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包含:口” 词语大全

  • 一口 yī kǒu
    1.一人。 2.一人之口。 3.出语一致,异口同声。 4.犹一言。 5.指一口之量。 6.一孔。 7.表数量。犹言一具,一把。 8.表示说话不犹豫或不改口。 9.满口。
  • 丁口 dīng/zhēng kǒu
    人口:国家丁口连四海|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 上口 shàng/shǎng kǒu
    通道的上部,即入口处。
  • 下口 xià kǒu
    指江河下游出口处。
  • 业口 yè kǒu
    谓贫嘴贱舌。
  • 世口 shì kǒu
    局面,情况。
  • 两口 liǎng kǒu
    指夫妇二人。
  • 丽口 lì/lí kǒu
    嘴上说得漂亮。
  • 举口 jǔ kǒu
    1.犹众口。 2.张口。
  • 书口 shū kǒu
    书籍上跟脊相对的一边。线装书通常在这地方标注书名﹑卷数﹑页数等。
  • 乳口 rǔ kǒu
    城墙上的垛口。
  • 争口 zhēng kǒu
    争吵;争辩。
  • 井口 jǐng kǒu
    井的上顶上端装卸平台煤矿的入口和最接近的地区(例如地面井口罐笼装卸台或出车台等)。
  • 亡口 wáng/wú kǒu
    指被虏掠的人口。
  • 交口 jiāo kǒu
    ①众口同声(说):~称誉。②〈方〉交谈:他们久已没有~。
  • 京口 jīng kǒu
    古城名。在今江苏镇江市。公元209年,孙权把首府自吴(苏州)迁此,称为京城。公元211年迁治建业后,改称京口镇。东晋﹑南朝时称京口城。为古代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
  • 亲口 qīn/qìng kǒu
    1.出自本人之口。 2.亲自用口。
  • 人口 rén kǒu
    1.居住在一定地域内或一个集体内的人的总数。 2.人。 3.人的口,指言谈﹑议论。
  • 仇口 chóu/qiú kǒu
    仇人之口。
  • 众口 zhòng kǒu
    1.众人的言论;舆论。 2.众人之口。
  • 伤口 shāng kǒu
    受伤破裂的地方。多指人或其他动物的皮肤﹑肌肉﹑黏膜等而言。
  • 住口 zhù kǒu
    停止说话;不要讲下去。
  • 佞口 nìng kǒu
    1.谗佞人之口。指谗言。 2.利口;巧嘴。
  • 佳口 jiā kǒu
    指美人,美女。
  • 侈口 chǐ kǒu
    1.大口。 2.饶舌,多嘴。 3.夸口;大言。
  • 信口 xìn/shēn kǒu
    随口。谓出言不加思索。
  • 倒口 dǎo/dào kǒu
    改口。
  • 借口 jiè kǒu
    ①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不能~快速施工而降低工程质量。②假托的理由:别拿忙做~而放松学习。
  • 假口 jiǎ/jià kǒu
    1.借口,托辞。 2.假托;假冒。
  • 入口 rù kǒu
    1.进入嘴中。指饮食。 2.外国或外地区的货物运进来。 3.进入建筑物或场地所经过的门或口儿。
  • 八口 bā kǒu
    指一家人。
  • 关口 guān kǒu
    ①来往必须经过的处所:把守~。②关键地方;关头。
  • 养口 yǎng kǒu
    谓供给口腹的需要。
  • 兽口 shòu kǒu
    1.虎口。喻危境。因避讳而改。 2.兽形香炉出烟之口。
  • 出口 chū kǒu
    ①说出话来:出口伤人。②从本地区或本国把货物运出去(销售)。多指运出国境的:出口贸易|出口产品|粮食出口|棉花出口。
  • 刚口 gāng kǒu
    谓言谈锋利动听。
  • 剪口 jiǎn kǒu
    指剪刀的刃口。
  • 冲口 chōng kǒu
    见"冲口而出"。
  • 决口 jué kǒu
    (河堤)被水冲出缺口。
  • 净口 jìng/chēng kǒu
    曲艺表演中指去掉低级、庸俗的语言(区别于‘荤口’)。
  • 凡口 fán kǒu
    凡庸人之口。
  • 刀口 dāo kǒu
    1.指刀用来切削的一边。 2.喻关键处。 3.动手术或受刀伤留下的伤口。
  • 分口 fēn/fèn kǒu
    1.谓河流或道路分出岔口。 2.谓一人同时口述不同内容的问题。
  • 刃口 rèn kǒu
    刀剪等的刃儿;刀口。如:刃口锋利。
  • 创口 chuàng/chuāng kǒu
    伤口。
  • 利口 lì kǒu
    ①能说会道的嘴:一张~。也说利嘴。②〈方〉爽口:这几道凉菜,吃起来真~。
  • 刺口 cì/cī kǒu
    多言多语。
  • 到口 dào kǒu
    吃﹐尝一尝。
  • 削口 xiāo/xuē kǒu
    方言。谓桑叶抽发如指大。
  • 剧口 jù kǒu
    谓讲述烦难。
  • 劈口 pī/pǐ kǒu
    立即张口。
  • 动口 dòng kǒu
    1.谓吃东西。 2.指说话;讲理。
  • 勺口 sháo kǒu
    厨师烹调的手艺。
  • 单口 dān/shàn/chán kǒu
    也称“单档”。曲艺表演形式之一。由一个演员表演。如一人表演的相声称为“单口相声”,一人表演的评弹称“单档”等。
  • 启口 qǐ kǒu
    开口;张开嘴说话。
  • 卖口 mài kǒu
    1.掉唇弄舌,夸口。 2.犹卖唱。
  • 南口 nán/nā kǒu
    1.古指南方边远地区被贩卖的人。 2.地名。在北京市昌平县西。地当居庸关南要隘,因此得名。后魏叫下口,北齐叫夏口,元时始称南口。《元史.札八儿火者传》所称铁木真令札八儿轻骑入南口,破金人,即此地。
  • 卡口 qiǎ/kǎ kǒu
    1.有防守和检查设施的出入口。 2.用卡﹑夹的方式连接或固定另一物体的构件。
  • 叉口 chà kǒu
    即叉袋。
  • 反口 fǎn kǒu
    推翻原来说的话:话已说出,不能~。
  • 发口 fā/fà kǒu
    开口。
  • 变口 biàn kǒu
    北方曲艺表演中称运用各地方言为变口。
  • 口内 kǒu nèi/nà
    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 口事 kǒu shì
    口舌之事。指进谗言。
  • 口伐 kǒu fá
    用语言谴责,声讨。
  • 口义 kǒu yì
    唐代明经科试士有口试,要求口头答述经义,故称。与"墨义"相对。
  • 口信 kǒu xìn/shēn
    (~儿)口头转告的话;口头传递的消息:请你给我家里捎个~,说我今天不回家了。
  • 口井 kǒu jǐng
    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 口具 kǒu jù
    当面陈述。
  • 口传 kǒu chuán/zhuàn
    口头传授:~心授ㄧ民间艺人大都用~的方法来教徒弟。
  • 口册 kǒu cè
    户口册子。
