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盘龙 pán lóng

1.盘曲的龙的图像。 2.指以盘龙为饰的铜镜。 3.形容卷曲如龙。 4.见"盘龙髻"。

相关:

详解

盘龙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 盘龙是传统寓意纹样,样式为盘曲的龙,是龙纹的一种。它通常被描绘为一条长龙盘曲而上升的姿态,形象矫健而威严。
详细解释:
1. 作为纹样:盘龙常刻绘其状以饰器物,如北周庚信在《庚子山集·镜赋》中提到的“镂五色之盘龙,刻千年之古字”。这表明盘龙纹样在古代常被用于装饰铜镜等物品。
2. 指代物品:
* 指以盘龙为饰的铜镜,如清代陈维崧在《水龙吟·巷口见磨镜者》词中所描述的“见一双小玉,盘龙暗捧,和羞映中门里”。
* 盘龙也可以指代盘龙钗,如崔豹在《古今注》中提到的“蟠龙钗,梁冀妻所制”。
3. 形容形态:盘龙可以形容卷曲如龙的形态,如唐代李峤在《帘》诗中所写的“巧作盘龙势,长迎飞燕游”。
4. 成语含义:在成语中,盘龙表示事物蓬勃发展,成就非凡,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前景。这通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发展迅猛,成就非凡。
使用场景:
盘龙常常用于描述自然界的景象,如蜿蜒曲折的山脉或河流;也可以用于描述人的事业发展迅速或某个项目、企业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功。
总结:
盘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还因其独特的形态和寓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和物品中。无论是作为装饰纹样、指代物品还是成语中的意象,盘龙都展现出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