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浮言虚论 fú yán xū lùn

解释:浮夸的语言,虚饰的言论。指大话、空话。

出处:当制举之盛时,置学立师,以法相授,浮言虚论,披抉不穷。 — 宋·叶适《水心集·水集·制科》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

近义:浮语虚辞|

接龙:论辩风生

相关:

详解

成语“浮言虚论”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注音:
- 读音:fú yán xū lùn
- 注音:ㄈㄨˊ ㄧㄢˊ ㄒㄩ ㄌㄨㄣˋ
2. 释义:
- 浮言虚论指的是浮夸的语言和虚饰的言论,通常指大话或空话,即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
3. 出处:
- 该成语出自宋代叶适的《水心集·水集·制科》,原文为:“当制举之盛时,置学立师,以法相授,浮言虚论,披抉不穷。”
4. 用法与结构:
- 用法:浮言虚论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主要用于形容说话等场合。
- 结构:该成语属于联合式结构,由“浮言”和“虚论”两个部分组成。
5. 感情色彩:
- 浮言虚论通常带有贬义,用于批评那些空洞无物、不切实际的言论。
6. 近义词:
- 浮语虚辞,与浮言虚论意思相近,都指不实之词或空洞的言辞。
综上所述,成语“浮言虚论”主要用于形容那些没有事实根据、浮夸且不切实际的言论,具有贬义含义,并源自于宋代文献。在语言中运用时,它可以作为主语、宾语或定语,用于批评空洞或不负责任的说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