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包” 词语大全
-
三包
sān bāo
1.唐代诗人包融与其子何﹑佶并以诗名,时号"三包"。 2.产品销售后的一定期限内,由供方承担维修﹑更换﹑退赔等责任,即包修﹑包换﹑包退,合称"三包"。 -
丢包
diū bāo
1.旧时江湖上的一种诈骗术。诈骗者远远看见有人来,故意把一个包裹抛在路上,然后躲起来,若有人拾取,就装做寻找失物,说包内有珍宝,对拾者恐吓勒索,拾者只好给钱了事。 2.小偷或流氓突然抢夺别人的手提包或其他值钱的东西,然后立即逃跑,也叫"丢包"。 3.傣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男女青年常在新年时聚集于旷场或草地上,用荞壳装在枕形的布袋里,互相投抛为戏,谓之"丢包"。 -
书包
shū bāo
布或皮革等制成的,主要供学生上学时装书籍﹑文具用的袋子。 -
二包
èr bāo
1.指唐包何与包佶。 2.指清包捷与包振。 -
倒包
dǎo/dào bāo
1.冒名顶替。 2.指受雇假冒身份,代人服役应差。 -
兼包
jiān bāo
兼容并包。 -
内包
nèi/nà bāo
即内涵。逻辑学名词。参见"内涵"。 -
包伙
bāo huǒ
包饭(bāo∥fàn)。 -
包单
bāo dān
1.用来包裹物品的布。 2.指包裹婴儿用的布单之类。 3.包办某事时﹐双方订定条件的清单。 -
包弹
bāo tán
批评;指责。 -
包扎
bāo zā
包裹捆扎:~伤口ㄧ待运的仪器都~好了。 -
包票
bāo piào
保单。料事有绝对的把握时,说可以打包票:他一定能按时完成任务,我敢打~。也说保票。 -
包羞
bāo xiū
忍受羞辱。 -
包乘
bāochéng
1.指预订包下某一班次,乘坐飞机、车船等:用租金把车、船、飞机等包下来使用。 2.车船等上面编为一组的乘务员在指定区段值勤并负责保养。 -
包戈
bāo gē
把武器裹扎起来。谓偃武修文。语本《礼记.乐记下》:"武王克殷返商……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孔颖达疏:"或以虎皮有文﹐欲以见文止武也。" -
包瓜
bāo guā
酱菜的一种。将秋末不熟的甜瓜﹐开一方孔﹐取出籽﹑瓤﹐填满花生米﹑石花菜﹑苤蓝丁等﹐再将开孔切下之瓜皮﹐放回原处﹐用竹签管牢﹐放入酱中腌成。 -
包容
bāo róng
①宽容:大度~ㄧ一味~。②容纳:小礼堂能~三百个听众。 -
包括
bāo kuò
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语文教学应该~听、说、读、写四项,不可偏轻偏重ㄧ我说 ‘大家’,自然~你在内。 -
包囊
bāo náng
1. [方]∶装杂物的小包袱;囊袋。如:包囊中什么小东西都有。2.低等动物在环境恶劣时分泌出一种蛋白质薄膜包围于体外。 -
包场
bāo cháng
预先定下一场电影、戏剧等的全部或大部分座位。 -
包子
bāo zǐ
①食品,用菜、肉或糖等做馅儿,多用发面做皮,包成后,蒸熟。②冶炼金属时盛金属溶液的器具。 -
包围
bāo wéi
①四面围住:亭子被茂密的松林~着。②正面进攻的同时,向敌人的翼侧和后方进攻。③指包围圈:陷于~之中。 -
包纳
bāo nà
1.包含容纳。 2.接受。 3.谓承担代缴。 4.苞苴纳贿。谓受礼受贿。 -
包藏
bāo cáng
包含;隐藏在里面:~祸心ㄧ他的眼神~着抑郁之情。 -
包养
bāo yǎng
为婚外异性(多为女性)提供房屋、金钱等并与之长期保持性关系:~情妇。 -
包巾
bāo jīn
古代用纱布等制成的一种便帽。亦指一般裹头用的纺织物。 -
包函
bāo hán
包容含有。 -
包船
bāochuán
指为专门用途租用的船:包下全部或大部分船票。 -
包袱
bāo fú
①包衣服等东西的布。②用布包起来的包儿。③比喻某种负担:思想~ㄧ不能把赡养父母看成是~。④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把笑料说出来叫抖包袱。 -
包缠
bāo chán
包裹缠绕。喻束缚。 -
包举
bāo jǔ
总括;全部占有:~无遗。 -
包蕴
bāo yùn
包含:简短的几句话却~着很深的哲理。 -
包厢
bāo xiāng
某些剧场里特设的单间席位,一间有几个座位,多在楼上。 -
包庇
bāo bì
袒护或掩护(坏人、坏事):互相~ㄧ~贪污犯。 -
包封
bāo fēng
