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 拼音:jí; 部首:竹; 笔画:20;
jí
-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 同本义
- 乃以九畿之籍。——《周礼·大司马》
- 掌邦国宾客之体籍。——《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
- 非礼也勿籍。——《左传·成公二年》
- 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诸葛亮《论游户自实》
- 籍,簿书也。——《说文》
- 宫观之籍。——明·顾炎武《复庵记》
- 籍戎(编入军籍)
- 除籍(于簿籍中除名。)
- 削籍(官吏被革职,在官籍中除名)
- 籍口(户口)
- 籍地(官宦门第)
- 泛指书,成册的著作
- 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孟子·万章下》
- 由是文籍生焉。——萧统《文选序》
-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梦溪笔谈·活板》
- 书籍;古籍;经籍;典籍
- 籍图(文籍图书)
- 代表个人的身份;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
-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街问紫芝。——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 军籍;党籍;外籍;客籍;团籍;队籍
- 籍贯
- 顷小儿回籍应举。——张居正《答应天巡抚宋阳山书》
- 回籍;原籍
- 征籍。中国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
- 实亩实籍。——《诗·大雅·韩奕》
- 籍赋(赋税)
- 籍敛(征收田税)
- 籍兵(征集兵士。)
- 籍求(敛取)
- 籍取(敛取;征收)
- 籍税(征收租税)
- 门籍,一种写有当事人姓名的小牌子
- 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汉书·魏相传》
- 又
- 汉代有事需要出入宫门者,皆有门籍悬于宫门,以备案验
- 登记
- 籍吏民。(籍,登记。登记官吏、人民,就是造花名册、户籍册等。)——《史记·项羽本纪》
- 籍没(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
- 籍名(登记籍贯名字)
- 籍夫(登记征用民夫)
- 籍田(藉田。古代天子亲耕之田。以所获祭祀宗庙,并寓劝农之意。)
“籍” 相关成语
- 赃私狼籍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恶籍盈指 - 犹恶贯满盈。
- 出丑狼籍 - 出丑:丢脸。丢脸丢得不成样子。
- 枕籍经史 - 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 名声籍甚 - 比喻名声极大。
- 人言籍籍 - 指人们议论纷纷。
- 枕籍诗书 - 籍:通“藉”,铺垫。以经书、史书作为枕头和铺垫。形容沉湎于图书资料中。
- 别籍异居 - 指另立门户,彼此分居。