  • 口业 kǒu yè
    1.佛教语。佛教以身﹑口﹑意为三业。口业,指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 2.指诗文的创作。唐宋人以诗文类绮语,故相比附。 3.藉以为生的产业。
  • 口供 kǒu gōng/gòng
    受审者口头陈述的与案情有关的话:问~ㄧ不轻信~。
  • 口兵 kǒu bīng
    以口为兵器。比喻言语伤害人。
  • 口令 kǒu líng/lǐng/lìng
    ①战斗、练兵或做体操时以简短的术语下达的口头命令:喊~。②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识别敌我的一种口头暗号,一般以单词或数字表示:问~ㄧ对~。
  • 口伎 kǒu jì/qí
    见"口技"。
  • 口体 kǒu tǐ/tī/bèn
    口和腹;口和身体。
  • 口调 kǒu tiáo/diào
    1.指语气,口气。 2.指论调。
  • 口语 kǒu yǔ/yù
    ①谈话时使用的语言(区别于‘书面语’)。②〈书〉毁谤的话。
  • 口音 kǒu yīn
    发音时软腭上升,阻住鼻腔的通道,气流专从口腔出来的叫做口音,对鼻音(口腔不通气,鼻腔通气)和鼻化元音(口腔鼻腔都通气)而言。普通话语音中m,n、ng三个是鼻音,ng尾韵儿化以后前面的元音变成鼻化元音,其余都是口音,如ɑ,e,o,b,p,f等。
  • 口羞 kǒu xiū
    说话害羞。
  • 口袋 kǒu dài
    (~儿)①用布、皮等做成的装东西的用具:面~ㄧ纸~儿。②衣兜:这件制服上有四个~儿。
  • 口鋭 kǒu ruì
    口齿伶俐,善辩。
  • 口脂 kǒu zhī
    1.古代用以防止寒冬口唇开裂的唇膏。 2.化妆用的唇膏;口红。
  • 口给 kǒu gěi/jǐ
    口才敏捷,能言善辩。
  • 口碎 kǒu suì
    嘴碎,说话啰嗦。
  • 口疳 kǒu gān
    中医学病名。指小儿疳积日久,阴液亏耗,虚火内炽所引起的口腔黏膜溃疡。
  • 口米 kǒu mǐ
    1.古时官员的禄米。 2.指内蒙古地区所产之米。
  • 口颊 kǒu jiá
    1.指嘴附近的部位。 2.借指言语。
  • 口利 kǒu lì
    言语敏捷。
  • 口腔 kǒu qiāng
    口内的空腔,由两唇、两颊、硬腭、软腭等构成。口腔内有牙齿、舌、唾腺等器官。
  • 口形 kǒu xíng
    人的口部的形状,语音学上特指在发某个声音时两唇的形状。
  • 口荐 kǒu jiàn
    口头推荐。
  • 口马 kǒu mǎ
    口北出产的马。
  • 口垢 kǒu gòu
    持续低热的消耗性疾病中聚集在齿、唇上的痂。
  • 口勑 kǒu chì
    见"口敕"。
  • 口话 kǒu huà
    犹口风。
  • 口题 kǒu tí
    指木版书在版口中刻的书名、卷次、页数或刻工姓名等。
  • 口琴 kǒu qín
    一种乐器,一般上面有两行并列的小孔,里面装着铜制的簧,用口吹小孔发出声响。
  • 口哦 kǒu ó/ò/é
    口中吟咏。
  • 口福 kǒu fú
    能吃到好东西的福气(含诙谐意):~不浅ㄧ很有~。
  • 口象 kǒu xiàng
    口之形状。
  • 口北 kǒu běi/bèi
    长城以北的地方,主要指张家口以北的河北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也叫口外。
  • 口吻 kǒu wěn
    ①某些动物(如鱼、狗等)头部向前突出的部分,包括嘴、鼻子等。②口气 ③:玩笑的~ㄧ教训人的~。
  • 口稳 kǒu wěn
    嘴紧,说话谨慎。
  • 口嘴 kǒu zuǐ
    1.亦作"口觜"。 2.指言语。
  • 口白 kǒu bái
    1.口头告诉。 2.道白。
  • 口称 kǒu chēng/chèn/chèng
    口头上说:~支持我,背地里却在拆我的台。
  • 口惠 kǒu huì
    〈书〉口头上许给人好处(并不实行):~而实不至。
  • 口籍 kǒu jí
    名籍;户口册。
  • 口奏 kǒu zòu
    口头陈奏。
  • 口齿 kǒu chǐ
    ①说话的发音;说话的本领:~清楚(咬字儿正确)ㄧ~伶俐(说话流畅)。②指马、驴、骡等的年龄。
  • 口炎 kǒu yán
    口腔黏膜发炎的病。症状是黏膜红肿,疼痛,有时局部形成溃疡。多由消化不良,感染病菌等引起。
  • 口戏 kǒu xì/hū
    口技。
  • 口红 kǒu hóng/gōng
    化妆品,用来涂在嘴唇上使颜色红润。
  • 口强 kǒu qiáng/qiǎng/jiàng
    犹言嘴硬;说话不让人。
  • 口赋 kǒu fù
    古代每户按人口缴纳的税。也叫口算、口钱、丁口钱。
  • 口淡 kǒu dàn
    〈方〉‘口轻’。
  • 口写 kǒu xiě
    口头描述。
  • 口抹 kǒu mǒ/mò/mā
    油嘴滑舌。
  • 口采 kǒu cǎi/cài
    1.亦作"口彩"。 2.吉利的话。
  • 口径 kǒu jìng
    ①器物圆口的直径:天文台装有~130毫米折射望远镜,供人们观察星空。②泛指要求的规格、性能等:螺钉与螺母的~不合。③比喻对问题的看法和处理问题的原则:开会统一~ㄧ咱俩说的~要一致。
  • 口风 kǒu fēng
    指话中透露出来的意思:你先探探他的~,看他是不是愿意去。
  • 口率 kǒu shuài/lǜ
    按人口比例。
  • 口轻 kǒu qīng
    口轻1①菜或汤的味不咸:我喜欢吃~的,请你少放点儿盐。②指人爱吃味道淡一些的饮食:他~。 口轻2 [kǒuqīng](驴马等)年龄小:~的骡子。也说口小。
  • 口慧 kǒu huì
    见"口惠"。
  • 口角 kǒu jiǎo/jué
    嘴边:~流涎ㄧ~生风(形容说话流利)。另见kǒujué。
  • 口勅 kǒu chì
    见"口敕"。
  • 口案 kǒu àn
    口头判决书。
  • 口碱 kǒu jiǎn
    〈方〉出产在西北地区的碱,过去多以张家口、古北口一带为集散地。
  • 口口 kǒu kǒu
    1.犹言句句话。 2.连声;口口声声。
  • 口诏 kǒu zhào
    皇帝的口头诏令。
  • 口货 kǒu huò
    口外出产的货物。
  • 口感 kǒu gǎn
    食物吃到嘴里时的感觉:这种面条吃起来~好,营养也较丰富。
  • 口噤 kǒu jìn
    口紧闭。
  • 口谭 kǒu tán
    见"口谈"。
  • 口松 kǒu sōng
    谓轻易透露情况或答应别人的要求。
  • 口哕 kǒu yuě/huì
    喻口吐恶言。
  • 口算 kǒu suàn
    ①边心算边说出运算结果。②见〖口赋〗。
  • 口觜 kǒu zī/zuǐ
    见"口嘴"。
  • 口回 kǒu huí
    犹改口。
  • 口谕 kǒu yù
    旧指上司或尊长口头的指示。
  • 口气 kǒu qì
