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石” 词语大全
-
万石
wàn/mò shí/dàn
1.《汉书.石奋传》:"奋长子建,次甲,次乙,次庆,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举集其门。'凡号奋为万石君。"后因以"万石"指汉石奋。 2.指一家有五人官至二千石或一家多人为大官者。 3.汉代三公别称万石。后泛指官职高的人。 -
丹石
dān shí/dàn
1.赤色的石头。 2.指丹砂炼制的丹药。 3.丹砂和石头。比喻赤诚﹑坚定。 -
下石
xià shí/dàn
往井下丢石块。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丰石
fēng shí/dàn
指高大的石碑。 -
乐石
lè/yuè shí/dàn
《古文苑·李斯<峄山刻石文>》:"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群臣颂略,刻此乐石,以着经纪。"章樵注:"石之精坚堪为乐器者,如泗滨浮磬之类。"原指可制乐器的石料,因《峄山石刻文》用此石镌刻,后以之泛指碑石或碑碣。 -
乘石
chéng shí
天子登车用的垫脚石。 -
乳石
rǔ shí/dàn
1.指石钟乳。 2.古代有服乳石法,乳谓石钟乳,石谓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之类。 -
云石
yún shí/dàn
1.高耸入云的大石。 2.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石名。 -
五石
wǔ shí/dàn
1.指五种石料。后被道教用以炼丹。 2.五色琉璃。 3.见"五色石"。 4.见"五石散"。 5.容积为五石。 -
井石
jǐng shí/dàn
井口上的石栏。 -
介石
jiè shí/dàn
1.谓操守坚贞。语出《易.豫》:"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2.碑石。 -
任石
rèn/rén shí/dàn
负石。负以重石。语出《楚辞.九章.悲回风》:"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任重石,一本作"重任石"。 -
伏石
fú shí/dàn
暗礁。 -
佷石
hěn shí/dàn
石名。在陕西省临潼县骊山侧。 -
信石
xìn/shēn shí/dàn
砒石的别称。制剧毒药砒毒霜的原料,以产于信州(即今江西上饶县一带)而得名。亦借称砒霜。 -
倚石
yǐ shí/dàn
1.耸立的石头。 2.靠在石上。 -
僵石
jiāng shí/dàn
1.化石的旧称。 2.比喻丧失生命力而凝固僵化了的东西。 -
儋石
dān/dàn shí/dàn
1.儋受一石,故称儋石。用以计量谷物。儋,石罂。一说一石为石,二石为儋,谓一人所担。 2.借指少量米粟。 -
克石
kè shí/dàn
刻石。在碑石上刻字。 -
八石
bā shí
古代道家炼丹所常用的朱砂﹑雄黄﹑雌黄﹑空青﹑云母﹑硫黄﹑戎盐﹑硝石八种石质原料。 -
兰石
lán shí/dàn
如兰之芳、石之坚。比喻人的气质美好:兰石之姿|性比兰石|体兰石芳坚之质。 -
关石
guān shí/dàn
关,重量名;石,容量名。关石,借指赋税。一说,关指征税之处,石为量器;关石,借指征收赋税。 -
冠石
guān/guàn shí/dàn
1.以三石为足而矗立于地的大石。古人认为是将有天子兴于民间的一种祥瑞。 2.山名。今名聪山,在山东省费县西北。 -
冻石
dòng shí/dàn
一种可作印章和工艺品的石料。俗称蜡石。其质地细密滑润,透明如冻,故称。 -
刊石
kān shí/dàn
刻石。 -
列石
liè shí/dàn
排列成行的石块。 -
刚石
gāng shí/dàn
矿物,氧化铝的结晶体。有玻璃光泽。红色透明的叫红宝石,绿色透明的叫绿宝石,是贵重的装饰品。 -
刻石
kè shí/dàn