- 赃贿狼籍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文籍先生 - 称熟悉文献典籍的人。
- 枕经籍书 -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 文籍满腹 - 汉·赵壹《疾邪诗二首》:“文籍中满腹,不如一囊钱。”
- 博通经籍 -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 尺籍伍符 - 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 声名籍甚 - 籍甚:盛大。形容声望很高,声誉显赫。
- 传柄移籍 - 柄:权力;籍:通“阼”,皇位。权势地位转移。
- 杯盘狼籍 - 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 别籍异财 - 指另立门户,各蓄家产。
- 按图索籍 - 按照地图,搜索典籍。
- 赃污狼籍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声名狼籍 - 形容名望声誉败坏到了极点,不可收拾
- 口语籍籍 - 籍籍:杂乱的样子。指议论纷纷,五花八门。
- 纷纷籍籍 - 纷纷:众多;籍籍: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而且杂乱的样子。
详解
汉字“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字义
“籍”字读音为jí,是一个形声字,从竹,耤声。其本义为古代登记赋税、户口等的档案簿书,相当于现代的登记册、户口簿。在《说文》中解释为“籍,簿书也。”,而在《周礼·秋官·小行人》中则有“掌邦国宾客之礼籍”的描述,这里的“礼籍”指的是名位尊卑之书。
二、引申义
1. “籍”可以引申为代表个人的隶属关系及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如户籍、籍贯、国籍、学籍等。这些词语都表示了某种特定的身份或归属关系。
2. 用作动词时,“籍”有登记、记录、征收、没收等含义。例如,《汉书·高帝纪上》中的“籍吏民,封府库”,意为登记官吏和百姓的信息,封闭仓库。
3. “籍”还可以引申为图书、书籍之称。因为古人的书籍多书写于竹简之上,所以“籍”字也与书籍产生了关联。
三、其他读音与用法
此外,“籍”字还有一个读音为jiè,多用于表示“身家”,如在“家破人亡”等词语中,表示的是家庭背景和身份。但这种读音和用法相对较少见。
四、字形演变与历史文化
从字形演变的角度来看,“籍”字最初是由“竹”和“耤”两部分组成,表示了与竹简记录和农耕生活相关的含义。随着汉字的发展演变,“籍”字的字形也逐渐稳定下来,并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总结来说,“籍”字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字,既表示了登记、记录的本义,也引申出了代表个人隶属关系、书籍等多种含义。同时,其字形演变和历史文化背景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认识这个汉字的视角。
一、基本字义
