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进退有常 jìn tuì yǒu cháng

解释:常:规律。前进和后退都有规律。

出处:日信出信人,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死信生,进退有常,数之稽也。 — 《鹖冠子·泰鸿》

例句:而能始终有道,~;援礼引年,遗荣致政。 — 唐·白居易《答高郢》

用法:作谓语、宾语;前进和后退都有规律

接龙:常年累月

相关:

  • 不知进退 -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 不进则退 - 不前进就要后退。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进贤退佞 - 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 进退中度 - 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同“进退有度”。
  • 进退中绳 -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 进退为难 - 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同“进退两难”。
  • 进退失据 - 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 进退失措 - 指进退两难而无法应付。同“进退无措”。
  • 进退失踞 - 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同“进退无据”。
  • 进退无所 - 前进后退均无容身之处。比喻处境困难。
  • 进退无据 - 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 进退无措 - 指进退两难而无法应付。
  • 进退维亟 - 进退都处于危急境地。
  • 进退维艰 - 进退都处于危急境地。同“进退维亟”。
  • 进退维谷 - 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 进退路穷 - 犹言进退无路。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 进退迍邅 - 犹言进退两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 进退首鼠 - 进退不定;犹豫不决。首鼠,踌躇。
  • 难进易退 - 意思是做官前要再三考虑,去官时唯恐不速。

详解

成语“进退有常”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出处:
- 读音:jìn tuì yǒu cháng
- 出处:《鹖冠子·泰鸿十》:“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死信生,进退有常。数之稽也。”
2. 意思解释:
- “进退有常”的意思是前进和后退都有一定的规律。常,指的是规律。这个成语表明在行动或决策时,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遵循着某种固有的规律或原则。
3. 用法与示例:
- 用法:在句子中,该成语可以作谓语、宾语,用来形容行为或决策有规律可循。
- 示例:唐·白居易《答高郢》:“而能始终有道,进退有常;援礼引年,遗荣致政。”
4. 成语内涵:
- 这个成语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中庸”思想,强调在做事情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道义,不偏激,保持适度和平衡。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律来做出决策,不可盲目行事。
5. 相关文化与价值:
- “进退有常”不仅是一个描述行为的成语,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规律、道义和适度的重视。它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保持理智和冷静,遵循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以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平衡和规律,避免盲目和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