1.封裹。 2.指封裹物品的包皮。 3.指密封的奏章。 4.用红纸包裹的赏钱。 -
包产
bāo chǎn
根据土地、生产工具、技术、劳动力等条件订出产量指标,由个人或生产单位负责完成:包工~ㄧ~到户。 -
包席
bāo xí
订整桌的酒席:你们是点菜还是~?ㄧ包三桌席。 -
包桑
bāo sāng
1.苞桑。丛生的桑根。语出《易.否》。《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年》:"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胡三省注:"包桑多根﹐植桑至于根多﹐民安其居之验。" 2.比喻根基稳固。 3.比喻不牢固;倾危。 -
包工
bāo gōng
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期限,完成某项生产或建设任务:~包产ㄧ大楼由承建单位~。 -
包机
bāo jī
①定期租用飞机:开展~业务。②包乘的飞机:一架旅游~。 -
包巟
bāo huāng
见"包荒"。 -
包亘
bāo gèn
谓包括贯通。 -
包衣
bāo yī
1.满语"包衣阿哈"的简称。亦简称"阿哈"。"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隶"。为满族贵族所占有﹐没有人身自由﹐被迫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来源有战俘﹑罪犯﹑负债破产者和包衣所生的子女等。清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治后﹐有因战功等而置身显贵的﹐但对其主子仍保留奴才身份。 2.药剂学术语。指包裹丸剂的一层糖质或胶质外皮。 -
包皮
bāo pí
①包装的皮儿。②阴茎前部覆盖龟头的外皮。 -
包元
bāo yuán
谓包含五常之道。 -
包月
bāo yuè
按月计价付款,如包饭按月付饭钱,包车按月付车钱等。 -
包程
bāo chéng
谓按一定里程雇用车马等交通工具旅行。 -
包办
bāo bàn
①一手办理,单独负责:这件事你一个人~了吧。②不和有关的人商量、合作,独自作主办理:把持~ㄧ~婚姻ㄧ~代替。 -
包橘
bāo jú
橘子的一种。 -
包含
bāo hán
里边含有:这句话~好几层意思。 -
包涵
bāo hán
客套话,请人原谅:唱得不好,大家多多~! -
包罗
bāo luó
包括(指大范围):民间艺术~甚广,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完的。 -
包房
bāo fáng
1.火车客车车厢中有或没有床位及盥洗设备的私人房间。2.旅客一人或与同伴租用旅店一间或几间房。 -
包胥
bāo xū
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 -
包竹
bāo zhú
丛生的竹子。 -
包藴
bāo yùn
1.亦作"包韫"。 2.包含﹐蕴藏。 -
包抄
bāo chāo
绕到敌人侧面或背后进攻:分三路~过去。 -
包头
bāo tou
①裹在头上的装束用品(多用于少数民族):青~。②(~儿)附在鞋头起保护作用的橡胶、皮革等:打~儿。 -
包拢
bāo lǒng
方言。包裹。 -
包复
bāo fù
包袱。用布包起来的包裹。 -
包虎
bāo hǔ
谓包以虎皮。语本《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倒载干戈﹐]之以虎皮。"郑玄注:"包干戈以虎皮﹐明能以武服兵也。" -
包荒
bāo huāng
1.包含荒秽。谓度量宽大。《易.泰》:"包荒﹐用冯河﹐不遐遗。"王弼注:"能包含荒秽﹐受纳冯河者也。"陆德明释文:"荒﹐本亦作'巟'。"一说包容广大。《说文.川部》"巟﹐水广也"引《易》作"包巟"。 2.原谅;宽容。 3.掩饰;遮盖。 -
包裹
bāo guǒ
①包;包扎:用布把伤口~起来。②包扎成件的包儿:他肩上背着一个小~ㄧ我到邮电局寄~去。 -
包畜
bāo xù
包藏。 -
包篚
bāo fěi
包匦﹐筐篚。借指为馈赠之礼品。 -
包换
bāo huàn
如果卖出货物不真实或质量不符可退换,换成好的。 -
包公
bāo gōng
包拯(zhěng),北宋时进士,曾任开封府知府,以执法严正著称。民间关于他断案的传说很多,尊称他为包公或包青天。小说戏曲中把他描写成刚正严明、不畏权势的清官的典型。 -
