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日引月长 rì yǐn yuè cháng

解释:引:延伸,这里有增加的意思。指事物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渐增长。

出处: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 — 《国语·齐语》

例句:始于洒扫应对进退而不急于道,使其来者自尽于学,~而道自至。 — 宋·朱熹《读苏氏纪年》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接龙:长舌之妇

相关:

  • 引日成岁 - 捱过一天像度过一年。形容思念的深切。
  • 引短推长 - 指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显人之长。
  • 忠贯日月 - 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
  • 日削月杒 - 杒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 日升月恒 - 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 日就月将 - 就:成就;将:进步。每天有成就,每月有进步。形容精进不止。也日积月累。
  • 日居月诸 - 居:音“积”,语助词,同“乎”;诸:语助词。指光阴的流逝。
  • 日新月异 - 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 日新月盛 - 每天每月都有变化、增加。形容不断发展。
  • 日月其除 - 日月流逝。指光阴不待人。
  • 日月参辰 - 比喻不合,作对。
  • 日月跳丸 - 跳丸:跳动的弹丸。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 日月蹉跎 -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 日渐月染 - 濡:浸润。染:熏染。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同“日濡月染”。
  • 日湮月塞 - 湮:堵塞;塞:堵。每天每月都堵塞。
  • 日长似岁 - 一天像一年一样长。形容时间过得太慢。
  • 昭如日月 - 昭:明显。像太阳和星星那样明显。形容丰功伟业,人所共见。同“昭如日星”。
  • 玩日愒月 - 愒:荒废。贪图安逸,荒废岁月。
  • 跳丸日月 - 跳丸:跳动的弹丸。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 蹉跎日月 -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详解

成语“日引月长”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字义
* 读音:rì yǐn yuè cháng
* 字义:“引”意为延伸,这里有增加的意思;“长”则表示增长。整体而言,该成语描述了事物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渐增长的现象。
二、成语出处
* 该成语出自《国语·齐语》。原文为:“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 这里的“不日引,不月长”意指国家没有日渐强盛和进步。
三、成语用法与例句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通常用于书面语。
* 例句:始于洒扫应对进退而不急于道,使其来者自尽于学,日引月长而道自至。这句话表达了通过学习和积累,道德和学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增长。
四、相关典故与背景(可选)
* 典故:该成语的出处与齐襄公有关。齐襄公在位期间,荒废政事,沉迷于田猎和女色,导致国家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理和发展。因此,《国语·齐语》中用“不日引,不月长”来形容当时的齐国状况。后来,这个表述被演化成“日引月长”,用来形容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长。
综上所述,“日引月长”是一个描述事物随时间流逝而逐渐增长的成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