1.在石上雕刻。 2.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图画等。 -
劫石
jié shí/dàn
1.亦作"刼石"。 2.《大智度论》卷五:"佛以譬喻说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后因以"劫石"指时间之久远。 -
勒石
lè/lēi shí/dàn
刻字于石。亦指立碑。 -
化石
huà/huā shí/dàn
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
匠石
jiàng shí/dàn
古代名石的巧匠。《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后亦用以泛称能工巧匠或擅长写作的人。 -
匪石
fěi shí/dàn
非石,不象石头那样可以转动。形容坚定不移。 -
千石
qiān shí/dàn
石,容量单位。秦汉官品的高低,常以俸禄的多少计算,从二千石递减至百石止。古代年俸一千石以上的官员品级较高,因以"千石"指高官。 -
博石
bó shí
石名。可做棋具。《山海经.南山经》:"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郭璞注:"可以为博棋石。"郝懿行义疏:"《中次七经》云:'休与之山有石,名曰帝台之棋。'是知博棋古有用石者也。"一说为大石。参阅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 -
危石
wēi shí/dàn
高大的岩石。 -
卷石
juàn/juǎn shí/dàn
如拳大之石。 -
卵石
luǎn shí/dàn
1.岩石经自然风化﹑水流冲击和摩擦所形成的卵形﹑圆形或椭圆形的石块,表面光滑,是一种天然建筑材料,用于铺路﹑制混凝土等。 2.蛋和石头。比喻强弱悬殊。 -
厎石
dǐ shí/dàn
磨刀石。 -
发石
fā/fà shí/dàn
1.用机械发射石块。 2.剖开石头。 -
叱石
chì shí
见"叱石成羊"。 -
吟石
yín shí/dàn
诗人的砚。 -
吴石
wú shí/dàn
指吴地出土的石鼓。 -
员石
yuán shí/dàn
指墓碑。 -
哀石
āi shí
指墓志铭。 -
响石
xiǎng shí/dàn
1.击以发声的石器。 2.巨石名。在今江西省南丰县城东。 -
嗅石
xiù shí/dàn
神兽名。 -
嘉石
jiā shí/dàn
1.有纹理的石头。上古惩戒罪过较轻者时,于外朝门左立嘉石,命罪人坐在石上示众,并使其思善改过。 2.美石。 -
圭石
guī shí/dàn
犹圭碑。 -
垒石
lěi shí/dàn
投击敌人的巨石。 -
基石
jī shí/dàn
①做建筑物基础的石头。②比喻基础或中坚力量:工农联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 -
墓石
mù shí/dàn
1.墓志;墓碑。 2.指古墓中刻有画像等的砖石。 -
处石
chǔ/chù shí/dàn
磁石的别名。磁铁矿的矿石。又名吸铁石。中医入药﹐主治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及心悸等病。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四.慈石》。 -
娲石
wā shí/dàn
女娲氏补天之石。 -
婴石
yīng shí/dàn
古代传说中燕山所产之石,美似玉。又称燕石。 -
子石
zǐ shí/dàn
1.制砚用的上等端石。 2.公孙龙的字。春秋卫人(一说楚人),孔子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司马贞索隐:"〔子石〕公孙龙也。" -
密石
mì shí/dàn
1.谓以纹理细密之石打磨。 2.指纹理细密之石。 3.细碎的石子。 -
宝石
bǎo shí
颜色美丽、有光泽、透明度和硬度高的矿石,可制装饰品、仪表的轴承或研磨剂。 -
