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第二个字:公” 词语大全

  • 七公 qī gōng
    星官名。属天市垣,共七星。
  • 三公 sān gōng
    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总揽军政大权。唐宋沿用此称,已无实权。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 上公 shàng/shǎng gōng
    1.周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 2.汉制,仅以太傅为上公。 3.晋制,太宰﹑太傅﹑太保皆为上公。 4.公爵的尊称,亦泛指高官显爵。 5.传说古有五行之官,封为上公,祀为贵神。其土正曰后土。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因以"上公"指社神。 6.即太白星。
  • 不公 bù gōng
    不公正;不公道。
  • 严公 yán gōng
    古代高丽臣民对其君主的私下称呼。
  • 主公 zhǔ gōng
    1.臣下对君主的称呼。 2.仆役对其主人的尊称。 3.宾客对男主人的尊称。
  • 乃公 nǎi gōng
    ①你的父亲。父对子的自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②对人自称的傲慢语:竖儒!几败乃公事!
  • 乡公 xiāng gōng
    爵号名。
  • 书公 shū gōng
    指衙门里的书办。
  • 二公 èr gōng
    指府和县的副职。
  • 井公 jǐng gōng
    传说中的古代隐士。
  • 亘公 gèn gōng
    即齐桓公。亘,同"桓"。
  • 亚公 yà gōng
    司徒的别称。因司徒居三公的次位,故称。
  • 交公 jiāo gōng
    交给国家或集体。
  • 亲公 qīn/qìng gōng
    见"亲家公"。
  • 人公 rén gōng
    即太保。周三公之一。负责管饬大臣官吏。
  • 仁公 rén gōng
    犹言明公,古代对有位者的尊称。
  • 从公 cóng/zòng gōng
    1.办理公务;参与公事。 2.犹秉公。 3.谓品秩与"公"同。
  • 仙公 xiān gōng
    仙翁,仙人。
  • 令公 líng/lǐng/lìng gōng
    对中书令的尊称。中唐以后,节度使多加中书令,使用渐滥。
  • 任公 rèn/rén gōng
    1.指任公子。 2.指太公任,传说为春秋时人。见《庄子.山木》。
  • 伊公 yī gōng
    商伊尹的尊称。
  • 伯公 bó gōng
    1.父亲的伯父。 2.丈夫的伯父。
  • 充公 chōng gōng
    没收归公。
  • 兄公 xiōng gōng
    丈夫之兄。
  • 先公 xiān gōng
    1.对天子﹑诸侯祖先的尊称。 2.亡父。
  • 八公 bā gōng
    1.汉淮南王刘安门客﹐有苏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八人﹐称"八公"。他们奉刘安之招﹐和诸儒大山﹑小山相与论说﹐着《淮南子》。见汉高诱《<淮南子注>序》。《史记.淮南王传》"阴结宾客"司马贞索隐引《淮南要略》﹐田由作陈由﹐毛被作毛周。魏﹑晋以来﹐《神仙传》﹑《录异记》等道家著作以刘安好方技﹐遂附会八公为神仙。 2.晋武帝时﹐以司马孚﹑郑冲﹑王祥﹑司马望﹑何曾﹑荀顗﹑石苞﹑陈骞为八公。见《晋书.职官志序》。 3.北魏明元帝时置八大人官﹐世号"八公"。
  • 公公 gōng gōng
    ①丈夫的父亲。②〈方〉祖父。③〈方〉外祖父。④尊称年老的男子:刘~ㄧ老~。⑤对太监的称呼(多见于早期白话)。
  • 关公 guān gōng
    对三国蜀关羽的尊称。
  • 冯公 féng/píng gōng
    汉冯唐的尊称。
  • 列公 liè gōng
    诸公。
  • 办公 bàn gōng
    办理公务;处理公事:~会议ㄧ星期天照常~。
  • 包公 bāo gōng
    包拯(zhěng),北宋时进士,曾任开封府知府,以执法严正著称。民间关于他断案的传说很多,尊称他为包公或包青天。小说戏曲中把他描写成刚正严明、不畏权势的清官的典型。
  • 南公 nán/nā gōng
    1.战国时楚国隐士。 2.复姓。战国有南公揭。见《史记.秦本纪》。
  • 厢公 xiāng gōng
    南朝梁侯景对其亲信封加的官号。
