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居大不易 jū dà bù yì

解释: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出处: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 唐·张固《幽闲鼓吹》

例句:我虽不惮荒凉,但若购买食物,须奔波数里,则亦~耳。 — 《鲁讯书信集·致许寿裳》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生活不易

典故: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白居易刚刚考上举人,名声还不是很大,就用歌诗去拜访当时权贵顾况,顾况戏谑他:“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他读到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感到他的豪气,顿时自我解嘲地承认自己在开玩笑

近义:长安居大不易|

接龙:易子析骸

相关:

  • 一字不易 - 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 万世不易 - 易:改变。永远不改变。亦作“万代不易”。
  • 不易之分 - 易:变;分:节操。忠贞不二的节操。
  • 不易之地 - 每年可以耕种的肥沃的土地。
  • 不易之论 - 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 不识大体 - 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 变动不居 - 指事物不断变化,没有固定的形态。
  • 大匠不斫 - 斫:砍削。高明的匠人不用斧头砍削。比喻居高位者不逞小智,不代下司职。
  • 大可不必 - 完全没有必要。
  • 大德不酬 - 德:恩德;酬:报答。重大的恩惠无法酬谢。表示对别人的大恩铭心刻骨,或对人所施大恩不忘回报。
  • 大谬不然 - 谬:荒谬,错误;然:如此,这样。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
  • 大辩不言 - 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 大逆不道 -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 官不易方 - 方:标准,准则。掌握政权的人不改变行政方针。形容政局稳定,政策得人心。
  • 居心不净 - 居心:存心;净:干净。存心不善。指存心不纯净。
  • 末大不掉 - 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 来处不易 - 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财物的取得,经过了艰苦努力。
  • 正大不阿 - 阿:迎合,偏袒。正直磊落,不逢迎,无偏私。
  • 至当不易 - 至:极;当:恰当;易:改变。形容极为恰当,不能改变。
  • 铁板不易 - 易:变易,更改。像铁板那样不能改变。形容不变的,不可更改的。

详解

成语“居大不易”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来源
“居大不易”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唐代张固的《幽闲鼓吹》。该成语的产生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和顾况的一次交往有关。据记载,白居易初次参加科举考试时,他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见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看到诗稿上“白居易”的名字,便半开玩笑地说:“长安米正贵,居住在这里可不容易啊!”这就是“居大不易”的由来。
二、成语寓意和发展
1. 原意:“居大不易”原指居住在大城市,生活费用高昂,因此生活不容易维持。这里的“居”指的是居住和生活,“大”表示程度很深,“不易”即不容易。
2. 引申意:后来,这个成语的寓意有所扩展,不仅指物质生活上的艰难,也泛指在大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的各种压力和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包括高昂的生活成本、激烈的竞争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等。
3. 现代应用:在现代社会,“居大不易”这个成语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许多人在大城市中奋斗,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这个成语恰好表达了他们的心境。
三、成语结构与用法
“居大不易”是一个主谓式结构的成语,可以在句子中作谓语或宾语。它通常用来形容在大城市中生活的艰辛和挑战。
总的来说,“居大不易”这个成语通过白居易和顾况的故事,生动地描绘了在大城市生活的种种挑战和压力。它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现代人生活状态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