寒石
hán shí/dàn
1.寒冷的岩石。 2.即卤碱。入中药,味苦,性寒。主治大热消渴等。 -
寝石
qǐn shí/dàn
卧石,横躺着的石头。《荀子.解蔽》:"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射之,没金铩羽。下视,知其石也。"后亦为典。 -
封石
fēng shí/dàn
刻石立铭。 -
小石
xiǎo shí/dàn
量器。对大石而言。汉代小石与大石容量之比为○.六比一。 -
岑石
cén shí
1.高锐的山石。 2.引申为山隅。 -
岩石
yán shí/dàn
一种或几种矿物有规律组成的天然集合体。是组成地壳和地幔的重要物质。通常指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坚硬固体。按形成岩石地质作用的不同,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材料。 -
崩石
bēng shí
损坏的刻石。指残碑。 -
嶕石
jiāo shí/dàn
礁石。 -
市石
shì shí/dàn
市场上购买的普通玉石。市制容量单位。一市石等于十市斗。通称石。 -
帮石
bāng shí
护堤岸的石块。 -
幽石
yōu shí/dàn
犹墓石。 -
底石
dǐ/de shí/dàn
磨刀石。底,通"砥"。 -
廉石
lián shí/dàn
1.相传汉末吴郡陆绩为郁林太守,罢归少行装,舟轻难以渡海,因取巨石镇之。至吴,弃石于娄门之野。人称其廉,号"郁林石"。石留民间,至明时犹存。弘治中巡按御史樊祉使人移置察院之侧,作亭覆之。命名为"廉石"。清康熙间陈鹏年为苏州太守,修葺郡学,将石移至郡学内,为苏州古迹之一。参见"郁林石"。参阅唐无名氏《大唐传载》﹑明侯甸《西樵野记.郁林太守石》﹑清朱象贤《闻见偶录.廉石》。 2.比喻清廉的家风。 -
很石
hěn shí/dàn
石名。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前。状如伏羊。相传刘备(一说诸葛亮)曾坐其上,与孙权共论曹操。 -
志石
zhì shí/dàn
即墓志。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碑。 -
怪石
guài shí/dàn
1.似玉的美石。 2.奇形怪状之石。 -
恶石
è/wù/ě/wū shí/dàn
用以治病的石针。 -
悍石
hàn shí/dàn
坚固的石块。 -
悬石
xuán shí/dàn
1.药名。为络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络石》。 2.药名。生于冢中。 3.古时防守之具。 4.岩洞中倒挂之石。一般称为石钟乳。 5.见"悬石程书"。 -
戒石
jiè shí/dàn
宋代以来立于地方官署中刻有警戒官吏铭文的石碑。 -
慈石
cí shí/dàn
即磁石。俗称吸铁石。 -
扫石
sǎo/sào shí/dàn
谓清扫山中场地。多指修身养生者的居处。 -
投石
tóu shí/dàn
见"投石超距"。 -
抛石
pāo shí/dàn
安置在抛车上掷击敌人的石块。 -
抱石
bào shí
1.怀抱石头。谓投水或被投水而死。 2.犹抱璞。 -
担石
dān/dàn/dǎn shí/dàn
一担一石之粮。比喻微小。 -
拊石
fǔ shí/dàn
1.敲击石磬。 2.泛谓击石。 -
拜石
bài shí
1.拜受俸禄。 2.宋米芾擅书画,知无为军时,州治有巨石甚奇。芾见之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遂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世称"米颠拜石"。事见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参阅宋费衮《梁溪漫志.米元章拜石》﹑《宋史.文苑传六.米芾》。 -
拳石
quán shí/dàn
1.指园林假山。 2.小石块。 -