    ①说话的气势:他的~真不小。②言外之意;口风:探探他的~ㄧ听他的~,好像对这件事感到为难。③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严肃的~ㄧ诙谐的~ㄧ埋怨的~。
  • 口味 kǒu wèi
    (~儿)①饮食品的滋味:这个菜的~很好。②各人对于味道的爱好:食堂里的菜不对我的~◇豫剧最合他的~。
  • 口疢 kǒu chèn
    谓话难听,羞于出口。
  • 口谈 kǒu tán
    口头述说:~和平。
  • 口惛 kǒu hūn/mèn
    见"口惽"。
  • 口柔 kǒu róu
    以言语媚人;奉承。
  • 口谗 kǒu chán
    谓能言善辩。
  • 口劲 kǒu jìn/jìng
    指戏曲﹑曲艺演唱或说表时发音吐字清晰有力。
  • 口教 kǒu jiào/jiāo
    谓亲口训诲。
  • 口分 kǒu fēn/fèn
    按人口分田。
  • 口译 kǒu yì
    口头翻译(区别于‘笔译’)。
  • 口服 kǒu fú/fù
    口服1口头上表示信服:~心不服。 口服2 [kǒufú]内服。
  • 口剌 kǒu là/lá
    犹言嘴上不服。
  • 口陈 kǒu chén/zhèn
    口头陈说。
  • 口外 kǒu wài
    口北。
  • 口直 kǒu zhí
    言语爽直。
  • 口顺 kǒu shùn
    1.顺口,随口。 2.谓不必多思考便可说出。
  • 口实 kǒu shí
    〈书〉假托的理由;可以利用的借口:贻人~。
  • 口数 kǒu shù/shǔ/shuò
    1.人数。 2.指口数粥。
  • 口言 kǒu yán
    1.说话。 2.谓亲口誓言。
  • 口蘑 kǒu mó
    蕈的一种,多生在牧场的草地上,有白色肥厚的菌盖。供食用,味鲜美。张家口一带出产的最著名。
  • 口声 kǒu shēng
    1.犹开口。 2.语气,口气。 3.指口音。 4.议论。
  • 口子 kǒu zǐ
    口子1量词,指人:你们家有几~? 口子2 [kǒu·zi]①(山谷、水道等)大的豁口:山谷的~上有一座选矿厂。②(人体、物体的表层)破裂的地方:不小心手上拉(lá)了一个~。
  • 口面 kǒu miàn
    口角,争吵。
  • 口引 kǒu yǐn
    复姓。宋罗泌《路史.后纪五.黄帝》有口引氏。
  • 口重 kǒu zhòng/chóng
    ①菜或汤的味咸:我知道你爱吃~的,所以多搁了些酱油。②指人爱吃味道咸一些的饮食:我~。
  • 口甜 kǒu tián
    谓善以言语讨人喜欢;花言巧语。
  • 口食 kǒu shí
    1.食物。 2.犹口粮。
  • 口爽 kǒu shuǎng
    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
  • 口谀 kǒu yú
    谓当面奉承﹑表里不一。
  • 口占 kǒu zhān/zhàn
    〈书〉①不打草稿,口头述说出来:~电文。②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一绝。
  • 口粮 kǒu liáng
    原指军队中按人发给的粮食,后来泛指各个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粮食。
  • 口彩 kǒu cǎi
    吉祥的话:祖父老脑筋,岁末年初要讨口彩。
  • 口胃 kǒu wèi
    1.对某种菜肴﹑味道的爱好。 2.引申为爱好。
  • 口硬 kǒu yìng
    1.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2.说话口气坚决。
  • 口吃 kǒu chī
    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的现象。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通称结巴。
  • 口钳 kǒu qián
    口紧闭。
  • 口里 kǒu lǐ
    长城以内的地方。
  • 口珠 kǒu zhū
    《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儒(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后以"口珠"比喻诗词佳句。
  • 口机 kǒu jī
    犹口才。
  • 口病 kǒu bìng
    谓好用挑剔﹑指摘的言辞。
  • 口泽 kǒu zé/shì
    谓口饮润泽。
  • 口达 kǒu dá
    口头传告。
  • 口对 kǒu duì
    随口应对;口头回答。
  • 口筭 kǒu suàn
    见"口算"。
  • 口头 kǒu tóu/tou
    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a)区别于‘思想’或‘行动 ’:他只是~上答应你。b)区别于‘书面’:~汇报ㄧ~翻译ㄧ~文学。
  • 口栈 kǒu zhàn
    1.亦作"口刬"。 2.说话刻薄。
  • 口络 kǒu luò/lào
    系在动物嘴上的带子或罩在嘴上的口罩,用它防止动物吃东西和咬人。
  • 口皮 kǒu pí
    内蒙古所产之兽皮。因其以张家口为集散地,故名。
  • 口快 kǒu kuài
    说话不加思索,冲口而出。
  • 口授 kǒu shòu
    ①口头传授(还没有文字记录的歌曲、方技等):我国许多地方戏曲都是由民间艺人世代~而保存下来的。②口头述说而由别人代写:~作战命令。
  • 口钱 kǒu qián
    古代的一种人口税。汉代指口赋钱。
  • 口呐 kǒu nà/nè
    见"口讷"。
  • 口费 kǒu fèi
    犹辞费。谓多无谓的空话。
  • 口才 kǒu cái
    说话的才能:有~ㄧ他~好,说起故事来有声有色。
  • 口辨 kǒu biàn
    见"口辩"。
  • 口龂 kǒu yín/kěn
    指口,嘴。龂,同"龈"。
  • 口唾 kǒu tuò
    唾液。
  • 口沉 kǒu chén
    〈方〉口重。
  • 口腹 kǒu fù
    指饮食:~之欲ㄧ不贪~。
  • 口误 kǒu wù
    ①因疏忽而说错了话或念错了字。②因疏忽而说错的话或念错的字。
  • 口辞 kǒu cí
    言辞。
  • 口宣 kǒu xuān
    1.口头宣布(帝王之命)。 2.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 3.佛教语。谓对弟子之垂诫。
  • 口技 kǒu jì
    杂技的一种,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 口述 kǒu shù
    口头叙述:他~,由秘书记录。
  • 口碜 kǒu chěn
    犹牙碜。食物中夹着沙子杂质,嚼起来口不舒服。比喻说话时感到不自在﹑羞惭。
  • 口敛 kǒu liǎn
    按人口征税。
  • 口沫 kǒu mò
    1.唾沫。 2.口吐白沫。
  • 口德 kǒu dé
    说话的道德。谓不出口伤人。