“籍”字读音为jí,是一个形声字,从竹,耤声。其本义为古代登记赋税、户口等的档案簿书,相当于现代的登记册、户口簿。在《说文》中解释为“籍,簿书也。”,而在《周礼·秋官·小行人》中则有“掌邦国宾客之礼籍”的描述,这里的“礼籍”指的是名位尊卑之书。
二、引申义
1. “籍”可以引申为代表个人的隶属关系及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如户籍、籍贯、国籍、学籍等。这些词语都表示了某种特定的身份或归属关系。
2. 用作动词时,“籍”有登记、记录、征收、没收等含义。例如,《汉书·高帝纪上》中的“籍吏民,封府库”,意为登记官吏和百姓的信息,封闭仓库。
3. “籍”还可以引申为图书、书籍之称。因为古人的书籍多书写于竹简之上,所以“籍”字也与书籍产生了关联。
三、其他读音与用法
此外,“籍”字还有一个读音为jiè,多用于表示“身家”,如在“家破人亡”等词语中,表示的是家庭背景和身份。但这种读音和用法相对较少见。
四、字形演变与历史文化
从字形演变的角度来看,“籍”字最初是由“竹”和“耤”两部分组成,表示了与竹简记录和农耕生活相关的含义。随着汉字的发展演变,“籍”字的字形也逐渐稳定下来,并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总结来说,“籍”字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字,既表示了登记、记录的本义,也引申出了代表个人隶属关系、书籍等多种含义。同时,其字形演变和历史文化背景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认识这个汉字的视角。
籍的同音字
㴔
㗊
乩
亼
丮
乵
佶
偮
僟
冀
兾
击
剂
剋
刉
刏
剞
剒
剤
劑
勣
即
及
叽
叝
吉
吇
唧
喞
嗘
嘰
圾
基
垍
坖
堲
塉
墍
墼
妓
妀
夻
姬
姞
嫉
季
寂
寄
屐
岌
峜
嵇
嵴
嵆
己
嶯
巒
廭
徛
彶
彑
忌
急
忣
悸
惎
愱
懻
戟
戢
技
挤
掎
揤
搗
撃
撠
擊
擠
既
旡
旣
暨
暩
曁
机
极
枅
朞
棘
楫
槉
極
樭
檞
機
橶
檕
檵
櫅
殛
毄
汲
洎
泲
湒
漈
漃
激
瀱
潗
濟
犄
犱
玑
璣
畸
畿
瘠
疾
皍
癠
癪
矶
磯
祭
积
秈
稷
禝
稩
穄
穊
穒
穖
穧
笈
笄
筓
箕
箿
籍
簎
簊
級
糭
継
給
縘
績
繋
级
繼
續
继
绩
罽
羁
羪
耭
肌
脊
膌
臮
艥
芨
芰
芶
茍
莋
蓟
蒺
葪
蔇
蕺
薊
蘎
虮
蘮
蘻
虀
蝍
螏
蠀
蟿
裚
褀
襀
襋
襤
襮
觊
覬
覉
覊
觭
計
觙
記
誋
计
讥
譏
记
譤
谻
豤
賷
赍
跻
跽
跡
蹐
踑
蹟
踖
躋
躸
輯
躤
轚
辑
迹
辵
郆
郻
銡
銈
錤
鍓
鐖
鑧
鑇
鑙
际
集
霁
際
隮
雞
雦
雧
霵
霽
鞿
韟
韲
飢
饥
饑
骥
驥
髻
魝
魢
魥
鯚
鲫
鯽
鲚
鰏
鱾
鱀
鱟
鱠
鰶
鰿
鳮
鵋
鵫
鸡
鶏
鶺
鷄
鸄
鷑
麂
齑
齌
齎
齏
籍的同部首
竹
竿
笑
笨
笋
笛
笙
符
第
等
筐
筒
筑
筏
答
竺
筋
竽
笃
笈
笄
笊
笏
笆
笺
筇
笸
笪
笮
笠
笥
笳
笤
笞
笾
筌
笱
笫
笯
筅
竻
笀
笂
竼
笁
竾
笌
笇
笐
笉
笖
笎
笅
笒
笍
笓
笡
笝
笢
笗
笟
笧
笣
笜
笘
笭
笩
笰
笚
笴
笵
笶
笷
笹
笻
笽
笿
筁
筂
筃
筄
筆
筈
筊
筍
筎
筓
筕
策
筛
筝
筹
签
简
筷
箕
算
箩
管
笲
筚
筠
箭
筢
筵
筱
筲
筮
箐
箧
箅
箍
箪
箬
箔
箜
箓
箢
筜
筘
筥
筻
筼
筶
筦
箨
筤
箖