掇石
duō shí/dàn
举巨石。清代武举乡会试的科目之一。 -
提石
tí/dī/dǐ shí/dàn
掷击。 -
擂石
léi/lèi shí/dàn
从高处推下撞压敌人的石头。 -
支石
zhī shí/dàn
见"支机石"。 -
敲石
qiāo shí/dàn
1.敲击火石以取火。 2.喻时光短促。 -
文石
wén shí/dàn
1.有纹理的石头。 2.文石陛的省称。 3.宫室名。 4.玛瑙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马脑》。 5.一种香料。 -
斑石
bān shí
滑石的别名。 -
料石
liào shí/dàn
供建筑用的石头。 -
斤石
jīn shí/dàn
喻估算。 -
断石
duàn shí/dàn
1.陡峭的岩石。 2.断裂之石刻。 -
斲石
zhuó shí/dàn
1.勒石。 2.斫取石料。 -
方石
fāng shí/dàn
铺路用的石块或石板。 -
旱石
hàn shí/dàn
指磨刀石。旱,通"悍"。 -
明石
míng shí/dàn
即明矾。参见"明矾"。 -
星石
xīng shí/dàn
陨星;陨石。 -
木石
mù shí/dàn
1.树木和山石。 2.指木头与石头。 3.比喻无知觉﹑无感情之物。 4.指刑具。 5.指山水画。 6.指宫室等建筑工程。 7.枳椇子的别名。 -
暗石
àn shí
即暗礁。宋梅尧臣有《暗石》诗。诗云:"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 -
月石
yuè shí/dàn
硼砂的别名。中医以硼砂作清热解毒药﹐性凉﹐味甘咸﹐外治咽喉肿痛﹑牙疳﹑口疮﹑目生翳障等症;内服治噎膈﹑咳嗽痰稠等症。中药称月石。 -
未石
wèi shí/dàn
异石名。 -
机石
jī shí/dàn
1.古代用机械引发的石头。多用于作战。 2.传说中天上织女支织机之石。亦以借指织机。 -
条石
tiáo/tiāo shí/dàn
长方形石块。 -
松石
sōng shí/dàn
1.松与石。 2.借指山林。 3.松的化石。 4.宝石。呈绿色,又称绿松石。 -
枕石
zhěn shí/dàn
枕于石上。多喻隐居山林。 -
柱石
zhù shí/dàn
1.顶梁的柱子和垫柱的础石。 2.比喻担当重任的人。 3.比喻担当重任。 -
标石
biāo shí
标定某地点位置的标志,一般用岩石或混凝土制成,埋在地下或部分露出地面。 -
校石
xiào/jiào shí/dàn
校勘石刻文字。 -
桂石
guì shí/dàn
桂浆与石脑。指古代养生修仙者服食之物。 -
梯石
tī shí/dàn
谓垒石铺设磴道。 -
楗石
jiàn shí/dàn
堵塞河堤决口用的木石一类材料。 -
楚石
chǔ shí/dàn
指楚地的山岩。 -
榍石
xiè shí/dàn
一种矿物。 -
檐石
yán shí/dàn
指一担粮食。言粮少。 -
毛石
máo shí/dàn
1.被水冲蚀的石块、粗碎石,用于粗圬工中,或作为墙体面层之间的填充材料。2.从采石场采来的粗石。如:毛石砌体。 -
水石
shuǐ shí/dàn
1.指流水与水中之石。 2.犹泉石。多借指清丽胜景。 -
汵石
gàn/hán/cén shí/dàn
矿石名。《山海经.西山经》:"又百八十里﹐曰号山……多汵石。"郝懿行笺疏:"《说文》汵本字作淦﹐云泥也﹐盖石质柔软如泥者﹐今水中土中俱有此石也。"一说﹐汵石为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的一种矿物。 -
沙石
shā/shà shí/dàn
沙和碎石子。 -
没石
méi/mò shí/dàn
暗礁。 -
油石
yóu shí/dàn
1.一种磨刃具用的天然石或人工石。2.使用时要用油的磨石。3.可用于制作油石的岩石。 -
泉石
quán shí/dàn
指山水。 -
泗石
sì shí/dàn
出于泗水之滨的石头。可以作磬。语本《书.禹贡》:"峄阳孤桐,泗滨浮磬。"孔传:"泗水涯水中见石,可以为磬。" -
洗石
xǐ/xiǎn shí/dàn
含碱之石。能溶解污垢。 -