  • 口论 kǒu lùn/lún
    口头论说。
  • 口淫 kǒu yín
    用口腔刺激阴茎以获得性满足的行为。
  • 口锋 kǒu fēng
    指说话的气势。如:口锋凌厉。
  • 口辅 kǒu fǔ
    指近口角处。一说即面颊上的酒窝。
  • 口苦 kǒu kǔ
    指口内常有苦味的感觉。属实热症。多因肝胆有热,胆气蒸腾而致。《伤寒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灵枢·四时气》:“胆液泄则口苦”。宜分实热虚热论治。
  • 口哨 kǒu shào
    1.撮唇,中间留一小孔或将手指插口内,使气流涌出而形成的象吹哨子的声音。 2.哨子。用金属﹑竹木或塑料制成的能吹响的一种小型器物。其形制甚多,用途亦不一。
  • 口孽 kǒu niè
    同"口业"。
  • 口熟 kǒu shú
    嘴里经常说的。如:敬亭耳剽口熟。——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 口腕 kǒu wàn
    某些低等动物(如水母)生在口旁的器官,有捕食的作用。
  • 口试 kǒu shì
    考试的一种方式,要求应试人口头回答问题(区别于‘笔试’)。
  • 口报 kǒu bào
    1.口头告知。 2.口头报导,如广播等。
  • 口紧 kǒu jǐn
    说话小心,不乱讲;不随便透露情况或答应别人。
  • 口敕 kǒu chì
    1.亦作"口勑"。亦作"口勅"。 2.口宣诏敕。 3.帝王口头的诏令。
  • 口舌 kǒu shé
    ①因说话而引起的误会或纠纷:~是非。②指劝说、争辩、交涉时说的话:指导员费了很多的~,才说服他躺下来休息。
  • 口布 kǒu bù
    餐巾。
  • 口诉 kǒu sù
    口头控诉。如:代录口诉。
  • 口札 kǒu zhá
    犹口占。
  • 口词 kǒu cí
    口供。
  • 口生 kǒu shēng
    口的动作不熟练。
  • 口诵 kǒu sòng
    读出声音来:朗读。
  • 口条 kǒu tiáo/tiāo
    用做食品的猪舌或牛舌:酱~。
  • 口诀 kǒu jué
    根据事物的内容要点编成的便于记诵的语句:珠算~。
  • 口水 kǒu shuǐ
    唾液的通称:流~。
  • 口碑 kǒu bēi
    比喻群众口头上的称颂(称颂的文字有很多是刻在碑上的):~载道ㄧ~甚佳。
  • 口刬 kǒu chǎn/chàn
    见"口栈"。
  • 口疮 kǒu chuāng
    口炎、口角炎等的统称。
  • 口承 kǒu chéng
    1.允诺;保证。 2.承认;招供。
  • 口蜡 kǒu là/zhà
    口脂的一种。
  • 口器 kǒu qì
    节肢动物口两侧的器官,有摄取食物及感觉等作用。
  • 口藏 kǒu cáng/zàng
    口诵之经藏。
  • 口啍 kǒu zhūn/tūn/xiāng/duǐ
    指心口不一的人。
  • 口笛 kǒu dí
    1.口哨。 2.即哨子。
  • 口弦 kǒu xián
    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简易乐器。
  • 口岸 kǒu àn
    1.对外通商的港口,也泛指两国边境设立的过境或贸易的地点。如:通商口岸。2.堤岸。如:邻省水涨,洪泽湖倒灌,上段口岸冲决,我可有什么法子呢?——《儿女英雄传》。
  • 口臭 kǒu chòu/xiù
    嘴里发出难闻的气味。引起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是龋齿、齿槽化脓、慢性口炎、消化不良等。
  • 口辩 kǒu biàn
    1.亦作"口辨"。 2.能言善辩之才。 3.口才好;巧言善辩。 4.指争辩。
  • 口大 kǒu dà/dài/tài
    谓夸口。
  • 口糜 kǒu mí/méi
    1.中医病症名。口舌糜烂。脏腑积热所致。 2.中医病症名。舌生白衣如霉,或生糜点如细碎饭粒,色白不痛,甚至弥漫满舌,及于唇内﹑上腭,属危候。多为热病后期伤阴所致。亦见于久病胃气衰败者。
  • 口型 kǒu xíng
    指说话或发音时的口部形状。
  • 口小 kǒu xiǎo
    ‘口轻’。
  • 口歹 kǒu dǎi
    谓说话难听。
  • 口脗 kǒu wěn
    见"口吻"。
  • 口累 kǒu léi/lěi/lèi
    1.家眷;家口。 2.指生计,生活负担。
  • 口滑 kǒu huá
    1.谓说话随便,脱口而出。 2.谓因适合口味而饮啖不能自禁。
  • 口川 kǒu chuān
    见"口壅若川"。
  • 口讷 kǒu nè
    1.亦作"口呐"。 2.说话迟钝。
  • 口号 kǒu hào/háo
    ①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呼~ㄧ标语~。②旧指口令②。
  • 口过 kǒu guò/guo
    1.言语的过失;失言。 2.指争吵的话。 3.口臭。
  • 口惽 kǒu mǐn
    口吻。口音。
  • 口罩 kǒu zhào
    (~儿)卫生用品,用纱布等制成,罩在嘴和鼻子上,防止灰尘和病菌侵入。
  • 口受 kǒu shòu
    从口授中获得。
  • 口渴 kǒu kě
    口干想喝水。如:我感到口渴。
  • 口愿 kǒu yuàn
    1.迷信者对神佛有所祈求,亲口许诺给以酬谢。2.指口头的承诺。3.口头表示愿意。
  • 口画 kǒu huà
    口头谋划。
  • 口多 kǒu duō
    多嘴。
  • 口啜 kǒu chuò/chuài
    嘴。
  • 口涎 kǒu xián
    即口水。
  • 口澳 kǒu ào
    港口。
  • 口材 kǒu cái
    口才。
  • 口浅 kǒu qiǎn/jiān
    口快(多见于早期白话)。
  • 口敞 kǒu chǎng
    形容口快。说话随便,不能保密。
  • 可口 kě/kè kǒu
    (~儿)食品、饮料味道好或冷热适宜:吃着家乡风味的菜,觉得很~。
  • 右口 yòu kǒu
    中医学名词。右手寸口。
  • 合口 hé/gě kǒu
    适合口味:咸淡~丨味道~。
  • 吃口 chī kǒu
    1.犹吃的。 2.(吃饭的)人口。
  • 名口 míng kǒu
    量词。用于人。
  • 向口 xiàng kǒu
    近口。沾唇;接触口。
  • 吐口 tǔ/tù kǒu
    1.从口里吐出。 2.开口说话。多用于表示同意﹑提出要求等。
  • 吝口 lìn kǒu
    犹言自己省吃。
  • 否口 fǒu/pǐ kǒu
    犹苦口。
  • 吟口 yín kǒu
    谓说话含混不清。
  • 吸口 xī kǒu
    燕麦的种子脱落后留下的椭圆形小窝。
  • 吴口 wú kǒu
    指吴地的美女。古称男曰丁,女曰口。
  • 呀口 yā/ya kǒu
    张大口。
  • 呐口 nà/nè kǒu
    1.说话困难,不流畅。 2.指不善辞令之口。
  • 味口 wèi kǒu