包管
bāo guǎn
担保(表示说话的人的自信):~退换ㄧ他这种病~不用吃药就会好。 -
包蓄
bāo xù
含蓄;包含。 -
包吞
bāo tūn
包含。 -
包宿
bāo sù
包妓同宿。 -
包苴
bāo jū
苞苴。借指贿赂或馈赠。 -
包被
bāo bèi
许多真菌子实层的外裹套。如:一种腹菌的被包的木质层包被,常有两层厚。如:一种锈菌的锈子器的包被,由不育菌丝层组成。 -
包覆
bāo fù
包容覆盖。 -
包茅
bāo máo
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的菁茅。因以裹束菁茅置匣中﹐故称。 -
包浆
bāo jiāng
指铜﹑玉﹑竹等古玩表面经长期抚摩所发出的光泽。 -
包匦
bāo guǐ
1.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说包裹缠结。 2.贡物的代称。 -
包装
bāo zhuāng
①在商品外面用纸包裹或把商品装进纸盒、瓶子等:定量~ㄧ~商品要注意质量。②指包装商品的东西,如纸、盒子、瓶子等:~美观ㄧ运输不慎,~破损严重。 -
包蒙
bāo mēng
1.包容愚昧的人。 2.泛指愚昧。 -
包剿
bāo jiǎo
围剿。 -
包揽
bāo lǎn
兜揽过来,全部承担:政府部门不可能把各种事务都~起来。 -
包孕
bāo yùn
包含:她的信里~着无尽的思念之情。 -
包络
bāo luò
平面曲线族中每一条曲线都和不在这族曲线中的一条曲线c相切,并且曲线c上任何一点都是它和曲线族中某一条曲线相切的切点,曲线c称为这个曲线族的包络。 -
包租
bāo zū
①为了转租而租进房屋或田地等。②不管年成丰歉,佃户都要按照规定数额交租,叫做包租。③在一段时期内专由某方租用:~汽车。 -
包探
bāo tàn
旧时巡捕房中的侦缉人员。 -
包笼
bāo lóng
1.包含﹐容纳。 2.包藏;隐藏。 3.犹包涵;宽容。 -
包慌
bāo huāng
遮掩。 -
包粟
bāo sù
即玉米。 -
包米
bāo mǐ
〈方〉玉米。也作苞米。 -
包干
bāo gān
负责完成一定范围内的工作。 -
包钞
bāo chāo
见"包抄"。 -
包髻
bāo jì
古代用来包发髻的头巾。 -
包间
bāo jiān
火车卧车车厢中的分隔间,有盥洗设备及床位,分隔间大于寝室而小于客室。 -
包银
bāo yín
旧时戏院按期付给剧团或主要演员的约定的报酬。 -
包销
bāo xiāo
①指商人承揽货物,负责销售。②指商业机构跟生产单位订立合同,把全部产品包下来销售。 -
包金
bāo jīn
①用薄金叶包在金属首饰外面:~项链。②包银。 -
包饭
bāo fàn
双方约定,一方按月付饭钱,另一方供给饭食:学校可为双职工子女~。 -
包赔
bāo péi
担保赔偿:~损失。 -
包韫
bāo yùn
见"包藴"。 -
包贯
bāo guàn
包容贯通。 -
包车
bāo chē
定期租用车辆:包一辆车。 -
包贡
bāo gòng
1.《书.禹贡》:"厥包橘柚锡贡。"谓包裹橘柚而进贡天子。后以"包贡"指进贡。 2.泛指贡品。 -
包谷
bāo gǔ
〈方〉玉米。也作苞谷。 -
卷包
juàn/juǎn bāo
犹言席卷。 -
发包
fā/fà bāo
把建筑、加工、订货等任务交给承担单位或个人承包。 -
合包
hé/gě bāo
即荷包。 -
土包
tǔ bāo
1.方言。犹地痞,土棍。 2.土堆;土岗。 -
坏包
huài/pēi/pī/péi bāo
坏蛋。 -
坟包
fén bāo
坟墓;坟堆。 -
坤包
kūn bāo
妇女用的挎包、手提包等,一般比较小巧。 -
大包
dà bāo
1.指宇宙。 2.突起的大疙瘩。 3.食品名。比较大的包子。有馅﹐用发面做皮﹐包成后蒸熟。 -
套包
tào bāo
方言。马具。用玉米包皮编制的椭圆套圈﹐外面用布裹着﹐套在牲口脖颈上以备拉车﹑推磨之用。 -
孬包
nāo bāo
方言。犹言脓包,软弱无用的人。 -
寄包
jì bāo
寄存行李。喻指寄宿。 -
封包
fēng bāo
封缄。亦指封缄着财物﹑文书等的封套。 -
并包
bìng bāo
谓包括各方面。 -
山包
shān bāo
方言。小山,山冈。 -
席包
xí bāo
以苇席或高粱篾席缝制成的包。 -
开包
kāi bāo
谓女子破身。 -
弹包
dàn/tán bāo
犹批评,指摘。 -
心包
xīn bāo
包在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心包和心脏壁的中间有浆液,能润滑心肌,使心脏活动时不跟胸腔摩擦而受伤。 -