流石
liú shí
山谷中被水冲下的石头。 -
浮石
fú shí/dàn
1.山名。在东海。 2.山名。在今江西省南康县西,形如覆钟,水环其外。 3.岩浆凝成的海绵状的岩石。很轻,能浮于水面,故名。 4.石磬。 -
涅石
niè shí/dàn
黑矾石,可为染料。 -
消石
xiāo shí/dàn
矿物名。又叫火硝﹑甲硝石。是一种强氧化剂。在阴湿土壤中形成盐花。经过煎炼,可用于医药或制造火药﹑炸药﹑肥料等。 -
温石
wēn shí/dàn
即蛇纹石。质地细密,润泽耐火。 -
湖石
hú shí/dàn
产于太湖的石头,多孔穴,宜于堆砌假山。 -
溪石
xī shí/dàn
1.溪流中的石头。 2.指端溪砚石。 -
滑石
huá shí/dàn
矿物名。性柔,触之有滑润之感。通常是富含镁的岩石因变质而成。除入药外,还可制石笔。广泛应用于造纸及橡胶等工业。 -
滚石
gǔn shí/dàn
作战防御用的大石块。从城上或山上推滚下去杀伤进攻的敌人。 -
漱石
shù shí/dàn
1.亦作"潄石"。 2.冲刷岩石。 3.谓闲居;隐居。 -
火石
huǒ shí/dàn
①燧石的通称。②用铈、镧、铁制成的合金,摩擦时能产生火花。通常用于打火机中。 -
灨石
gàn shí/dàn
赣江中石滩名。 -
炎石
yán shí/dàn
神话传说中的热石。 -
炮石
páo/bāo/pào shí/dàn
古代用炮抛射的石头。 -
炼石
liàn shí/dàn
1.烧炼丹石。 2."炼石补天"之省。比喻挽回不利局势。 -
点石
diǎn shí/dàn
1.指点石为金。 2.用石板印刷。即石印。 -
烂石
làn shí/dàn
1.传说中的一种神奇之石。 2.使石灼烂。形容旱热之至。 3.碎石。 -
热石
rè shí/dàn
发烫﹑发热的石头。 -
烹石
pēng shí/dàn
谓煎药。 -
焚石
fén shí/dàn
烧烫的石头。 -
焦石
jiāo shí/dàn
即煤炭。 -
然石
rán shí/dàn
石灰石。 -
照石
zhào shí/dàn
传说中的一种能映现人﹑物的神奇之石。 -
煮石
zhǔ shí/dàn
见"煮白石"。 -
燃石
rán shí/dàn
传说中一种石头,灌水则发热。 -
燔石
fán shí/dàn
焙烧矿石。 -
燕石
yàn/yān shí/dàn
1.燕山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 2.亦称"燕珉"。《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寶。周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寶,华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 3.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4.指燕然石。 -
燧石
suì shí/dàn
一种矿石,黄褐色或黑色,质地坚硬。古代用来取火,现代工业中用做研磨材料等。 -
甔石
dān shí/dàn
指少量的粮食。 -
片石
piàn/piān shí/dàn
1.孤石;一块石头。 2.指石碑。 3.指片状的石料。 -
牙石
yá shí/dàn
牙垢。 -
牲石
shēng shí/dàn
见"牲碑"。 -
狠石
hěn shí/dàn
即很石。形状如羊的石头。 -
玄石
xuán shí/dàn
1.黑色石头。 2.一种形似磁石的石头。可用于医药。 3.指石碑或墓碑。 4.山名,在洞庭湖西。 5.传说中知酒味的人,姓刘。相传尝于中山酤得千日酒,一醉千日始醒。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五。 -
玉石
yù shí/dàn
1.玉与石头。比喻好与坏﹑贤与愚。 2.未经雕琢之玉。 3.指玉。 4.美石。 -
珉石
mín shí/dàn
似玉的美石。 -
珍石
zhēn shí/dàn
美玉;美石。 -
琢石
zhuó/zuó shí/dàn
