙,帝阙。 2.饰玉的门。 3.山名。 4.古关名。即玉门关。 5.中医谓处女的子宫口。 -
王门
wáng mén
1.指王宫之皋门﹑库门。 2.犹王庭,帝阙。 3.王爷的邸第。 4.泛指王氏之门户派系。 5.即玉门。 -
班门
bān mén
行家的门前。 -
球门
qiú mén
足球﹑冰球﹑水球等运动中在场地两端设置的门框状的架子。是射球目标。 -
琐门
suǒ mén
绘画或镂刻有连琐图案的门。多为宫观之门。 -
璧门
bì mén
1.汉建章宫南的著名建筑,武帝时造。 2.泛指宫门。 -
瓮门
wèng mén
月城的门。 -
甲门
jiǎ mén
豪富权贵之家。 -
电门
diàn mén
开关①的通称。 -
留门
liú mén
夜里等人回来而不插门或不锁门:他估计半夜才能回家,交代家里给他~。 -
痖门
yǎ mén
1.穴位名。位于项正中线﹐入发际0.5寸﹐适当第一﹑二颈椎棘突之间。 -
登门
dēng mén
1.登龙门。 2.上门﹐到对方住处。 -
省门
shěng/xǐng mén
1.宫门;禁门。 2.指礼部衙门。亦指礼部试进士的场所。礼部隶尚书省,故称。 3.指省治。 -
白门
bái mén
1.古代把天地八方分为八门﹐西南方称白门。 2.南朝宋都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宣阳门的俗称。 3.江苏省南京市的别名。六朝皆都建康(今南京市)﹐其正南门为宣阳门﹐俗称白门﹐故名。 4.白莲教的支派。 -
皇门
huáng mén
1.春秋时郑国郭门名。 2.古代天子路寝的左门。 3.天门。比喻帝王的宫门。 -
皋门
gāo/yáo mén
1.古时王宫的外门。皋﹐通"高"。 2.引申为国门。 -
监门
jiān/jiàn mén
1.监守门户。 2.守门小吏。 3.禁卫宫门之官。 4.监狱的门。 5.指监狱。 -
盛门
shèng/chéng mén
豪门,望族。 -
相门
xiāng/xiàng mén
宰相之家。 -
眉门
méi mén
眉头。 -
看门
kān mén
1.当门卫。 2.看守房子。 -
真门
zhēn mén
本谓阿弥陀佛第二十愿所成就的法门。泛指通过修习佛法获得佛果的法门。 -
石门
shí/dàn mén
1.春秋鲁城外门。 2.借指贤者。 3.控制水流的石闸。 4.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 5.古道路名。(1)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四川省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得名。起自今四川宜宾,南抵云南曲靖,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唐与南诏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2)指古褒斜谷通道。在今陕西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东汉的《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
破门
pò mén
1.破旧的门。 2.砸开门。参见"破门而入"﹑"破门而出"。 3.革出教门。 4.特指足球﹑手球等比赛进球。 -
礼门
lǐ mén
1.谓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语本《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2.指孝友的门族。 -
神门
shén mén
1.中医学用语。即神门脉。古代全身诊治法三部九候之一。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动脉处。 2.指针灸穴位名。 3.帝王陵墓祭殿的宫门。 4.黄河中游三门峡中段急流之俗称。 -
祭门
jì/zhài mén
1.庙门。 2.祀门神。 -
祸门
