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冥思苦索 míng sī kǔ suǒ

解释:冥:深。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出处:灵运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 — 明·胡应鳞《诗薮·外编二》

例句:只有蠢才,才是他一个人,或者凑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地“想办法”,打主意。(《反对本本主义》)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冥思苦想|深思熟虑|

接龙:索然俱散

相关:

详解

成语“冥思苦索”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出处
* 读音:míng sī kǔ suǒ
* 出处:该成语出自明代胡应鳞的《诗薮·外编二》,其中提到“谢灵运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这表明了这个成语与深度思考和努力探索的关联。
二、意思与用法
* 意思:“冥思苦索”意指深沉而费心地思索。其中,“冥”代表深沉,“苦”表示尽力地、用心地,“索”即思索、考虑。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单凭主观想象而绞尽脑汁地思考问题。
* 用法:这个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状语,通常用于书面语。它常以联合式的方式出现,表达一种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的状态。
三、感情色彩与常用程度
* 感情色彩:该成语为中性成语,不带有明显的褒贬意味,只是客观描述一种思考状态。
* 常用程度:这是一个常用成语,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书面表达中。
综上所述,“冥思苦索”是一个形容深沉而费心思索的成语,它源自古代文献,至今仍在书面语中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