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三惧 sān jù

指圣君治国应该戒惧的三件事。

相关:

详解

“三惧”是一个汉语词语,下面是对该词语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
* 词语:三惧
* 拼音:sān jù
二、词语解释
“三惧”指的是圣君治国应该戒惧的三件事。具体来说,这三件事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得志而恐骄、闻天下之至道而恐不能行,这些是从《韩诗外传》卷七中孔子的言论得出的。不过,“三惧”也可能有其他的解释或内涵,这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
三、出处
“三惧”这个概念在《韩诗外传》卷七中有明确的提及。孔子在谈论明王(圣明的君主)时,提到了他们应有的三种戒惧。此外,唐太宗在他的《执契静三边》诗中也提到了“三惧”,进一步印证了这个词语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
四、文化意义
“三惧”不仅仅是对君主治国的一种警示,更是一种对权力、成就和知识的谦逊态度的体现。它提醒人们在取得成就或拥有权力时,应保持谦逊和自省,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
总的来说,“三惧”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语词语,它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君主治国的一种理想化期待,也体现了对个人品德的持续追求和自我完善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