    1.犹胃口。指食欲。 2.比喻对事物的爱好。
  • 和口 hé/hè/huó/huò/hú kǒu
    适口;可口。
  • 咍口 hāi kǒu
    笑口。
  • 堞口 dié kǒu
    女墙上的洞口。
  • 堵口 dǔ kǒu
    1.堵住决口。2.碍口。如:这话她觉得堵口,不愿说。3.堵嘴。如:你别拿大话来堵口。
  • 多口 duō kǒu
    多言,不该说而说。
  • 哑口 yǎ/yā kǒu
    沉默不语;无话可说。
  • 哆口 duō kǒu
    张口。
  • 唱口 chàng kǒu
    1.指歌唱者。 2.歌唱。 3.指杂剧。
  • 啧口 zé kǒu
    犹咂嘴。
  • 嗑口 kē/kè kǒu
    斗嘴。
  • 喷口 pēn/pèn kǒu
    (液体﹑气体﹑粉粒状物体等)喷出的地方。
  • 嗽口 sòu kǒu
    含水(或别的液体)洗口腔。
  • 噤口 jìn kǒu
    1.闭口不言﹑不叫。 2.痢疾患者不想进饮食的症状。
  • 噪口 zào kǒu
    谓众口传诵。
  • 嚼口 jiáo/jué/jiào kǒu
    即嚼子。
  • 回口 huí kǒu
    〈方〉回嘴。
  • 土口 tǔ kǒu
    洞口。语出《文选.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李善注:"土囊,大穴也。盛行之《荆州记》曰:'宜都佷山县有山,山有穴,口大数尺为风井,土囊当此之类也。'"
  • 垒口 lěi kǒu
    营垒的入口。
  • 垭口 yà kǒu
    方言。狭窄的山口。多为进山通道必经之处。
  • 垛口 duǒ/duò kǒu
    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短墙。另见duòkǒu。
  • 堂口 táng kǒu
    1.公堂的台阶前。 2.指帮会。
  • 塞口 sāi/sài/sè kǒu
    犹塞门。
  • 壑口 hè kǒu
    豁口,象山谷一样的缺口。
  • 声口 shēng kǒu
    1.口音﹐方音。 2.犹口气。 3.指诗歌或歌曲的音韵格调。 4.犹风言风语。 5.指言语。 6.指(说话的)声音。
  • 夏口 xià kǒu
    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
  • 大口 dà kǒu
    1.嘴大。 2.大话。 3.户口中的成年人。
  • 天口 tiān kǒu
    1.形容人能言善辩。 2.谓代天说话。 3.星宿名﹐即毕宿。
  • 失口 shī kǒu
    因不注意而说出不适当或不应说的话:一时失口|失口乱言。
  • 头口 tóu/tou kǒu
    1.丁口,人口。 2.指骡马驴牛之类大牲畜。
  • 夸口 kuā/kuà kǒu
    说大话:你别~,先做给大家看看。
  • 奄口 yǎn/yān kǒu
    掩口﹐闭口不说。奄﹐通"掩"。
  • 奶口 nǎi kǒu
    乳母,奶妈。
  • 女口 nǚ kǒu
    1.女人的话。 2.女俘;俘以为奴的女子。
  • 好口 hǎo/hào kǒu
    犹嘴硬。
  • 妄口 wàng kǒu
    乱开口;信口。
  • 妒口 dù kǒu
    1.亦作"妬口"。 2.嫉妒的话。
  • 孔口 kǒng kǒu
    洞口。
  • 子口 zǐ kǒu
    1.瓶﹑罐﹑箱﹑匣等器物上跟盖相密合的部分。 2.旧中国海关征收国内关税,以内地常关﹑厘卡所在地为"子口",与"母口"(海关所在口岸)相对。
  • 宂口 rǒng kǒu
    谓吃闲饭的人。
  • 守口 shǒu kǒu
    1.闭口不言。 2.把守关口。
  • 官口 guān kǒu
    没入官府充当奴隶的罪犯家口或俘虏。
  • 害口 hài kǒu
    〈方〉害喜。
  • 家口 jiā kǒu
    家里人;家中人口:~不多ㄧ养活~。
  • 宽口 kuān kǒu
    嘴大的,口大的。如:宽口瓶子。
  • 寄口 jì kǒu
    依靠别人生活。
  • 寸口 cùn kǒu
    中医切脉部位名。两手掌后一寸桡动脉处。凡肝﹑心﹑脾﹑肺﹑肾之脉皆会于此。也叫"气口"或"脉口"。
  • 对口 duì kǒu
    对口1中医指生在脑后、部位跟口相对的疽。也叫脑疽。 对口2 [duìkǒu]①相声、山歌等的一种表演方式,两个人交替着说或唱:~相声ㄧ~山歌。②(~儿)互相联系的两方在工作内容和性质上相一致:工作~ㄧ专业~ㄧ~协作。③(味道)合口:这几个菜都不~。
  • 封口 fēng kǒu
    (~儿)①封闭张开的地方(伤口、瓶口、信封口等):这封信还没~ㄧ腿上的伤已经~了。②闭口不谈;把话说死不再改变:他没~,还可以商量 ㄧ人家已经封了口,没法儿再谈了。
  • 射口 shè/yè/yì kǒu
    城垛和工事中发射枪炮的口子。
  • 小口 xiǎo kǒu
    1.未成年的人。 2.小嘴巴。旧时常用来指美女的嘴。 3.出入口之小者;容器口之小者;大水支流的入口。 4.指小口容器。
  • 尚口 shàng kǒu
    徒尚口说。
  • 尺口 chǐ kǒu
    指婴儿。
  • 山口 shān kǒu
    1.山与山交会的隘口。 2.山中洞口。 3.琵琶﹑三弦之类乐器上端架弦处。箫管的吹窍也称"山口"。
  • 岁口 suì kǒu
    方言。牲口的年龄。因从牲口的牙齿上能看出其岁数,故称。
  • 岔口 chà kǒu
    道路分岔的地方。
  • 峡口 xiá kǒu
    1.指西陵峡口,为长江出蜀的险隘。 2.泛称峡谷之口。
  • 峪口 yù kǒu
    山谷或峡谷开始的地方。
  • 崖口 yá kǒu
    山崖间的豁口;谷口。
  • 川口 chuān kǒu
    河口。
  • 巨口 jù kǒu
    由于发育缺陷而导致口的宽度异常增大。
  • 巷口 xiàng/hàng kǒu
    1.里巷的出入口。 2.犹巷议。
  • 市口 shì kǒu
    1.市镇或市集的出入处,亦泛指人较多的街头。 2.市面。指销路。
  • 带口 dài kǒu
    犹顺口。
  • 帮口 bāng kǒu
    旧社会地方上或行业中借同乡或其他关系结合起来的小集团。
  • 庄口 zhuāng kǒu
    货物的行销地;商品的贩卖地。
  • 应口 yīng/yìng kǒu
    1.应声出口,随口。形容应对或动作﹑行为敏捷﹑迅速。 2.犹言言行相符。 3.适合口味。 4.回嘴;顶嘴。
  • 异口 yì kǒu
    1.不同的说法。 2.犹众口。参见"异口同声"。
  • 快口 kuài kǒu
    不加考虑,有话就说。
  • 开口 kāi kǒu
    ①张开嘴说话:没等我~,他就抢先替我说了。②开刃儿。
  • 弄口 nòng/lòng kǒu
    1.谓拨弄口唇。如剔牙之类。 2.搬弄口舌。 3.玩弄言辞﹐巧辩。
  • 弇口 yǎn kǒu
    小口。
  • 弓口 gōng kǒu
    方言。步弓两足间的跨度。引申指土地面积。
  • 张口 zhāng kǒu
    1.张开嘴巴。常指进食﹑说话等。 2.惊愕不能言说状。
