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貙犴 chū hān/àn

见"貙豻"。

相关:

详解

貙犴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拼音为“chū àn”。以下是关于该词语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 貙犴,亦作“貙豻”,指的是貙和豻两种猛兽。
- 在古代文献中,有时也将“貙犴”视为一种猛兽,即貙虎之大者。
2. 出处与引证:
- 出自《周礼·夏官·射人》中的“士以三耦射豻侯”,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兽有貙豻熊虎。”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也有描述:“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蟃蜒貙豻。”
- 《尔雅·释兽》中提到“貙獌似貍”,晋郭璞注:“今山民呼貙虎之大者为貙豻。”
3. 字义分解:
- 貙(chū):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狸而大的猛兽。例如,在“顿熊扼虎,蹴豹博貙”中,貙被描述为一种强大的猛兽。
- 犴(àn,hān):
- 当读音为àn时,与“狴犴”相关,是古代乡亭的牢狱的代称,也可引申为狱讼之事。
- 当读音为hān时,可指代驼鹿,一种大型鹿类动物,角横生,成板状,分叉很多,产于亚寒带针叶林地区。但在此处“貙犴”的语境中,犴并不指驼鹿。
综上所述,貙犴在汉语中通常指两种猛兽——貙和豻,或者特指貙虎之大者。这个词语来源于古代文献,并在文学作品中有所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