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破家县令 pò jiā xiàn lìng

解释:指横暴的地方官。

出处:人有恒言,破家县令,灭门刺史。 — 明·敖英《东谷赘言》上

例句:钱钟联《黄公度先生年谱》笺注:“至于晚明,有~之称,民反以官为忧,而乐于无官。”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横暴的地方官

近义:灭门刺史|

接龙:令人起敬

相关:

详解

成语“破家县令”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基本信息
* 拼音:pò jiā xiàn lìng
* 简拼:pjxl
二、成语解释
“破家县令”意指横暴的地方官。这个成语用于形容地方官员行为粗暴、残忍,对百姓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导致家破人亡。
三、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明代敖英的《东谷赘言》上卷:“人有恒言:‘破家县令,灭门刺史。’予谓此言,强宗豪右当常讼之。”这句话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地方官员权力过大,滥用职权导致百姓家破人亡的社会现象。
四、成语用法和结构
*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横暴的地方官。
* 结构:偏正式成语。
五、成语示例
钱钟联在《黄公度先生年谱》的笺注中提到:“至于晚明,有破家县令之称,民反以官为忧,而乐于无官。”这句话反映了晚明时期,百姓对横暴的地方官员的深恶痛绝,甚至宁愿没有官员管辖,也不愿受到他们的残害。
六、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灭门刺史。这个成语与“破家县令”含义相近,都形容地方官员的残暴行为。
* 反义词:由于该成语本身具有贬义性质,描述的是负面行为,因此其反义词并不明确。但可以从语境上理解为那些公正廉明、爱民如子的好官。
七、感情色彩与常用程度
* 感情色彩:该成语通常带有贬义,用于批评和揭露那些滥用职权、残害百姓的官员。
* 常用程度:虽然这个成语具有深刻的社会寓意,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属于生僻成语。
综上所述,“破家县令”是一个具有深刻社会寓意的成语,它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地方官员滥用职权、残害百姓的丑恶现象,并警示后人要警惕权力的滥用和对百姓的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