手包
shǒu bāo
(~儿)手提的较小的包儿,多用皮革制成。 -
扎包
zā/zhā/zhá bāo
捆在腰间的长布。 -
打包
dǎ/dá bāo
1.整束行装。 2.特指僧人行脚云游。谓其所带行李不多,仅打成一包而已。 3.泛谓轻装出行。 4.包装物品。 -
承包
chéng bāo
按签订的合同或商定的条件接受某项任务,并负责完成:课题承包|承包经营责任制。 -
拎包
līn bāo
手提包。 -
挂包
guà bāo
即挎包。 -
挑包
tiāo/tiǎo bāo
肩挑包裹。 -
挎包
kuà/kū bāo
(~儿)带子较长的可以挂在肩膀上背的袋子。 -
掉包
diào bāo
(~儿)暗中用假的换真的或用坏的换好的:~计ㄧ他的东西叫人掉了包。也作调包。 -
掏包
tāo bāo
从别人的腰包里偷东西。 -
提包
tí/dī/dǐ bāo
有提梁的包。 -
搂包
lǒu/lōu bāo
兜揽买卖的中间人。 -
搭包
dā bāo
即褡包。长而宽的腰带,内可装钱物。 -
攮包
nǎng bāo
詈词。犹脓包﹐废物。 -
敖包
áo bāo
原是蒙古族人做路标和界标的堆子,用石、土、草等堆积而成。旧时夏秋两季曾把敖包当做神灵的住地来祭祀,尤以秋季最为隆重。也作“鄂博”。 -
曲包
qū/qǔ bāo
尽量包含。 -
松包
sōng bāo
懦夫;胆小鬼。 -
毡包
zhān bāo
1.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古代文献中多称穹庐﹑毡帐(旃帐)。今蒙古族居住区称"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易拆装﹐便游牧。 2.兽毛编织的或用毛毡缝制的包﹐外出时用来盛放衣物。 -
汤包
tāng bāo
装有碎肉和卤汁的蒸包。 -
沙包
shā/shà bāo
1.装着沙的大袋子。 2.像山丘一样的大沙堆。 -
沾包
zhān bāo
方言。受连累。 -
浆包
jiāng/jiàng bāo
即胎膜。 -
浓包
nóng bāo
脓包。喻指无能或无能的人。 -
浸包
jìn bāo
包容。 -
渐包
jiàn/jiān bāo
1.亦作"渐苞"。 2.不断滋长;丛生。 -
潜包
qián bāo
犹包藏。 -
烧包
shāo bāo
1.方言。指祭祖时焚化包封好的纸钱。 2.方言。谓荒唐或挥霍。 -
熊包
xióng bāo
方言。无用的人;傻瓜。 -
牧包
mù bāo
我国蒙古﹑哈萨克﹑塔吉克等少数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包,家﹑屋的意思。 -
玄包
xuán bāo
深藏。 -
皮包
pí bāo
用皮革做的手提包。 -
盐包
yán bāo
成包的盐。 -
砂包
shā bāo
沙袋。战时堆积起来作掩蔽体。亦用于防洪﹑防火等。 -
窍包
qiào bāo
小巧的包裹。 -
管包
guǎn bāo
保证;一定。 -
糠包
kāng bāo
草包,没有本领的人。 -
红包
hóng/gōng bāo
(~儿)包着钱的红纸包儿,用于馈赠或奖励等:送~丨发~。 -
缠包
chán bāo
缠绕包裹。借指穿着。 -
肚包
dù/dǔ bāo
系在腹部用以盛钱或什物的布袋。 -
背包
bēi bāo
行军或外出时背(bēi)在背上的衣被包裹。 -
脑包
nǎo bāo
1.罩住头发的软巾。古称帻。 2.方言。小土山。 -
脓包
nóng bāo
1.身体某部组织化脓时因脓液积聚而形成的隆起物。 2.比喻无用的人。 -
腰包
yāo bāo
本为腰间所系的包﹐后常泛指个人所得或所有﹐犹私囊。 -
草包
cǎo bāo
1.比喻没有真才实学﹑说话行动莽撞粗鲁的人。 2.用草等编成的包袋。 -
荷包
hé/hè bāo
①随身携带、装零钱和零星东西的小包。②指衣服上的兜儿。 -
蒲包
pú bāo
用香蒲叶编成的装东西的用具。 -
衣包
yī/yì bāo
1.盛衣的包裹,多为行旅时所用。 2.指衣袋。 -
裹包
guǒ bāo
1.包裹;行李。 2.包,包装。 3.包围。 -
褡包
dā bāo
即褡膊。 -
调包
tiáo/diào bāo
同‘掉包 ’。 -
豆包
dòu bāo
(~儿)用豆沙做馅儿的包子。 -
货包
huò bāo
货物包裹。
常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