  • 县公 xiàn/xuán gōng
    1.春秋时,楚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 2.爵名。晋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明以后废。
  • 叔公 shū gōng
    1.丈夫的叔父。 2.父亲的叔父。即叔祖。
  • 司公 sī gōng
    1.对上司的尊称。 2.男司仪。
  • 名公 míng gōng
    1.有名望的贵族或达官。 2.泛指有能耐或有名的人。
  • 君公 jūn gōng
    称诸侯。
  • 吕公 lǚ gōng
    1.指吕尚。 2.指吕嵒,即吕洞宾。
  • 吴公 wú gōng
    1.汉上蔡人。文帝时,为河南守,曾荐贾谊为博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乃征为廷尉。"司马贞索隐:"吴,姓也。史失名,故称公。"后因以指政绩突出者。 2.即蜈蚣。
  • 吾公 wú/yù gōng
    1.春秋时家臣对其主人的称呼。 2.对人的敬称。常用于函札。
  • 周公 zhōu gōng
    1.西周初期政治家。姓姬名旦,也称叔旦。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辅武王灭商。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东平武庚﹑管叔﹑蔡叔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洛邑为东都,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后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 2.春秋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 3.《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后因以"梦见周公"喻夜梦。或省作"周公"。
  • 壶公 hú gōng
    1.传说中的仙人。所指各异。 2.山名。在福建省莆田县南。昔有人隐此,遇一老人引于绝顶,见宫阙台殿,曰"此壶中日月也",因名。见《九域志》。
  • 园公 yuán gōng
    1.即东园公。商山四皓之一。 2.管理花园的仆人。
  • 国公 guó gōng
    封爵名。隋始置。自唐至明皆因之。
  • 土公 tǔ gōng
    1.土地神。又称土神。 2.古星名。属壁宿,共二星。旧说,主营造宫室。 3.方言。专管掩埋尸体的人。
  • 在公 zài gōng
    谓办理公事。
  • 地公 dì/de gōng
    即司空。古代主管水土和营建工程的官。
  • 坡公 pō gōng
    对宋苏轼的敬称。苏轼号东坡居士。
  • 壬公 rén gōng
    见"壬夫"。
  • 外公 wài gōng
    外祖父。
  • 大公 dà gōng
    中世纪欧洲国家君主或大封建主的一种称号。地位低于国王,高于公爵。其辖地称为“大公国”。如基辅罗斯、保加利亚、摩尔多瓦等国的君主都曾称大公,而奥地利则长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大公国。
  • 天公 tiān gōng
    天。以天拟人﹐故称。
  • 太公 tài gōng
    1.古代称父或尊称他人之父。 2.称祖父。 3.清以来亦称曾祖为太公。 4.对老者的尊称。 5.即太公望吕尚。 6.复姓。春秋有太公任。见《庄子.山木》。
  • 姑公 gū gōng
    丈夫的父母。
  • 妻公 qī/qì gōng
    岳父。
  • 奉公 fèng gōng
    奉行公事:克己~。
  • 奏公 zòu gōng
    谓从事演奏。《诗.大雅.灵台》:"鼍鼓逢逢﹐蒙瞍奏公。"毛传:"公﹐事也。"朱熹集传:"闻鼍鼓之声﹐而知蒙﹑瞍方奏其事也。"一说﹐犹唱歌。高亨注:"公﹐当读为颂。颂﹐歌也。奏颂﹐即唱歌。"
  • 妇公 fù gōng
    妻父。
  • 娄公 lóu gōng
    娄敬的尊称。亦即刘敬,汉初齐人。因首劝刘邦建都长安有功,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号奉春君,后封建信侯。是时匈奴兵强,刘敬提出和亲之策,并徙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关中。
