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 sān yán
唐代皇帝御朝前捶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谓之三严。
相关:
详解
“三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下面分别进行详细解释:
一、“三严”作为一种警戒仪式
1. 出处与含义:“三严”一词在这个语境下出自《纬略》,原意是指唐代皇帝御朝前搥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这就是所谓的“三严”。
二、“三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要求
1. 严以修身:这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道德修养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这意味着要追求高尚的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
2. 严以用权:这个方面强调的是权力的使用必须严格、严肃。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用权为民,按照规则和制度行使权力,确保权力不被滥用,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3. 严以律己:这是指党员领导干部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它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总的来说,“三严”无论是作为一种古代的警戒仪式,还是作为现代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都体现了严格、严肃的精神。特别是后者,它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在修身、用权、律己方面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党对领导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
一、“三严”作为一种警戒仪式
1. 出处与含义:“三严”一词在这个语境下出自《纬略》,原意是指唐代皇帝御朝前搥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这就是所谓的“三严”。
二、“三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要求
1. 严以修身:这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道德修养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这意味着要追求高尚的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
2. 严以用权:这个方面强调的是权力的使用必须严格、严肃。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用权为民,按照规则和制度行使权力,确保权力不被滥用,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3. 严以律己:这是指党员领导干部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它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总的来说,“三严”无论是作为一种古代的警戒仪式,还是作为现代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都体现了严格、严肃的精神。特别是后者,它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在修身、用权、律己方面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党对领导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