箣竹 cè zhú
竹的一种,茎高达20米,质坚韧,可做扁担、家具等。
相关:
详解
箣竹是一个汉语词语,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解释:
1. 读音与拼音:
- 读音:cè zhú
- 拼音:cè(第四声) zhú(第二声)
2. 基本解释:
- 箣竹是竹的一种,属于高大竹类。其茎高度可达20米,质地坚韧。
3. 特性与用途:
- 茎质坚韧,因此可以制作各种实用物品,如扁担、家具等。
4. 外观描述:
- 箣竹的箨叶(竹的鞘状外皮)宿存,形状为三角形,正面具有棕黑色的小刺毛。
- 叶片细长,形状为披针形。
5. 生长环境:
- 通常栽培于向阳的山坡或河流沿岸的较高处。
6. 总结:
- 箣竹是一种高大、茎质坚韧的竹类植物,可以用于制作扁担、家具等实用物品。它通常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或河流沿岸的较高处。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对“箣竹”这个词语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理解。
1. 读音与拼音:
- 读音:cè zhú
- 拼音:cè(第四声) zhú(第二声)
2. 基本解释:
- 箣竹是竹的一种,属于高大竹类。其茎高度可达20米,质地坚韧。
3. 特性与用途:
- 茎质坚韧,因此可以制作各种实用物品,如扁担、家具等。
4. 外观描述:
- 箣竹的箨叶(竹的鞘状外皮)宿存,形状为三角形,正面具有棕黑色的小刺毛。
- 叶片细长,形状为披针形。
5. 生长环境:
- 通常栽培于向阳的山坡或河流沿岸的较高处。
6. 总结:
- 箣竹是一种高大、茎质坚韧的竹类植物,可以用于制作扁担、家具等实用物品。它通常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或河流沿岸的较高处。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对“箣竹”这个词语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