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破家荡产 pò jiā dàng chǎn

解释:指耗尽家产。

出处:狭乡富家,靳靳自足,一被应役,无不破家荡产。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1卷

例句:触着他的,风波立至,必要弄得那人~,方才罢手。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破产

近义:倾家荡产|破家散业|拆家荡产|

反义:兴家立业|

相关:

详解

成语“破家荡产”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释义
“破家荡产”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pò jiā dàng chǎn。它的意思是指耗尽家产,形容家庭遭到极大的破坏,财产丧失殆尽。
二、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宋代朱熹的《朱子语类》第111卷:“狭乡富家,靳靳自足,一被应役,无不破家荡产。”这句话描绘了当时富家因应差役而耗尽家产的情景。
三、成语用法
“破家荡产”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补语,主要用来指破产。它通常用于描述一个家庭因某种原因(如投资失败、遭遇灾难等)而耗尽所有家产的情况。
四、感情色彩
从感情色彩上看,“破家荡产”是一个贬义成语,因为它通常与不幸、灾难或失败等负面事件相关联。
五、近反义词
1. 近义词:倾家荡产、破家散业、拆家荡产。这些词语都表示家庭财产的严重损失或耗尽。
2. 反义词:兴家立业。这个词语表示创立家业,与“破家荡产”形成鲜明对比。
六、示例句子
以下是一些使用“破家荡产”的示例句子:
1.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触着他的,风波立至,必要弄得那人破家荡产,方才罢手。”
2. 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绅士)因此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虽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谈起来;总说这卜知府办的太煞认真了。”
综上所述,“破家荡产”是一个形容家庭财产丧失殆尽的贬义成语,它出自宋代朱熹的《朱子语类》,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补语,通常与不幸、灾难或失败等负面事件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