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不遗毫发 bù yí háo fà

解释:遗:疏漏;毫发:细毛和头发,指极微小的数量。一点遗漏都没有。形容非常细致周密。

出处:臣当修撰之时,史官沈传师等采事得于传闻,诠次不精,致有差误,圣明所鉴,毫发无遗。 — 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

例句:人物甚小,青衫白袴,乌巾黄履,~。 — 宋·邓椿《画继·六·战德淳》

接龙:发奋为雄

相关:

  • 一言不发 - 一句话也不说。
  • 不差毫厘 - 不差一毫一厘。
  • 不遗余力 - 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 不遗寸长 - 寸长:微小的长处。不遗漏一点点长处。形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称赞。
  • 分毫不值 - 形容没有任何价值。同“分文不直”。
  • 天不慭遗 - 慭:愿;遗:留。天老爷不愿意留下这个老人。常用作对老人的哀悼之词。
  • 手不停毫 - 手不停顿地书写。形容不停地写作。
  • 毛发不爽 - 犹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
  • 毫不介怀 - 介:留存,搁置;介怀:放在心上。对不愉快或不满意的事,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 毫不相干 - 指丝毫没有任何联系。
  • 毫不经意 - 毫:丝毫。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 毫不讳言 - 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 留中不发 -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 矢不虚发 - 每一箭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本领极高。
  • 秋毫不犯 - 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 纤介不遗 - 纤介: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
  • 细不容发 - 发:头发。比喻十分细小。
  • 道不拾遗 -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 道不掇遗 -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 间不容发 -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详解

成语“不遗毫发”的详细解释如下:
1. 含义:
- “不遗毫发”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一点遗漏都没有,形容做事或描述事物非常细致周密。
2. 词源:
-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韩愈的《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其中有“臣当修撰之时,史官沈传师等采事得于传闻,诠次不精,致有差误,圣明所鉴,毫发无遗。”的记述。
3. 构成解析:
- “遗”在这里的意思是疏漏。
- “毫发”原指细毛和头发,用来比喻极其细微的差别或极小的数量。
- 因此,“不遗毫发”直译为没有遗漏一根细毛或头发,借此表达极致的精确和周密。
4. 用法示例:
- 在历史文献中,如宋·邓椿的《画继·六·战德淳》里就有使用“不遗毫发”这一成语的例句:“人物甚小,青衫白袴,乌巾黄履,不遗毫发。”说明画面上的人物描绘得非常细腻,没有遗漏任何细节。
5.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可能包括“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等,这些成语都形容做事精细、周密。
- 反义词可能包括“粗心大意”、“疏漏百出”等,表达做事不细致、有遗漏的意思。
综上所述,“不遗毫发”是一个形容细致入微、没有遗漏的成语,源自于韩愈的文献,并通过历史的演变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