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忠言谠论 zhōng yán dǎng lùn

解释:谠:正直。出言忠诚,立论正直。

出处:故赠太师谥文忠苏轼,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 宋·赵昚宗《经进东坡文集序》

例句:《元史·赵与票传》:“朝廷立法多所咨访,与票~,无所顾惜。进直学士,特侍讲。”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接龙:论辩风生

相关:

详解

成语“忠言谠论”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字义:
- 读音:zhōng yán dǎng lùn。
- 字义:谠,意为正直;忠言,表示出言忠诚;谠论,意味着立论正直。
2. 出处:
- 该成语出自宋·宋孝宗(赵昚宗)《经进东坡文集序》,原文为:“故赠太师谥文忠苏轼,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这句话赞扬了苏轼的忠诚直言和正直立论,在朝廷中无人能及。
3. 用法与结构: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通常用于书面语。
- 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
- 感情色彩:为中性成语,无明显的褒贬倾向。
4. 示例:
- 在《元史·赵与票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朝廷立法多所咨访,与票忠言谠论,无所顾惜。”这句话描述了赵与票在朝廷立法时提供忠诚正直的意见,毫不顾忌。
5. 相关词汇:
- 忠言逆耳:表示忠诚的劝告往往听起来不舒服,但却是有益的。
- 谠言直声:指正直的言论和声音。
综上所述,“忠言谠论”是一个形容出言忠诚、立论正直的成语,源自宋代对苏轼的赞誉,并在历史文献中有具体的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