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触山 chù shān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絶,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后以"触山"喻力大无穷。

相关:

详解

触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ù shān,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触山原指古代共工与颛顼争帝位时,共工愤怒之下撞击不周山的情景。这一行为导致了天柱折断,地维断绝,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也因此移动位置。
- 后来,“触山”这一词汇被引申为形容力大无穷或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行为或事件。
2. 成语来源:
- 该成语最早出自《淮南子•天文训》的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3. 使用场景:
- 触山这一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力量极大,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或改变。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力量或能力时,可以说他具有“触山之力”。
4. 组成结构:
- “触”字在成语中作动词,表示撞击、碰撞的意思;“山”字则指山峰或山体,是撞击的对象。
5. 其他解释:
-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另一种解释认为“触山”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行动达到了极限,遇到了难题或困境。但这种解释并不常见,且更多是基于对“山”作为高峰、极限的象征性理解。
综上所述,触山是一个形容力大无穷或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成语,其来源于古代共工与颛顼争帝位的传说,并在后世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