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猎火 liè huǒ

1.打猎时焚山驱兽之火。 2.指古代游牧民族出兵打仗的战火。

相关:

详解

“猎火”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1. 打猎时焚山驱兽之火:
- 释义:这一解释指的是在打猎时,为了驱赶和惊扰山林中的野兽,人们会放火焚烧山林,从而迫使野兽逃离其藏身之处,方便猎人进行捕捉。
- 来源:这种习俗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例如,在唐代诗人李白的《大猎赋》中,就有“羽毛扬兮九天绛,猎火燃兮千山红”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打猎时火焰燃烧、羽毛纷飞的壮观景象。
- 示例:在明代诗人陈束的《咸宁山中雪霁晚行》中,“田空猎火还”一句也提到了打猎时燃起的火焰。
2. 指古代游牧民族出兵打仗的战火:
- 释义:这一解释则将“猎火”引申为古代游牧民族在战争中所点燃的战火。这种用法常常带有一种雄壮、激烈的氛围,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 来源:同样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中,“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一句,就以“猎火”象征了游牧民族单于在狼山上点燃的战火。
- 示例:在其他诗人的作品中,如蒋士超的《出关至沉阳作》,“不关猎火狼山照”一句也使用了类似的表达。
综上所述,“猎火”一词既包含了打猎时焚山驱兽的实际含义,也引申为古代游牧民族出兵打仗的象征。这两个含义都体现了“猎火”一词在汉语中的丰富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