1.使石块表面磨平、成形的动作或过程。2.用一尖头工具(如鹤嘴锄)来修琢石头的行为或过程。 -
瑊石
jiān shí/dàn
似玉的坚石。 -
璞石
pú shí/dàn
蕴藏有玉的石头。 -
瑶石
yáo shí/dàn
美石,次等的玉。 -
甃石
zhòu shí/dàn
砌石;垒石为壁。 -
瓦石
wǎ/wà shí/dàn
瓦片石头。常比喻无价值的东西。 -
甘石
gān shí/dàn
战国时齐人甘公与魏人石申的并称。两人皆擅天文之学。 -
电石
diàn shí/dàn
把生石灰和焦炭放在电炉里加热制成的灰色石块状物质,化学成分是碳化钙,工业上用来制造乙炔。 -
画石
huà shí/dàn
1.有纹理的石头。 2.画石头。 3.指所画的石头。 4.滑石的别名。 -
界石
jiè shí/dàn
用做分界标志的石碑或石块。 -
番石
fān/pān shí/dàn
滑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滑石》。 -
瘦石
shòu shí/dàn
峭削之石。 -
白石
bái shí
1.洁白的石头。 2.传说中的神仙的粮食。 3.枳椇子的别名。 -
铸石
zhù shí/dàn
玄武岩﹑辉绿岩或煤灰等经配料﹑煅烧﹑熔化后﹐浇铸到模型中缓慢冷却﹑结晶得到的铸品。铸石非常耐磨﹐在许多地方可以用来代替钢材。 -
盘石
pán shí/dàn
同“磐石”。巨石:铁打江山,坚如盘石。 -
矢石
shǐ shí/dàn
1.箭和垒石,古时守城的武器。 2.指战争,打仗。 -
矴石
dìng shí/dàn
1.亦作"碇石"。 2.稳定船身的石块或系船的石礅。 -
矸石
gān shí/dàn
煤里含的石块,不易燃烧。 -
矿石
kuàng shí/dàn
①含有有用矿物并有开采价值的岩石。②在无线电收音机上特指能做检波器的方铅矿、黄铁矿等。 -
砂石
shā shí/dàn
砂土和石子。 -
矾石
fán shí/dàn
一种矿物。呈透明状结晶体。有白﹑青﹑黄﹑黑﹑绛五种,白色者俗称明矾。 -
砌石
qì/qiè shí/dàn
阶石。 -
砎石
jiè shí/dàn
坚硬的石头。比喻耿介的气质。 -
砆石
fū shí/dàn
似玉之石。 -
砚石
yàn shí/dàn
1.可作砚台的石头。 2.指砚台。 -
研石
yán/yàn shí/dàn
磨墨的用具。古代的墨呈粒状,用时纳入砚中加水,用石研磨,此石称为研石。 -
砮石
nǔ shí/dàn
可做箭镞的石头。 -
砥石
dǐ shí/dàn
1.磨石。 2.古地名。 3.传说中的山名。 -
砧石
zhēn shí/dàn
1.亦作"碪石"。 2.捣衣石。 -
砭石
biān shí
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或石片。 -
硝石
xiāo shí/dàn
矿物名。白色结晶体,可制火药﹑炸药和肥料。又称火硝。 -
砾石
lì shí/dàn
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的岩石碎块。 -
砻石
lóng shí/dàn
墓碑。砻,通"垄"。 -
砺石
lì shí/dàn
〈书〉①磨刀石。②粗石。 -
础石
chǔ shí/dàn
1.柱下石礅。 2.引申为基础。 -
碝石
ruǎn shí/dàn
1.亦作"礝石"。 2.次于玉的美石。 -
碔石
wǔ shí/dàn
似玉之石。 -
碑石
bēi shí
1.作碑之石。亦指刻有文字的碑碣。 2.特指墓碑。 -
碎石
suì shí/dàn
破碎的石头。如:碎石路面。 -
碁石
qí shí/dàn
石质棋子。 -
硰石
shā shí/dàn
古地名。在今山西省宁武县境。 -
碧石
bì shí
矿物名。即碧玉。 -
磉石
sǎng shí/dàn
柱下石礅。 -
磁石
cí shí/dàn
磁铁矿的矿石。即天然的吸铁石。 -
磐石
pán shí
厚而大的石头。 -
磢石
chuǎng shí/dàn
洗刷衣物的石板。 -
磨石
mó/mò shí/dàn
1.磨研石头。 2.磨刀石。 -
