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心术不正 xīn shù bù zhèng

解释:心术:居心。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出处:宫日:‘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例句:什么时候又躲躲藏藏的,可知也是个~的货。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心地不正

近义:居心叵测|心术不端|

反义:心地善良|

接龙:正色危言

相关:

  • 不学无术 - 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 不臣之心 -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众心不安 - 指民心不安
  • 刚正不阿 - 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 力不从心 -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 守正不回 - 坚守正道,不屈从。
  • 守正不挠 - 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 守正不桡 - 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屈从,不讲情面。同“守正不挠”。
  • 居心不净 - 居心:存心;净:干净。存心不善。指存心不纯净。
  • 居心不良 -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 心口不一 -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 正大不阿 - 阿:迎合,偏袒。正直磊落,不逢迎,无偏私。
  • 正心诚意 - 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 正言不讳 - 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 死不甘心 - 就是死了也不甘心情愿或满足。
  • 诚心正意 - 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 诚意正心 - 诚:真心实意;正:纠正。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
  • 谲而不正 -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 邪不犯正 - 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亦作“邪不伐正”。
  • 邪不胜正 - 犹言邪不犯正。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

详解

成语“心术不正”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发音与拼音
* 发音:xīn shù bù zhèng
二、基本释义
*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心思不纯、图谋不轨或者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
三、详细释义与出处
* “心术不正”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原文是“宫日:‘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这里的“心术”指的是人的心思、意图或道德品质,“不正”则表示偏离了正道或道德规范。
四、用法与示例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通常带有贬义色彩。
* 示例: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八十四回中也用到了这个成语,“什么时候又躲躲藏藏的,可知也是个心术不正的人。”这里的“心术不正”用来形容某人行为鬼祟、不光明正大。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歪心邪意、心术不端、居心叵测等。这些词语都含有贬义,用来形容人的心思不正或行为不端。
* 反义词:心地善良、正直无私等。这些词语则用来形容人的道德品质高尚、行为正直。
六、现代应用与语境
* 在现代社会中,“心术不正”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道德败坏、心怀鬼胎或者图谋不轨的人。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日常口语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个成语的身影。例如,当某人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心术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