  • 弭口 mǐ kǒu
    住口。
  • 弱口 ruò kǒu
    1.人口中之幼小者。 2.不善言谈。
  • 强口 qiáng/qiǎng/jiàng kǒu
    1.嘴硬;强辩。 2.犹夸口。
  • 归口 guī kǒu
    ①按性质分类划归有关部门:~管理。②指回到原来所从事的行业或专业:他下放到农村十年,~以后感到专业荒疏了许多。
  • 当口 dāng/dàng kǒu
    随即;紧接着。
  • 彪口 biāo kǒu
    比喻险恶之地。
  • 心口 xīn kǒu
    1.心与口。 2.心头,心。 3.胸口﹐胸膛。
  • 忌口 jì kǒu
    因有病或其他原因忌吃不相宜的食品。也说忌嘴。
  • 忍口 rěn kǒu
    抑制食欲。
  • 急口 jí kǒu
    急忙开口。
  • 怯口 qiè kǒu
    [方]∶乡音;非普通话。如:他说话不怯口。
  • 恶口 è/wù/ě/wū kǒu
    1.恶毒的语言。 2.佛教以恶口为十恶行之一。
  • 悔口 huǐ kǒu
    因翻悔而改口。
  • 悬口 xuán kǒu
    犹出口,离口。
  • 悦口 yuè kǒu
    适口,可口。语本《孟子.告子上》:"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 惠口 huì kǒu
    善于言辞。惠,通"慧"。
  • 惯口 guàn kǒu
    顺口,口头上习惯的。
  • 慎口 shèn kǒu
    谨慎于言辞。
  • 戍口 shù kǒu
    犹关口。
  • 戒口 jiè kǒu
    慎言。
  • 户口 hù kǒu
    ①住户和人口,例如旧时称某一地有若干户,若干口。②户籍:报~ㄧ迁~。
  • 托口 tuō kǒu
    借口。
  • 撮口 cuō/zuǒ kǒu
    1.即撮口呼。 2.聚口使成圆形。 3.犹言弄唇吻。 4.中医学病症名。指口唇收缩撮起﹐不能吮乳。多出现于初生小儿所患的脐风﹑惊风等病。
  • 改口 gǎi kǒu
    ①改变自己原来说话的内容或语气:他发觉自己说错了,于是连忙~。②改变称呼:叫惯了姐姐,如今要~叫嫂子,真有点别扭。
  • 折口 zhē/zhé/shé kǒu
    闭口。
  • 拑口 qián kǒu
    因有所顾忌而闭口不言。
  • 挂口 guà kǒu
    犹言提及,谈到。
  • 挡口 dǎng/dàng kǒu
    犹时候。
  • 捷口 jié kǒu
    利口,能言善辩。
  • 接口 jiē kǒu
    计算机中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部分。泛指两个计算机系统或两种部件之间的连接设备。不同的设备要求不同功能的接口。
  • 掩口 yǎn kǒu
    1.以手捂住嘴巴。 2.沉默不语;不敢出声。
  • 推口 tuī kǒu
    方言。推诿;推托。
  • 措口 cuò kǒu
    措词,开口。
  • 插口 chā kǒu
    插言。如:忍不住了,他插口骂了一句。
  • 揜口 yǎn kǒu
    以手捂口。笑而不便出声的一种动作。
  • 搀口 chān kǒu
    抢先说话﹐插嘴。
  • 搬口 bān kǒu
    搬弄是非。
  • 撑口 chēng kǒu
    指田地。
  • 撒口 sā/sǎ kǒu
    放松口气。
  • 收口 shōu kǒu
    1.谓伤口愈合。 2.把编织物的开口处结起来。
  • 放口 fàng kǒu
    谓恣意而言。
  • 敏口 mǐn kǒu
    好口才。
  • 敛口 liǎn kǒu
    指伤口愈合。
  • 敞口 chǎng kǒu
    方言。形容说话随便。
  • 斗口 dǒu/dòu kǒu
    指北斗星的斗柄。
  • 料口 liào kǒu
    斗嘴。
  • 断口 duàn kǒu
    矿物受外力后不依一定结晶方向破裂的断开面。不同的矿物断口的形状不同,可以利用来鉴定矿物的种类。
  • 檀口 tán kǒu
    红艳的嘴唇。多形容女性嘴唇之美。
  • 有口 yǒu kǒu
    敢言善辩。
  • 朱口 zhū kǒu
    红唇。
  • 村口 cūn kǒu
    村子出入处。
  • 杓口 sháo kǒu
    指厨师的烹调技术或菜肴味道。
  • 杜口 dù kǒu
    闭口。谓不言。
  • 松口 sōng kǒu
    1.将咬住的东西放开。 2.不再坚持原来的意见。
  • 极口 jí kǒu
    在言谈中极力(称道、赞扬或抨击、抗辩等):~称扬ㄧ~诋毁。
  • 枉口 wǎng kǒu
    谓屈服改口。
  • 枪口 qiāng kǒu
    枪管的末端,即枪弹的射出口。
  • 柑口 gān kǒu
    闭口不敢说话。
  • 档口 dàng kǒu
    事情发生或进行的关键时候。
  • 椒口 jiāo kǒu
    椒实外壳的裂缝。
  • 樊口 fán kǒu
    1.唐白居易有家妓樊素善歌。后因以"樊口"借指善歌者之歌喉。 2.地名。在湖北鄂城县西北。因当樊港入江之口,故名。
  • 槽口 cáo kǒu
    指牲畜的胃口,食欲。
  • 横口 héng/hèng kǒu
    犹随口,信口。
  • 檐口 yán kǒu
    屋檐滴水处。
  • 死口 sǐ kǒu
    不可改变的话。
  • 毒口 dú/dài kǒu
    恶毒的语言。
  • 毛口 máo kǒu
    金属切削(如钻,车削或冲切等)或成形时产生的粗糙薄边或面,如铸模合缝,铸件在模型接口处的披缝。
  • 民口 mín kǒu
    1.谓民众的议论。 2.指丁口。
  • 气口 qì kǒu
    1.中医切脉部位名。指寸脉。亦名寸口。 2.特指右手寸部肺经脉。肺主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称。
  • 水口 shuǐ kǒu
    1.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 2.水上的关口要寨。 3.衣袖。
  • 汉口 hàn kǒu
    地名。湖北省武汉市,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北岸的京广铁路线上,古称夏口。原属江夏县,地处水路交通枢纽,1949年与武昌、汉阳合并为武汉市。
  • 汛口 xùn kǒu
    盘查来往船只的关口。
  • 江口 jiāng kǒu
    1.江水与他水会流处。 2.大黄江的别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东北。当相思江与浔江会合之口。
  • 没口 méi/mò kǒu
    满口。
  • 油口 yóu kǒu
    古油水流入长江处,在今湖北省公安县北。
  • 河口 hé kǒu
    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
  • 沿口 yán kǒu
    镶上边的鞋口。
  • 泄口 xiè/yì kǒu
    谓言语泄露。
  • 注口 zhù kǒu
