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三赋 sān fù

1.三篇赋。 2.唐代租﹑庸﹑调称"三赋"。

相关:

详解

“三赋”这个词语有多重含义,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些含义:
1. 田赋制度:
- 在唐代,租、庸、调被合称为“三赋”。
- 租:指的是有田地的农民需要交纳的粮食或谷物税。
- 庸:是指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需要提供的劳役,如果无法提供劳役,则可以交纳绢帛等物品作为替代。
- 调:是指按户征收的税收,通常以布匹、麻布等物品形式交纳。
2. 文学概念:
- 在文学上,“三赋”还可以指代三种不同类型的赋,这是从汉代的文体分类中衍生出来的概念。
- 大赋:以详尽地铺叙事物为特点,继承了《楚辞》的某些形式特征,更多地采用散文手法,因其篇幅较长,故被后世称为“大赋”。
- 小赋:篇幅相对较短,多使用韵文,句式多样化,侧重于表达个人情感、借助具体事物抒发志向、歌咏物体以表达感情或批评现实。其语言相较于大赋更为朴素。
- 骚赋:指的是具有《离骚》风格的作品,也可指某一类特定的骚体作品。
3. 数量表述:
- “三赋”有时也简单地指三篇赋文。
综上所述,“三赋”的含义取决于上下文,可能指代唐代的租庸调税收制度,也可能指汉代的三种赋文体裁,或者仅表示三篇赋文。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其准确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