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汉字

拼音:gàng,zhuàng; 部首:心; 笔画:25; 繁体:戇

gàng,zhuàng

    • 戆言(言语鲁莽、冒失)
    • 戆激(鲁莽而激烈。)

“戆” 相关成语

  • 偏怀浅戆 - 偏怀:胸怀偏窄;浅:浅陋;戆:愚拙。指心思偏窄,浅陋愚拙。
  • 戆头戆脑 - 楞头楞脑,傻头傻脑。
  • 愚戆窳惰 - 愚戆:愚昧不明事理;窳:懒惰。指既愚蠢又懒惰。

详解

汉字“戆”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汉字:戆
* 拼音:gàng,zhuàng
* 部首:心
* 总笔画:25
* 繁体字:戇
二、字义解释
1. 当读音为gàng时,字义为:
* 方言用词,表示傻、愣、鲁莽。例如,“戆头戆脑”形容人楞头楞脑,傻头傻脑的样子。
* 相关词组有:戆言(言语鲁莽、冒失)、戆激(鲁莽而激烈)等。
2. 当读音为zhuàng时,字义为:
* 憨厚而刚直。例如,“戆直”表示刚直的性格。
* 也可以引申为愚蠢,但侧重于表现一种迂直、不知变通的特点。如戆冥(愚鲁昏昧)、戆士(愚昧之人)等。
三、历史与用法
* “戆”字最早见于秦代小篆,属于形声字。
* 在日常使用中,“戆”常作为形容词出现,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行为特征。
四、其他信息
* 在一些方言中,“戆”字仍有使用,如粤语和潮州话等。
* “戆”字在康熙字典等古代字典中有收录,其字义解释与现代汉语基本相符。
总结:汉字“戆”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字,根据读音的不同,可以表示傻、愣、鲁莽或者憨厚而刚直等意义。该字最早见于秦代小篆,并一直沿用至今,在一些方言中仍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