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歌舞太平 gē wǔ tài píng

解释: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指粉饰太平。

出处:须享尘一静,西迎大驾,歌舞太平,不亦佳哉! — 《南齐书·陈显达传》

例句:无奈我们的同胞沉迷不醒,依然~。 — 陈天华《猛回头》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社会安定

近义:歌舞升平|

反义:兵荒马乱|

接龙:平安家书

相关:

  • 前歌后舞 - 原指武王伐纣,军中士气旺盛,后用作对正义而战的军队的颂辞。
  • 妙舞清歌 - 美妙的舞蹈,清越的歌声。
  • 文致太平 - 意思是作文章粉饰太平。
  • 楚舞吴歌 - 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
  • 歌楼舞馆 - 指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 歌莺舞燕 -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 清歌曼舞 - 清亮的歌声,柔美的舞蹈。
  • 清歌雅舞 - 歌声清新悦耳,舞姿轻盈优美。
  • 燕歌赵舞 - ①古燕赵人善歌舞,泛指美妙的歌舞。②用以形容文辞美妙。
  • 燕舞莺歌 - 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形容春光明媚。同“燕舞莺啼”。
  • 笔歌墨舞 - 指文笔奇妙精采。
  • 缓歌慢舞 - 柔和的歌声和舒缓的舞姿。同“缓歌缦舞”。
  • 缓歌缦舞 - 柔美的歌声和舞姿。
  • 舞衫歌扇 - 舞衫:跳舞的人所穿的衣服;歌扇:唱歌的人所拿的扇子。歌舞的装束、用具,即指歌舞。也指能歌善舞的人。
  • 舞裙歌扇 - 歌舞的装束、用具,即指歌舞。也指能歌善舞的人。同“舞衫歌扇”。
  • 舞鸾歌凤 - 鸾凤在歌舞。比喻男女间情深意切。
  • 莺歌燕舞 - 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 载歌且舞 - 边唱歌,边舞蹈。
  • 选歌试舞 -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同“选色征歌”。
  • 选舞征歌 -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同“选色征歌”。

详解

成语“歌舞太平”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出处
* 读音:gē wǔ tài píng
* 出处:该成语出自《南齐书·陈显达传》,原文为“须享尘一静,西迎大驾,歌舞太平,不亦佳哉!”
二、意思与用法
1. 意思:指边歌边舞,庆祝太平盛世,有时也含有粉饰太平的意思。通常用于描述在安定繁荣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以歌舞来庆祝和表达喜悦之情。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只顾享乐、忽视社会问题的人。
2. 用法:在句子中,“歌舞太平”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常用于描述社会安定的场景。
三、示例与语境
* 示例: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无奈我们的同胞沉迷不醒,依然歌舞太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和对民众觉醒的期待。
* 语境: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和平繁荣时期的景象,或者用来批评那些过于乐观、忽视现实问题的人或行为。
四、相关成语与辨析
* “歌舞升平”:与“歌舞太平”意思相近,都表示庆祝太平的景象。但“歌舞升平”更侧重于描述一种盛世氛围,而“歌舞太平”则更多地强调人们的庆祝行为。
综上所述,“歌舞太平”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刻社会意义的成语,它既可以用来描述人们庆祝太平盛世的喜悦之情,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过于享乐、忽视现实问题的人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