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愚昧无知 yú mèi wú zhī

解释:昧:糊涂,不明白。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出处: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希圣旨。 —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阇国》

例句:想到这些,不禁令人憬然于天下本无神秘的事物,神秘只是欺骗或者~的代名词而已。 — 秦牧《天坛幻想录》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弱智

近义:蒙昧无知|无知无识|

反义:大智若愚|明察秋毫|料事如神|

接龙:知人善察

相关:

详解

成语“愚昧无知”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释义
“愚昧无知”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音节组成。其中,“愚昧”意指愚笨、不聪明,“无知”则表示缺乏知识或认识。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既愚笨又缺乏知识。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在书中,玄奘用“愚昧无知”来形容那些缺乏智慧和知识的人。具体原文为:“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稀圣旨。”
三、成语用法和语境
“愚昧无知”在句子中通常作为谓语或定语使用,用以形容人的愚笨和无知状态。它含有贬义,暗示对某人智力或知识水平的贬低。例如,在句子“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愚昧无知的。”中,“愚昧无知”作为形容词短语,修饰了“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贬低态度。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1. 近义词:蒙昧无知、一无所知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缺乏知识或认识的意思。
2. 反义词:大智若愚、明察秋毫、料事如神等,这些成语则表达了智慧、聪明和敏锐的意思,与“愚昧无知”形成鲜明对比。
五、现代应用与启示
在现代社会中,“愚昧无知”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避免陷入愚昧无知的状态。同时,这个成语也警示我们不要轻视或嘲笑那些可能缺乏某些知识或技能的人,而是应该以包容和耐心的态度帮助他们提升自我。
综上所述,“愚昧无知”是一个形容人愚笨且缺乏知识的成语,具有贬义含义。它出自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并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