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并日月 míng bìng rì yuè
解释:并:齐。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
出处: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 — 《礼记·经解》
例句:陛下~,无幽不烛;深谋远虑,出自胸怀。 — 晋·刘琨《对进表》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君王等
接龙:月明如水
相关:
- 一日并命 - 形容极受恩宠,一天之内并拜升迁之命。
- 十日并出 - ①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②比喻暴乱并起。
- 壶天日月 -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 日久月深 - 深:长久。指时间长久。
- 日削月割 - 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 日引月长 - 引:延伸,这里有增加的意思。指事物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渐增长。
- 日往月来 - 形容岁月流逝。
- 日月不居 - 形容时光流逝。
- 日月丽天 - 丽:附着。象日月悬挂在天空。比喻永恒不变。
- 日月如箭 - 比喻光阴很快地飞逝。
- 日月无光 - 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极其黑暗。
- 日杒月减 - ?昂缩小,减少。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同日削月杒”。
- 日杒月削 - 杒缩小,减少。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同日削月杒”。
- 日益月滋 -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 日省月修 - 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 日销月铄 - 一天天一月月地销熔、减损。
- 明月入抱 - 抱:怀抱。比喻美好的情景进入心怀,心胸开阔明朗。
- 明月清风 -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 清风明月 -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 迁延日月 - 犹言拖延时间。同“迁延岁月”。
详解
成语“明并日月”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字形:
- 读音:míng bìng rì yuè
- 繁体字形:明並日月
2. 意思解释:
- “明并日月”意指光明正大且历久不衰,如同日月般永恒照耀。这个成语通常用来称颂圣贤或帝王的明德,形容他们的光辉与日月同辉。
3. 成语出处:
- 该成语出自西汉·戴圣所著的《礼记·经解》,原文为:“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 这里形容天子之德与天地相配,其光明照耀四方,无所不照。
4. 成语用法:
- “明并日月”在句子中可作谓语或定语,主要用于称颂君王或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物。
5. 示例与运用:
- 示例:在晋代刘琨的《对进表》中,有“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虑,出自胸怀。”之句,用以称颂君王的智慧和品德。
- 运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该成语常被用于赞颂帝王或重要人物的品德和功绩。
6. 感情色彩与常用程度:
- 感情色彩:褒义,表示对某人品德的赞扬和尊敬。
- 常用程度:一般,虽然该成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明并日月”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成语,主要用于称颂具有高尚品德和光辉事迹的人物。
1. 读音与字形:
- 读音:míng bìng rì yuè
- 繁体字形:明並日月
2. 意思解释:
- “明并日月”意指光明正大且历久不衰,如同日月般永恒照耀。这个成语通常用来称颂圣贤或帝王的明德,形容他们的光辉与日月同辉。
3. 成语出处:
- 该成语出自西汉·戴圣所著的《礼记·经解》,原文为:“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 这里形容天子之德与天地相配,其光明照耀四方,无所不照。
4. 成语用法:
- “明并日月”在句子中可作谓语或定语,主要用于称颂君王或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物。
5. 示例与运用:
- 示例:在晋代刘琨的《对进表》中,有“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虑,出自胸怀。”之句,用以称颂君王的智慧和品德。
- 运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该成语常被用于赞颂帝王或重要人物的品德和功绩。
6. 感情色彩与常用程度:
- 感情色彩:褒义,表示对某人品德的赞扬和尊敬。
- 常用程度:一般,虽然该成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明并日月”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成语,主要用于称颂具有高尚品德和光辉事迹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