筳
筬
筙
筗
筺
筰
筨
筟
筯
筭
筩
筿
筸
篓
筣
箱
筡
筴
篮
篇
篡
筽
筪
筞
篷
篱
筧
簇
箉
箴
箂
箸
箈
篑
箃
箊
箥
篁
篌
箛
篆
箆
篝
箚
篥
箇
篦
篪
箤
箟
篙
箎
箌
篾
篼
箑
篚
箙
簃
箄
篯
箁
節
箣
箝
箿
箋
箽
箏
箼
箹
箘
箶
篂
箳
箞
箮
箺
箠
篃
箰
箯
箻
箷
篅
箲
箵
範
箾
篈
篊
篋
篎
篍
篏
篨
篐
篒
篹
篴
篭
篰
築
篔
篕
篖
篗
篜
篘
篛
篞
篟
篠
篢
篤
篣
篧
篫
篩
篬
篳
簈
簂
簆
篿
篺
篵
篻
簁
簅
篶
篲
簄
篸
篽
籧
籨
籩
籪
籬
籭
籫
籮
籯
籱
籰
簧
籲
簸
簿
簌
籍
簖
簟
籀
籁
簕
簏
簉
簝
簰
籥
簑
簎
簐
簻
簗
簔
簓
簒
簘
簊
簍
簢
簯
簩
簙
簜
簚
簛
簲
簭
簶
簥
簦
簞
簡
簣
簤
簨
簼
簳
籂
簴
簬
簵
簺
簱
簫
簷
簹
簽
簾
籅
籈
籆
籃
籇
籄
籉
籋
籌
籎
籏
籕
籐
籑
籒
籓
籔
籖
籗
籡
籘
籙
籚
籛
籜
籝
籟
籦
籞
籣
籠
籢
籤
籍的同笔画
儶
兤
匷
嚼
嚷
嚸
嚽
嚲
嚺
嚹
嚵
嚨
嚿
嚱
嚶
嚳
嚾
壤
壥
壠
壦
壟
壣
孀
孅
孂
孆
孁
孃
孄
孉
孾
寵
寶
巍
巉
巇
巄
巃
巊
巏
巈
廰
廮
廯
忀
忁
徿
懹
懸
懺
懽
攘
攓
攗
攕
攙
攔
攖
斅
斆
曦
曧
曥
曣
曤
欂
櫷
櫶
櫮
櫽
櫿
櫯
櫴
櫩
櫨
櫪
櫬
櫰
櫱
櫸
櫹
灌
瀱
瀹
瀼
瀵
瀪
瀴
瀻
灀
瀺
瀽
瀸
灆
灁
瀿
瀶
瀷
瀰
瀧
瀲
灂
瀾
爔
爘
爏
爒
爓
爋
爐
犨
犧
獾
獻
獼
獽
瓒
璺
瓐
瓑
瓎
瓌
甗
疈
疉
皫
癥
癦
皪
皾
盭
矍
矏
矒
矲
礥
礧
礩
礨
礫
礬
穯
穮
穭
竇
竷
竈
競
籍
糯
籃
籇
籄
籉
籋
籌
籎
籏
籕
糲
糰
糮
纂
纀
纁
纃
繿
繻
繼
繽
纊
罌
耀
羺
翿
聺
聻
聹
臜
舋
臖
臙
臚
臛
艦
艩
蘖
蘜
蘛
蘌
蘙
蘚
蘗
蘩
蘢
蘳
蘡
蘨
蘯
蘮
蘝
蘥
蘠
蘦
蘰
蘶
蘞
蘪
蘤
蘫
蘭
蠕
蠘
蠚
蠗
蠒
衊
蠙
蠛
蠐
蠑
蠔
蠣
襫
襮
襭
襬
襩
覹
覺
覻
觷
觸
譬
譩
譱
譴
譫
譨
譽
譡
譥
譧
譯
譮
譭
護
譤
譲
譍
譞
譟
譠
譣
議
豑
贍
贏
躁
躅
趮
躃
躈
躄
躆
軆
轖
轘
轗
轚
轙
轝
辮
酆
酅
醴
醵
醸
醲
醳
醶
醷
釋
鐑
鏳
鏻
鏿
鐚
鐕
鐂
鐏
鐈
鐀
鏺
鐉
鏶
鏼
鏹
鐃
鐗
鐎
鐁
鐍
鐇
鏷
鏸
鏾
鐐
鐒
鐖
鐘
鐋
鐓
鐔
鐙
鐤
鐟
鐞
鐣
鐜
鐡
鐛
鐩
鐢
鐥
鐭
鐝
鐠
鐦
鐷
鐨
鐫
鐼
鐽
鐧
镴
镳
闟
闠
闡
闥
霰
霮
霯
霱
霴
霵
鞺
鞻
韾
韽
響
颥
飂
飃
飄
飁
顟
顡
顠
顣
顢
馨
饓
饎
饙
饏
饊
饋
饌
饐
饍
饑
饒
饗
骧
骦
髍
騫
騳
騿
騱
騴
騯
騵
騬
驆
騮
騰
騶
騸
驀
驁
驊
鬓
鬒
髎
魔
鬪
髏
鬐
鬑
鬔
鬕
魒
鬸
魖
鰑
鯿
鰖
鰄
鰓
鰗
鰀
鰉
鰇
鰰
鰕
鯹
鰦
鰊
鯸
鰏
鯼
鰒
鯾
鰔
鰘
鯻
鰌
鰚
鰅
鰍
鰋
鰃
鯶
鰆
鯷
鰁
鰂
鰈
鰐
鰛
鰠
鱀
鳞
鳜
鳟
鳝
鶔
鶞
鶒
鶣
鶟
鶕
鶢
鶝
鶠
鶗
鶙
鶖
鶘
鶚
鶛
鶡
鶤
鶥
鶦
鶨
鶩
鶪
鶻
鶫
鶿
鷀
麘
鹹
麚
麙
麛
鹺
鼍
鼯
黩
黥
黪
黧
齝
鼅
鼰
齛
齟
齞
齙
齚
黤
黨
黦
麵
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