  • 姬公 jī gōng
    1.指周公姬旦。 2.指周文王姬昌。 3.泛指周天子。
  • 子公 zǐ gōng
    汉陈汤的字。西汉成帝时,汤为车骑将军王音所信用。郡守陈咸曾多次送汤财物,给汤写信,以求"得入帝城"。后竟征为少府。事见《汉书·陈咸传》。
  • 孔公 kǒng gōng
    指孔子。
  • 孤公 gū gōng
    丧妻的男子。
  • 宗公 zōng gōng
    先公。《诗.大雅.思齐》:"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毛传:"宗公,宗神也。"孔颖达疏:"宗公,是宗庙先公。"马瑞辰通释:"宗公即先公也。言其久则曰古公,言其尊则曰宗公。"唐李舒《唐德明兴圣庙乐章.德明酌献》:"清庙奕奕,和乐雍雍。器尊牺象,礼属宗公。"一说为大臣。
  • 宰公 zǎi gōng
    对县令的尊称。
  • 家公 jiā gōng
    1.一家之男主人。多指丈夫。 2.对别人称说自己的父亲。 3.对人称说自己的祖父﹑外祖父。 4.称呼对方的父亲。犹令尊。
  • 寄公 jì gōng
    古指失国后寄居别国的诸侯。后亦泛称失位而流亡者。
  • 寓公 yù gōng
    ①丧失领地而流亡国外的贵族:诸侯不臣寓公。也指失势而客居异地的官僚。②闲居异乡的有钱阶层人士:他让堂弟在乡里收地租,自己跑到城里做起了寓公。
  • 封公 fēng gōng
    封翁。
  • 尊公 zūn gōng
    1.对人父亲的敬称。 2.敬称尊长。
  • 少公 shǎo/shào gōng
    1.县尉的别称。唐李白有《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方城张少公厅画师猛赞》。 2.称宋苏辙。
  • 尹公 yǐn gōng
    复姓。春秋卫有尹公佗见《左传.襄公十四年》。
  • 山公 shān gōng
    1.晋山涛的别称。 2.晋山简,时人亦称山公。简字季伦,山涛幼子,性嗜酒,镇守襄阳,常游高阳池,饮辄大醉。后世诗词中或用为作者自况,或借称嗜酒的朋友。 3.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男子。 4.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李约﹞又养一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江登金山,击铁鼓琴,猿必啸和。"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 5.雄性山魈。
  • 岳公 yuè gōng
    岳父。
  • 崖公 yá gōng
    唐代散乐艺人称皇帝。
  • 巨公 jù gōng
    1.皇帝的别称。 2.大师;大人物。
  • 师公 shī gōng
    1.厨子。 2.称老师的师父或父亲。 3.民间用以称道教正一派的道士。亦指男巫。
  • 床公 chuáng gōng
    床神的俗称。
  • 底公 dǐ/de gōng
    谓以公正自勉。底,通"砥"。
  • 府公 fǔ gōng
    1.六朝时王府僚属称其主为府公;唐﹑五代时,官府幕僚沿旧习,称节度使﹑观察使为府公。 2.泛称府﹑州级的长官。
  • 廉公 lián gōng
    清廉公正。
  • 归公 guī gōng
    交给公家:一切缴获要~。
  • 徇公 xùn gōng
    为国家利益而献身。徇,通"殉"。
  • 志公 zhì gōng
    尊称南朝梁高僧宝志(一作"保志")。
  • 忠公 zhōng gōng
    忠诚公正。
  • 急公 jí gōng
    热心公益。
  • 恩公 ēn gōng
    对施恩于己者的敬称。
  • 恼公 nǎo gōng
    唐李贺有《恼公》诗,以浓词丽笔写冶游情事。"恼公"犹言扰乱我心曲。此诗用意注家说法不一,王琦谓"盖狭斜游戏之作"。后多用以指代冶游艳词。
  • 慢公 màn gōng
    怠忽公务。
  • 愚公 yú gōng
    1."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亦常用以比喻作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的人。 2.泛指隐者。
  • 戎公 róng gōng
    1.亦作"戎工"。 2.兵事。
  • 成公 chéng gōng
    复姓。本姬姓,卫成公之后。三国魏有成公英,晋有成公绥。见《通志.氏族五》。
  • 持公 chí gōng