    指妇女涂了口脂的嘴。
  • 泼口 pō kǒu
    犹破口,满口。多用以形容骂人时的凶相。
  • 活口 huó kǒu
    ①命案发生时在场而没有被杀死,可以提供线索或情况的人。②指可以提供情况的俘虏、罪犯等。
  • 浦口 pǔ kǒu
    小河入江之处。
  • 海口 hǎi kǒu
    ①河流通海的地方。②海湾内的港口。
  • 涡口 wō/guō kǒu
    涡水入淮处。在安徽省怀远县东北。
  • 清口 qīng kǒu
    清爽可口;爽口。
  • 渣口 zhā kǒu
    1.高炉(或鼓风炉)上能使熔融炉渣流出的一个开口,位于熔融金属排放口上。2.冶金炉背后的排渣孔。
  • 渡口 dù kǒu
    有船或筏子摆渡的地方。
  • 港口 gǎng/jiǎng kǒu
    在河、海等的岸边设有码头,便于船只停泊、旅客上下和货物装卸的地方。有的港口兼有航空设备。
  • 游口 yóu kǒu
    1.犹游民。 2.河道的泄洪口。
  • 湓口 pén kǒu
    古城名。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汉初灌婴始筑此城。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后改名湓城,唐初又改浔阳。为沿江镇守要地。
  • 溜口 liū/liù kǒu
    谓说得或读得流利。
  • 溃口 kuì kǒu
    (堤坝)坍塌决口。
  • 溢口 yì kǒu
    满口。
  • 溺口 nì/niào kǒu
    谓因言语不慎,招人怨恨而遭祸殃。语本《礼记.缁衣》:"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孔颖达疏:"君子溺于口者﹐言卿大夫之君子以口伤人﹐而致怨恨﹐遂被覆没﹐亦如溺于水不能自治也。"
  • 滕口 téng kǒu
    张口放言。
  • 滞口 zhì kǒu
    谓不顺口。
  • 满口 mǎn kǒu
    1.犹言一口,口口声声。 2.整个口腔。
  • 漫口 màn kǒu
    被水冲溃的堤岸决口。
  • 漱口 shù kǒu
    1.亦作"潄口"。 2.含清水或其他液体洗荡口腔。
  • 濡口 rú kǒu
    指濡须口。
  • 灌口 guàn kǒu
    1.见"灌口二郎"。 2.方言。给牲口灌药用的器具。
  • 灭口 miè kǒu
    为防止泄密而害死知情者:杀人灭口。
  • 炉口 lú kǒu
    熔炉或火炉上进燃料的门或洞口。
  • 炮口 páo/bāo/pào kǒu
    大炮的射出口。
  • 焰口 yàn kǒu
    《救拔焰口饿鬼经》:"﹝阿难﹞即于其夜三更已后,见一饿鬼,名曰焰口。其形丑陋,身体枯瘦,口中火然,咽如针锋,头发蓬乱,爪牙长利,甚可怖畏。"后因以"焰口"指称饿鬼。佛事中有"放焰口"或省称"焰口",即是施食于饿鬼的仪轨。
  • 熟口 shú kǒu
    1.娴于唱曲的人。 2.习常的说法。
  • 甘口 gān kǒu
    可口;适口。
  • 爱口 ài kǒu
    谓说话慎重。
  • 爽口 shuǎng kǒu
    1.清爽可口。 2.伤败胃口。 3.犹爽气﹐干脆。
  • 牙口 yá kǒu
    1.指牲口年龄。牲口年龄可据其长牙的数目判定,故称。 2.牙齿和嘴巴。多指咀嚼食物的能力。
  • 版口 bǎn kǒu
    木板书书框的中缝。也叫版心或页心。
  • 牛口 niú kǒu
    1.见"牛口之下"。 2.地名。在河南省荥阳县西北。唐窦建德被李世民所俘处。
  • 牲口 shēng kǒu
    牲畜的俗称。泛指禽兽等动物。亦专指为人服役的家畜,如牛﹑马﹑驴﹑骡等。
  • 狡口 jiǎo kǒu
    巧诈之口。谓善辩。
  • 狭口 xiá kǒu
    铁路辙叉翼轨之间的最狭窄的地方。如:狭口袋。
  • 率口 shuài/lǜ kǒu
    随口;顺口。
  • 瓶口 píng kǒu
    瓶子的开口端或颈部;喻拥挤阻塞的交通点。
  • 生口 shēng kǒu
    1.指俘虏。 2.指奴隶。 3.牲畜。
  • 甚口 shèn kǒu
    大口。《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有君子,白晰,鬒须眉,甚口。"孔颖达疏:"甚口,大口也。"一说谓很有口才。林尧叟注:"甚口,甚有口辩。"沈钦韩补注:"甚口,言其善骂。"
  • 男口 nán kǒu
    男性佣人。
  • 疮口 chuāng kǒu
    溃疡处;创口。
  • 痛口 tòng kǒu
    犹极口。口不停声貌。
  • 瘏口 tú kǒu
    犹苦口。不辞繁劳﹑反复恳切地说。语本《诗.豳风.鸱鸮》:"予口卒瘏。"原谓口舌劳累致病。
  • 白口 bái kǒu
    1.信口;随口。 2.戏曲中的说白。 3.木刻书的一种板式﹐中央折缝处上下都白的称"白口"。
  • 百口 bǎi kǒu
    1.全家;近亲一族。 2.一百人。 3.满嘴。 4.众多的嘴。
  • 盛口 shèng/chéng kǒu
    谓交口称誉。
  • 省口 shěng/xǐng kǒu
    谓不答话。
  • 眷口 juàn kǒu
    家属。
  • 矢口 shǐ kǒu
    出口;不改口:圣人矢口而成言|矢口否认。
  • 码口 mǎ kǒu
    方言。犹口径。比喻要求的规格。
  • 砖口 zhuān kǒu
    方言。冬天手脚上冻裂的口子。
  • 破口 pò kǒu
    1.破洞,破窟窿。 2.争吵;用恶语大声叫骂。
  • 硬口 yìng kǒu
    犹言嘴硬。
  • 碍口 ài kǒu
    怕难为情或碍于情面而不便说出:求人的事,说出来真有点儿~。
  • 磬口 qìng kǒu
    见"磬口梅"。
  • 神口 shén kǒu
    谓口才敏捷,吐词若神。
  • 禁口 jīn/jìn kǒu
    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禁忌吃不相宜的食物。
  • 穷口 qióng kǒu
    犹言多嘴。
  • 空口 kōng/kòng/kǒng kǒu
    ①不就饭或酒(而吃菜蔬或果品);不就菜蔬或果品(而吃饭、饮酒)。②不拿出事实或采取措施,只是嘴说:这事~是说不明白的ㄧ光~说不行,得真抓实干。
  • 窑口 yáo kǒu
    贩运鸦片的机构。
  • 窗口 chuāng kǒu
    ①窗前:窗口摆着盆花。②开在墙上的窗形的口子,用来售票、付款或医院挂号等:春运期间汽车站增开了五个售票窗口。③比喻同外界相互往来联系的单位、部门或地区:交通运输部门是文明的窗口|对外开放城市成了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④微机系统中一种新的操作环境。把微机的显示屏幕划分成许多框,即为窗口。每个窗口负责显示和处理某一类信息。用户可随意在任一窗口上工作,并在各窗口间交换信息。计算机中有专门的窗口管理软件来管理窗口操作。
  • 窨口 yìn/xūn kǒu
    闭嘴。
  • 笑口 xiào kǒu
    指笑时口部形态﹐笑容。
  • 筻口 gàng kǒu
