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褧裳 jiǒng cháng

即褧衣。

相关:

详解

褧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ǒng cháng,其具体解释如下:
1. 词义:褧裳即褧衣,是古代用细麻布做的套在外面的罩衣。这一词语在《诗·郑风·丰》中有明确的记载:“衣锦褧衣,裳锦褧裳。”这里的“褧衣”和“褧裳”都是指套在衣物外面的罩衣。
2. 构成与分字解释:
- “褧”(jiǒng):古代用细麻布做的套在外面的罩衣,如“朱冠锦褧聊日整,漠漠雹中如衣褧。”此外,“褧”还有罩上(褧衣)的意思,如“衣锦褧衣”,也有作为姓氏的用法。
- “裳”(cháng):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如“裳裳”表示光明。在“褧裳”中,“裳”作为衣物的一部分,与“褧”结合,表示整个套在外面的罩衣。
3. 引用与出处:
- 《诗·郑风·丰》:“衣锦褧衣,裳锦褧裳。”这是褧裳一词的最早出处,描述了衣物华丽且配有罩衣的情景。
-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风》咏褧裳,史称彤管,纤微之善,载籍犹称。”这里提到《风》诗中咏唱褧裳,表明褧裳在古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 明 何景明 《咏衣》:“虽云异黄里,愿言同褧裳。”这里的“褧裳”被用作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衣物外观的某种追求或情感。
综上所述,褧裳即褧衣,是古代用细麻布做的套在外面的罩衣,其名称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并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