    持守公道。
  • 支公 zhī gōng
    1.即晋高僧支遁。字道林,时人也称为"林公"。河内林虑人,一说陈留人。精研《庄子》与《维摩经》,擅清谈。当时名流谢安﹑王羲之等均与为友。 2.泛称高僧。
  • 故公 gù gōng
    先君。
  • 斋公 zhāi gōng
    即“庙祝”。在寺庙里管香火的人:进香朝拜请斋公指点。
  • 明公 míng gōng
    旧时对有名位者的尊称。
  • 曹公 cáo gōng
    1.汉末曹操位至三公,人皆称曹公。 2.梅子的别称。
  • 木公 mù gōng
    1.仙人名。又名东王公或东王父。常与西王母(即金母)并称。 2."松"字可拆为木﹑公二字,因以为松的别名。
  • 朱公 zhū gōng
    即陶朱公。范蠡的别称。
  • 村公 cūn gōng
    村中长者。
  • 松公 sōng gōng
    称老松树。
  • 林公 lín gōng
    对晋僧支遁(字道林)的尊称。
  • 桑公 sāng gōng
    即长桑君。相传为古良医扁鹊之师。
  • 梅公 méi gōng
    指汉梅福。
  • 梢公 shāo/sào gōng
    舵工。亦泛指船家。
  • 次公 cì gōng
    1.汉盖宽饶字次公。为官廉正不阿﹐刺举无所回避。平恩侯许伯治第新成﹐权贵均往贺﹐宽饶不行﹐请而后往﹐自尊无所屈。许伯亲为酌酒﹐宽饶曰:"无多酌我﹐我乃酒狂。"丞相魏侯笑道:"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见《汉书.盖宽饶传》。又汉黄霸亦字次公。霸少学律令﹐为人明察内敏﹐得吏民心﹐所至有政绩。见《汉书.循吏传.黄霸》。后因以"次公"称刚直高节之士或廉明有声的官吏。 2.排行第二者之称。
  • 正公 zhèng gōng
    古代官名。指三上公。
  • 死公 sǐ gōng
    詈词。犹言死老头子。
  • 毛公 máo gōng
    1.西周文王子﹐名叔郑。成王时为三公之一的司空。毛﹐为其所封之采邑名。 2.战国时赵处士﹐"藏于博徒"﹐秦兵攻魏时﹐曾与薛公共劝寄居在赵的魏公子信陵君回国救援﹐击败秦兵。 3.借指豪放不羁而有才能的布衣之士。 4.指汉初传授《诗》的学者大毛公﹑小毛公。三国吴陆玑以为即汉毛亨与毛苌。 5.指汉人毛义。 6.指汉人刘根。传说刘根成仙﹐身生绿毛﹐故称。
  • 民公 mín gōng
    清代宗室封公者称国公;汉人封公者曰民公。
  • 沛公 pèi gōng
    汉高祖刘邦起兵于沛,以应陈涉,众立为沛公。
  • 河公 hé gōng
    即河伯。
  • 治公 zhì gōng
    处理公事。
  • 济公 jì gōng
    1.成就公义。 2.小说《济公传》中人物。又名济颠,俗姓李,名修缘。十八岁出家,投杭州灵隐寺为僧,法名道济。不守佛门戒律,举止癫狂,衣衫褴褛,成天喝酒吃肉。爱打抱不平,济困扶危,除暴安良,被尊称为济公。又风趣幽默,喜嘲弄官府,富于叛逆精神。
  • 清公 qīng gōng
    清廉公正。
  • 灶公 zào gōng
    灶神的俗称。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因喻正直的人。
  • 燕公 yàn/yān gōng
    1.周代燕国的始祖召公。也称邵公﹑召康公。 2.指唐燕国公张说。
  • 田公 tián gōng
    1.农夫。 2.地主。
  • 狙公 jū gōng
    古代喜养猿猴者。
  • 狥公 xùn gōng
    献身于公众的利益。狥,通"殉"。
  • 猿公 yuán gōng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有处女出于南林,国人称善……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唯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颉桥,末堕地,女即捷末,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后以"猿公"指剑术高明的隐者。
  • 王公 wáng gōng
    1.天子与诸侯。 2.被封为王爵和公爵者。亦泛指达官贵人。 3.犹王事。指文王的功业。公,通"功"。 4.清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封爵的统称。
  • 生公 shēng gōng
    晋末高僧竺道生的尊称。相传生公曾于苏州虎丘寺立石为徒,讲《涅盘经》。至微妙处,石皆点头。
  • 皇公 huáng gōng