huò mén
1.犹言祸害之地。 2.犹祸根。 -
禁门
jīn/jìn mén
1.宫门。 2.指宫廷。 -
禅门
chán mén
1.佛教语。谓禅定之法门,为心定于一﹑屏除妄念之法。又指达摩所传禅法言,即谓禅宗法门。 2.犹佛门。指佛教。 3.佛教语。即丛林。僧侣群聚的寺院。 -
禹门
yǔ mén
1.即龙门。地名。在山西河津县西北﹑陕西韩城县东北。相传为夏禹所凿,故名。 2.即龙门。指科举试场。 -
禽门
qín mén
谓鸟兽的境界。 -
私门
sī mén
1.行私请托的门路。 2.犹家门。私人的住宅。 3.权势之家;权贵者。 4.指暗娼。 -
稷门
jì mén
1.古代齐城门名。在今山东省临淄市北古齐城西边南首﹐以在稷山之下得名。 2.古代鲁南城门名。 -
稿门
gǎo mén
旧时官府保管﹑传递状纸﹑卷宗等文书的办事人员。 -
穴门
xué mén
即突门。 -
穷门
qióng mén
指国门。 -
穹门
qióng mén
拱形的门。 -
空门
kōng/kòng/kǒng mén
空门1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遁入(出家为僧尼)。 空门2 [kōngmén](~儿)指某些球类比赛中因守门员离开而无人把守的球门:面对~却把球踢飞了。 -
突门
tū mén
正式城门以外的秘密出口。 -
窍门
qiào mén
解决问题的有效法子:看谁有窍门|找窍门。 -
窑门
yáo mén
窑的入口。 -
窗门
chuāng mén
1.窗扇。 2.水闸门。 -
章门
zhāng mén
1.谓文章的纲领﹑要点。 2.赣州的别称。其地汉时属豫章郡﹐故称。 -
端门
duān mén
1.宫殿的正南门。 2.太微垣南藩二星﹐东曰左执法﹐西曰右执法﹐左﹑右执法之间叫"端门"﹐为太微垣的南门。 -
竹门
zhú mén
竹制之门。 -
笼门
lóng/lǒng mén
宋代﹐皇帝因雨不朝﹐传旨群臣向殿门跪拜后退出﹐谓之笼门。 -
筚门
bì mén
荆条竹木编的门。又称柴门。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 -
篱门
lí mén
竹篱的门。常借指隐居的茅舍。 -
粪门
fèn mén
〈方〉肛门。 -
素门
sù mén
寒素门第。 -
红门
hóng/gōng mén
1.指宫门。古代宫门多漆为红色。 2.即红帮。 -
纱门
shā mén
带金属网或织品网的框架,用于门上阻挡虫子。 -
绝门
jué mén
①没有后代的人家:~绝户。②(~儿)比喻没有人从事的工作、事业等:这个行当快成~了。③(~儿)绝技;绝招:这一手是他的~。④(~儿)形容一般人想像不到或做不出来:他在这件事上做得太~啦! -
缁门
zī mén
佛门。 -
缺门
quē mén
空缺的门类。 -
罪门
zuì mén
佛教语。指遭受苦难和造作罪恶的开始处。 -
羡门
xiàn mén
墓门。 -
翟门
dí/zhái mén
《史记.汲郑列传论》:"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后因以"翟门"为门庭盛衰之典实。 -
耏门
ér/nài mén
《左传.文公十一年》:"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征﹐谓之耏门。"谓以城门的税收赏耏班。后遂用为食税﹑征税之典实。 -
耳门
ěr mén
大门两侧的小门;正门旁边的小门。 -
肛门
gāng mén
1.消化管后端的开口。2.肠道末端通外界的开口——尤用在非哺乳动物的脊椎动物(如鱼或鸟)。 -
胆门
dǎn mén
犹胆子。胆量。 -
胥门
xū mén
1.城门名。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城西门。 2.复姓。春秋吴有大夫胥门巢。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
脉门
mài/mò mén
即脉口。 -
脑门
nǎo mén
前额。亦指头顶心。 -
脚门
jiǎo/jué mén
同‘角门 ’。 -