    地名。在湖南省岳阳县。
  • 箝口 qián kǒu
    闭口。谓不言或不敢言。
  • 算口 suàn kǒu
    计算口粮。
  • 簧口 huáng kǒu
    如簧之口。多借指谗言。
  • 籍口 jí kǒu
    犹户口。
  • 籋口 niè kǒu
    即燕口。因其口似箝籋之形﹐故称。
  • 糊口 hū/hú/hù kǒu
    同‘口’。
  • 絶口 jué kǒu
    1.闭口;住口。 2.灭口。 3.谓食品之味极美。
  • 纵口 zòng/zǒng kǒu
    犹随口;信口。
  • 结口 jié/jiē kǒu
    犹缄口。闭口不言。
  • 绕口 rào kǒu
    不顺口。
  • 给口 gěi/jǐ kǒu
    口才敏捷。
  • 绝口 jué kǒu
    ①住口(只用在‘不’后):赞不~。②因回避而不开口:他~不提此事。
  • 统口 tǒng kǒu
    改口。一般用于答应改变原来的主张。
  • 绣口 xiù kǒu
    比喻文辞华丽。
  • 缄口 jiān kǒu
    〈书〉闭着嘴(不说话):~不语。
  • 缘口 yuán kǒu
    绲边;沿条儿。
  • 缺口 quē kǒu
    1.缺嘴﹐缺唇。 2.物体上缺掉一块而形成的空隙。 3.指物质供应的空档。 4.缺陷。 5.突破口。 6.枪炮部件名。也称照门。瞄准装置的一部分。
  • 罗口 luó kǒu
    针织品的袖口﹑袜口等能够伸缩的部分。
  • 羞口 xiū kǒu
    不好意思开口。
  • 羣口 qún kǒu
    众人的议论。
  • 群口 qún kǒu
    曲艺表演形式之一。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演员表演。如三个或三个以上演员合作表演的相声、快板,也称“群口相声”、“群口快板”。有些曲艺,如评弹等,三人合作的称“三个档”。
  • 翻口 fān kǒu
    1.改口;变卦。 2.地道中可供人上下的横洞。
  • 老口 lǎo kǒu
    1.年老的人。 2.指说话办事老练。 3.指牲口年龄老。
  • 聚口 jù kǒu
    犹齐声。
  • 胸口 xiōng kǒu
    指胸骨下端周围的部分。
  • 肆口 sì kǒu
    犹随口。有时含任意或无所忌惮之意。
  • 胃口 wèi kǒu
    1.指食欲。 2.比喻对事物的兴趣或欲望。
  • 胶口 jiāo kǒu
    闭口。
  • 脉口 mài/mò kǒu
    中医切脉部位名。
  • 脱口 tuō kǒu
    率意出口。
  • 腔口 qiāng kǒu
    1.调子﹐音调。 2.口音﹑腔调。
  • 腾口 téng kǒu
    1.同"滕口"。 2.张口放言。
  • 舆口 yú kǒu
    舆论。
  • 舱口 cāng kǒu
    1.能垂直进入船舱的门或格子盖。2.供出入舱室或贮藏室的船舱开口,特指船舶甲板之间的通道口。
  • 节口 jié kǒu
    1.犹节食。 2.方言。时机﹐机会。
  • 花口 huā kǒu
    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 苦口 kǔ kǒu
    ①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相劝ㄧ~婆心。②引起苦的味觉:良药~利于病。
  • 茬口 chá kǒu
    1.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栽作物的种类和次序。 2.当口;机会。 3.指某种作物收割以后的土壤。
  • 荐口 jiàn kǒu
    推荐赞美之辞。
  • 荡口 dàng kǒu
    徒劳口舌。意谓空言。
  • 荤口 hūn kǒu
    曲艺表演中指低级、粗俗的话。
  • 虎口 hǔ kǒu
    虎口1比喻危险的境地:~脱险ㄧ逃离~。 虎口2 [hǔkǒu]大拇指和食指相连的部分。
  • 虚口 xū kǒu
    1.用酒漱口。 2.不实之言。意谓虚誉。 3.犹空腹。 4.绝口。
  • 螫口 shì/zhē kǒu
    犹烫嘴。
  • 蠡口 lí/lǐ kǒu
    镇名。在江苏省吴县北。相传因范蠡浮舟五湖经此而得名。
  • 血口 xuè/xiě kǒu
    1.血盆大口。形容凶相。 2.带血的伤口。
  • 街口 jiē kǒu
    街道的交叉口。
  • 袖口 xiù kǒu
    袖子的边缘。
  • 袜口 wà kǒu
    机织长统袜的上边或卷边用较粗纱线织成。
  • 袴口 kù kǒu
    1.亦作"裤口"。 2.裤管的边缘。 3.裤管。
  • 裂口 liè/liě kǒu
    1.裂成口子。 2.裂开的口子。
  • 西口 xī kǒu
    1.指山西省长城诸口。以别于"北口"。 2.张家口的别称。
  • 要口 yào/yāo kǒu
    重要的关口。
  • 见口 jiàn/xiàn kǒu
    现有人口。
  • 觃口 yàn kǒu
    地名。在浙江省富阳县南。
  • 角口 jiǎo/jué kǒu
    斗口;争吵。
  • 諴口 xián kǒu
    闭口不言。
  • 计口 jì kǒu
    计算人数。
  • 讨口 tǎo kǒu
    方言。讨饭。
  • 让口 ràng kǒu
    谓互相推让而不敢贸然开口。
  • 讪口 shàn kǒu
    1.讥笑腾口。 2.犹斗嘴。 3.伶牙俐齿。
  • 设口 shè kǒu
    器物敞口。
  • 谨口 jǐn kǒu
    犹慎言。
  • 讯口 xùn kǒu
    信口。讯﹐通"信"。
  • 讲口 jiǎng kǒu
    谓说话时的语调声口。
  • 讷口 nè kǒu
    谓不善于说话。
  • 论口 lùn/lún kǒu
    斗嘴﹔争吵。
  • 话口 huà kǒu
    方言。口气﹔口风。
  • 诱口 yòu kǒu
    拐骗人口。
  • 说口 shuō/shuì/yuè kǒu
    1.夸口﹔吹牛。 2.借口。 3.某些曲艺节目演员上场后的一段说白或韵白。
  • 诿口 wěi kǒu
    推委﹐借口。
  • 课口 kè kǒu
    旧时依法纳税服役的男子。
  • 调口 tiáo/diào kǒu
    适合口味。
  • 谄口 chǎn kǒu
    谓满足口腹之需。
  • 谗口 chán kǒu
    说坏话的嘴﹔谗人。
  • 谤口 bàng kǒu
    毁谤人的嘴。
  • 豁口 huò/huō/huá kǒu
    (~儿)缺口:城墙~ㄧ碗边有个~ㄧ北风从山的~吹过来。
  • 象口 xiàng kǒu
    象形香炉的出烟口。
  • 负口 fù kǒu
    谓饮食差,有负于口。
  • 贪口 tān kǒu
    贪吃。
  • 贯口 guàn kǒu
    指曲艺演员以很快的速度歌唱、背诵唱词或连续叙述许多事物。一般在不换气或不明显地换气的情况下进行。
  • 身口 shēn kǒu
    1.身体和口腹。 2.引申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