    天帝。
  • 真公 zhēn gōng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
  • 硕公 shuò/shí gōng
    巨公;名臣。
  • 社公 shè gōng
    1.旧谓土地神。 2.旧俗用以称生而眉发白﹑面颜赤的男子。 3.宋李涛的小字。
  • 祖公 zǔ gōng
    1.祖父。 2.明代称地方官为祖公。
  • 神公 shén gōng
    神仙的敬称。
  • 祭公 jì/zhài gōng
    周王室卿士﹑周公之后人祭公谋父的省称。曾以"先王耀德不观兵"谏止周穆王伐犬戎。见《国语.周语上》及《史记.周本纪》。
  • 秉公 bǐng gōng
    持心公正;主持公道。
  • 稍公 shāo/shào gōng
    撑船的人;掌舵的人。
  • 穆公 mù gōng
    就是秦穆公,春秋时五霸之一。是春秋诸侯秦成公的弟弟,名叫任好,继承成公而即君位。
  • 端公 duān gōng
    1.唐代对侍御史的别称。 2.男巫的别称。 3.宋代对衙役的称呼。
  • 笔公 bǐ gōng
    北魏古弼的绰号。
  • 綦公 qí gōng
    复姓。元有綦公直。见《元史》本传。
  • 缪公 mù gōng
    缪,同“穆”。就是秦穆公,春秋时五霸之一。是春秋诸侯秦成公的弟弟,名叫任好,继承成公而即君位。
  • 缴公 jiǎo/zhuó gōng
    交给公家。
  • 羣公 qún gōng
    1.指上公。 2.泛指鲁以外的诸侯。 3.总称诸侯和朝臣。 4.泛指诸有名位者。亦用作一般的尊称。
  • 老公 lǎo gōng
    〈方〉丈夫(zhàng·fu)。
  • 而公 ér gōng
    犹言你老子。倨傲的自称语。
  • 艄公 shāo gōng
    掌舵的人。泛指船夫。
  • 肤公 fū gōng
    1.亦作"肤功"。 2.大功。
  • 背公 bèi gōng
    见"背工"。
  • 自公 zì gōng
    《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传:"公﹐公门也。"马瑞辰通释:"勤于治事﹐不遑家食﹐则有公膳可食。《诗》言退食自公﹐正着其尽心奉公。"后常以"自公"用作尽心奉公之意。
  • 至公 zhì gōng
    1.最公正;极公正。 2.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谓其大公无私。
  • 舅公 jiù gōng
    称父或母之舅。
  • 荆公 jīng gōng
    对宋王安石的尊称。安石曾被封为荆国公。
  • 荣公 róng gōng
    指荣启期。春秋时隐士。
  • 莱公 lái gōng
    指宋代寇准。因寇准封莱国公,故称。
  • 蒙公 mēng/méng/měng gōng
    1.指秦名将蒙恬。曾率兵三十万人击退匈奴,收河南地,并筑长城。 2.即旄头骑。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先驱的骑兵。
  • 虚公 xū gōng
    无私而公正。
  • 虾公 xiā/há gōng
    虾苗。状似蜈蚣﹐故名。
  • 袁公 yuán gōng
    1.神话传说中白猿的自称。 2.指汉袁安。
  • 要公 yào/yāo gōng
    旧时指紧要的公事。
  • 詹公 zhān gōng
    即詹何。
  • 贰公 èr gōng
    辅佐三公。借指朝廷大臣的副职。
  • 诗公 shī gōng
    对诗人的尊称。
  • 诸公 zhū gōng
    1.众公卿。 2.诸多年老长者。 3.泛称各位人士。
  • 谢公 xiè gōng
    1.指晋谢安。 2.指南朝宋谢灵运。 3.指南朝齐谢朓。 4.指宋谢景初。
  • 谷公 gǔ/gǔ/yù gōng
    鸟名。布谷的别名。
  • 豱公 wēn gōng
    对形体粗短如豱猪者的谑称。
  • 豳公 bīn gōng
    1.指周的祖先公刘。因其曾率周人迁徙豳地定居,故称。 2.《诗.豳风》有《七月》篇,首句云:"七月流火。"因代指七月。
  • 贡公 gòng gōng
    汉贡禹以明经洁行,征为博士。元帝时累官至御史大夫。屡次上书言朝事得失,主张选贤能,诛奸臣,罢倡乐,修节俭。后世尊称"贡公"。
  • 贵公 guì gōng
    1.王公贵人。 2.对居上公贵位者的尊称。 3.特指三国魏高贵乡公曹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