腰门
yāo mén
正门以内的第二重门﹐亦指两厅中间的隔门。 -
膺门
yīng mén
1.马的胸膛。 2.《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阤﹐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以"膺门"借指名高望重者的门下。 -
舷门
xián mén
船的舷墙上供人出入的孔或门洞。 -
花门
huā mén
1.山名。在居延海北三百里。唐初在该处设立堡垒,以抵御北方外族。天宝时为回纥占领。后因以"花门"为回纥的代称。 2.饰有花纹之门。 3.借指豪门。 4.指妓院。 -
苏门
sū/sù mén
山名。在河南省辉县西北。又名苏岭﹑百门山。晋孙登曾隐居于此。后因用以借指孙登。 -
茅门
máo mén
雉门。古王宫五门之一。 -
茨门
cí mén
蓬户,柴门。 -
荆门
jīng mén
1.柴门。 2.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和虎牙山相对。江水湍急,形势险峻。古为巴蜀荆吴之间要塞。 3.指荆州。 -
荜门
bì mén
用竹荆编织的门。常指房屋简陋破旧。 -
营门
yíng mén
1.军营之门。 2.借指营门的守卫者。 -
蓟门
jì mén
即蓟丘。 -
蓬门
péng mén
用蓬草编成的门,借指贫苦人家:蓬门今始为君开。 -
虎门
hǔ mén
1.古代王宫的路寝门。 2.国子学的别称。 3.地名。一曰虎头门。在广东省东莞市西南﹐扼珠江出海之口﹐东有大虎山﹐西有小虎山﹐两山相对如门﹐故名。中外船舶之入广州者﹐必由香港入珠江﹐经虎门﹐始达广州。清道光年间﹐林则徐曾在此焚毁鸦片﹐并痛击英国侵略军。 -
蛇门
shé mén
门名。战国春申君在吴地所造。 -
蜀门
shǔ mén
山名。即剑门。在四川省剑阁县北。山势险峻﹐古为戍守之处。亦代称蜀地。 -
蠭门
fēng mén
传说中古代善射者后羿的弟子。 -
行门
xíng/háng mén
1.围棋法,隔一路叫行门。 2.佛教语。谓修道境界。 -
衙门
yá mén
1.旧时官吏办事的地方。 2.比喻官僚机关。 3.唐代宫殿的大门。 -
街门
jiē mén
院子临街的门。 -
衡门
héng mén
横木为门。指简陋的屋舍。语出《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也指隐士的居处: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
衰门
shuāi/cuī mén
衰落的门户。常作谦词。 -
袁门
yuán mén
指汉袁安的家门。 -
裙门
qún mén
裙子前面的一幅。 -
西门
xī mén
①西面的城门。②复姓:西门豹|西门庆。 -
角门
jiǎo/jué mén
整个建筑物的靠近角上的小门。泛指小的旁门。也作脚门。 -
謻门
yí mén
1.古冰室门。 2.泛指宫殿的旁门。 -
譍门
yīng mén
候门。亦指候门者。 -
警门
jǐng mén
犹敲门。警﹐通"惊"。 -
讳门
huì mén
拒谏之门。 -
论门
lùn/lún mén
1.置放经藏的地方。 2.论辩的门类。 -
诀门
jué mén
窍门。 -
词门
cí mén
诗文的门庭。 -
诗门
shī mén
诗人之家。 -
诣门
yì mén
上门﹔登门。 -
谁门
shuí mén
哪一家。 -
调门
tiáo/diào mén
1.唱腔﹔曲调。 2.引申为腔调﹑口吻。 3.指歌唱或说话时音调的高低。 -
谯门
qiáo/qiào mén
建有瞭望楼的城门。 -
豪门
háo mén
指有钱有势有家庭:~大族丨~子弟丨~出身。 -
财门
cái mén
年末岁首,为讨吉利,俗称大门为"财门"。 -
贤门
xián mén
1.贤良门第。 2.犹贤每。 -
贫门
pín mén
贫困之家。 -
贲门
bēn mén
胃与食管相连的部分,是胃上端的口儿,食管中的食物通过贲门进入胃内。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