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敲石 qiāo shí/dàn

1.敲击火石以取火。 2.喻时光短促。

相关:

详解

敲石是一个汉语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qiāo shí
2. 含义:
- 敲击火石以取火:在古代,人们常使用火石(也称燧石)与钢片摩擦撞击来产生火花,进而点燃易燃物,实现取火。这种取火方式被称为“敲石取火”。
- 喻时光短促: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敲石也常被用作比喻,形容时间流逝之快,如同敲击火石产生的火花,瞬间即逝,不容人细玩。
3. 出处:
- 唐·韦应物《送孙徵赴云中》诗:“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这句诗描述了军队中通过敲击火石来传递夜间的火光,以及士兵们在寒冷的河畔破冰取水准备早餐的情景。
- 明·高启《渡浙江宿西兴民家》诗:“望林投人家,炊黍旋敲石。”这里描述了诗人投宿农户,看到农户为了做饭而敲击火石取火的场景。
- 宋·苏轼《二公再和亦再答之》:“光阴等敲石,过眼不容玩。”苏轼在这里用敲石来比喻时光,形容时间之快,稍纵即逝。
综上,敲石不仅是一个描述古代取火方式的词语,还常被用作文学中的比喻,形容时间的短暂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