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茅门 máo mén

雉门。古王宫五门之一。

相关:

详解

茅门 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解释:
1. 雉门:
- 定义:茅门是古代王宫中的五门之一,称为雉门。
- 出处:这一解释来源于汉代刘向的《说苑·至公》。其中提到:“楚庄王有茅门者法曰:羣臣大夫诸公子入朝,马蹄蹂霤者,斩其輈而戮其御。” 这段话描述了楚庄王设立的茅门制度,即群臣、大夫和公子们入朝时,如果马蹄践踏了屋檐滴水的地方,就会被斩断车辕并惩罚驾车的人。
2. 贫寒的家庭:
- 定义:茅门也用来形容用茅草做成的门,代表着简陋、贫穷的住宅。
- 使用场景:茅门这一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和口语中,用来形容贫困的家庭或个人。
- 起源:茅门的这一含义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住宅建筑。在古代,很多穷人的房子都是用茅草搭建的,因此茅门成为了形容贫穷的象征。
总结来说,茅门一词既指古代王宫中的雉门,也用来形容贫寒家庭的简陋门户。在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