礨石
lěi shí/dàn
同"礧石"。 -
礁石
jiāo shí/dàn
江河、海洋中的岩石,其顶部在水面附近,有碍船舶航行。 -
礌石
léi/lěi shí/dàn
古代作战时从高处往下推以打击敌人的大块石头。 -
礞石
méng shí/dàn
矿物名。 -
礓石
jiāng shí/dàn
1.小石。 2.泛指石头。 -
礠石
cí shí/dàn
磁石。 -
礜石
yù shí/dàn
一种性热含毒的矿石,即硫砒铁矿。也叫毒砂。为制砷及亚砷酸的原料,可入药,亦可杀鼠。 -
礐石
què/hú shí/dàn
石名。 -
磴石
dèng shí/dàn
即石级。 -
礧石
léi/lěi/lèi shí/dàn
1.亦作"礌石"。 2.古代作战时从高处下投以打击敌人的石头。 -
磬石
qìng shí/dàn
1.适宜制磬的美石。 2.寺院中用以召集众僧的鸣器。 3.山名。在今安徽省灵壁县北。 -
磻石
pán shí
盘石;大石。 -
祥石
xiáng shí/dàn
《左传.昭公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晋侯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后暗用此典,以"祥石"为能预言吉凶之石。 -
禾石
hé shí/dàn
秦代权衡谷物重量的标准器之一。"石"是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参阅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秦始皇帝统一文字》。 -
种石
zhǒng/zhòng shí/dàn
叠石。谓假山。 -
秋石
qiū shí/dàn
丹药名。 -
秦石
qín shí/dàn
谓秦代刻石。 -
积石
jī shí/dàn
1.指积聚在一起的石块。 2.矿石。 3.山名。即阿尼玛卿山。在青海省东南部﹐延伸至甘肃省南部边境。为昆仑山脉中支﹐黄河绕流东南侧。 -
税石
shuì shí/dàn
元代地税名。 -
穹石
qióng shí/dàn
大岩石。 -
空石
kōng/kòng/kǒng shí/dàn
山洞;岩洞。 -
窆石
biǎn shí
圹旁石碑。有孔﹐用以穿绳引棺下穴。 -
立石
lì shí/dàn
树立碑石。 -
竦石
sǒng shí/dàn
耸立的石头。 -
端石
duān shí/dàn
端溪石。广东省高要县东南端溪所产﹐色青紫﹐质细﹐易发墨﹐为上等砚材。 -
竹石
zhú shí/dàn
竹与石。 -
笋石
sǔn shí/dàn
尖峭如笋的巉岩。 -
笔石
bǐ shí
古代的一种体内有骨胳的无脊椎动物﹐形体很小﹐生活在平静的海洋中﹐构成羽毛状或锯齿状的群体。页岩中常有它的化石﹐是划分和对比地层的重要化石之一。 -
箴石
zhēn shí/dàn
石制的针。古代治病之具。亦指可用以制针的石头。 -
篝石
gōu shí/dàn
以竹笼盛石块。 -
粗石
cū shí/dàn
从野外运来就用的石块——亦称“大卵石”。 -
粮石
liáng shí/dàn
指粮食。以石计量,故称。 -
素石
sù shí/dàn
白石。 -
紫石
zǐ shí/dàn
紫色石。传说古代曾用为货币。 -
緑石
lǜ/lù shí/dàn
石贵的砚石,所制砚称"緑石砚"。绿石产于归州(在今湖北),一说产于洮河。 -
纳石
nà shí/dàn
茶名。 -
练石
liàn shí/dàn
中医治疗外肿的一种药物。 -
结石
jié/jiē shí/dàn
某些有空腔的器官及其导管内,由于有机物和无机盐类的沉积而形成的坚硬物质。如胆道(包括肝胆管、胆囊、胆总管)结石、泌尿器官各部的结石。 -
络石
luò/lào shí/dàn
植物名。又称白花藤﹑石龙藤﹑石鲮。常绿攀援木质藤本。可供观赏,茎叶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络石》。 -
缘石
yuán shí/dàn
