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苦身焦思 kǔ shēn jiāo sī

解释: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出处: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例句:况今天子神圣威武,~,缩衣节食,以养战士,此志岂须臾忘天下哉! — 《资治通鉴·唐纪·元和十三年》

用法:作谓语;用于人

近义:焦思苦想|

接龙:思潮起伏

相关:

详解

成语“苦身焦思”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字义:
- 读音:苦身焦思读作“kǔ shēn jiāo sī”。
- 字义:“苦”意为刻苦,“身”指身体,“焦”表达焦急之情,“思”即思考。整体而言,该成语形容人为某件事情或某个目标而忧心苦思,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
2. 出处:
- 该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文为:“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段话描述了越王勾践在被吴国释放后,回国苦心焦虑,刻苦自励,以图复国的故事。
3. 用法与结构: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专用于描述人的状态或行为。
- 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由“苦身”和“焦思”两个部分组成,共同表达一种刻苦焦虑的状态。
4. 感情色彩与产生年代:
- 感情色彩:该成语为中性成语,不带有明显的褒贬意味,仅用于客观描述人物的心理状态。
- 产生年代:该成语产生于古代,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5.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焦思苦想”等,都表达了深思熟虑、忧心焦虑的含义。
- 反义词:由于该成语本身描述的是一种较为负面的心理状态(忧心苦思),其反义词可以是描述轻松、愉悦思考状态的词语,如“轻松愉快”等。
综上所述,“苦身焦思”是一个源于古代、用于描述人为某事忧心苦思状态的联合式中性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