砌筑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长条形石块或混凝土块,用以保护人行道并使车行道的路边水流通畅。 -
耳石
ěr shí
1.脊椎动物的内耳或无脊椎动物的听泡中的一种石灰质结石,在许多真骨鱼中尤为显著,形成坚硬的体质,在大多数较高等的脊椎动物中则为石灰质小耳沙块物质。 2.脊椎动物的耳石或耳沙。 -
肌石
jī shí/dàn
理石的别称。石膏之顺理而微硬有肌者。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理石》。 -
肺石
fèi shí/dàn
古时设于朝廷门外的赤石。民有不平﹐得击石鸣冤。石形如肺﹐故名。 -
胏石
zǐ/fèi shí/dàn
同"肺石"。 -
脉石
mài/mò shí/dàn
无用的岩石或尾矿,其中含有用金属或矿物。 -
英石
yīng shí/dàn
广东省英德县山溪中所产的一种石头,有微青﹑灰黑﹑浅绿﹑灰白等数种颜色。其形如峰峦峻峭,岩穴宛转,千姿百态。大者可用来垒叠公园假山,小者可用来制作几案盆景,颇多奇观。 -
药石
yào shí/dàn
1.药剂和砭石。泛指药物。 2.比喻规戒。 3.佛教僧人过午不食,称晩食为"药石"。 -
萤石
yíng shí
又称“氟石”。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蓝绿色荧光的矿物。主要成分为氟。玻璃光泽,摩斯硬度4。常见颜色有绿、白、黄、蓝、紫等,纯净萤石为无色透明。产于热液矿脉中。中国是世界上出产萤石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作冶铁的熔剂,纯者可作高级光学透镜。 -
蔺石
lìn shí/dàn
古代守城时用以御敌的礌石。 -
蜀石
shǔ shí/dàn
产于蜀地的次于玉的石。 -
蜡石
là/zhà shí/dàn
火山石的一种。可供赏玩。 -
蟠石
pán shí/dàn
盘石﹐巨石。 -
衔石
xián shí/dàn
见"衔石填海"。 -
衡石
héng shí/dàn
1.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秤;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2.比喻伟力,大才。 3.比喻准则。 4.比喻法度。 5.喻国柄,相权。 -
觅石
mì shí/dàn
石名。相传通远军有水虫类鱼,能"觅觅"鸣叫,击之而化为石,称"觅石"。 -
触石
chù shí/dàn
1.《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后以"触石"谓山中云气与峰峦相碰击,吐出云来。 2.指险峰。 -
讲石
jiǎng shí/dàn
指苏州虎丘生公讲台。也称千人石﹑生公石。相传为南朝梁竺道生说法之处。 -
诮石
qiào shí/dàn
楚人卞和得玉璞﹐先后献之厉王﹑武王﹐二王均轻信玉人之言﹐将"宝玉而题之以石"﹐以和为诳﹐而刖其双足。及文王即位﹐和又抱璞哭于楚山下﹐王闻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玉﹐名曰和氏璧。事见《韩非子.和氏》。后遂用作典故﹐以"诮石"讥讽为政者不识贤才。 -
贞石
zhēn shí/dàn
坚石。亦作碑石的美称。 -
负石
fù shí/dàn
《庄子.让王》:"﹝务光﹞乃负石自沈于卢水。"《荀子.不苟》:"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王先谦集解引王念孙曰:"负,抱也。谓抱石于怀中而赴河也。"后以"负石"指抱石投水。示必死之决心。 -
贯石
guàn shí/dàn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是虎,引箭射之,竟射穿石头。后遂以"贯石"形容武艺高强,多力善射。 -
贲石
bēn shí
古代勇士孟贲和石蕃的并称。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