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褕翟 yú dí/zhái

1.亦作"褕狄"。 2.古代王后从王祭先公之服,亦为三夫人及上公妻之命服,因服上刻画雉形,故名。狄,通"翟"。

相关:

详解

褕翟是一个汉语词语,其读音通常为“yú dí”,也可读作“yú zhái”,具有两种主要的解释:
1. 作为王后的祭服:
- 含义:褕翟指王后的祭服,与“褕狄”同义。
- 出处:这一解释源自古代文献《三礼图》,其中明确指出:“褕翟,王后从王祭先公服衣也。刻青翟形彩画雉,缀于衣是也。”这句话描述了褕翟作为王后跟随国王祭祀先公时所穿的礼服,特点是在衣服上刻画了青色的翟鸟形状,并辅以彩色的雉鸟图案。
2. 作为形容词:
- 含义:褕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举止端庄美好,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端庄。
- 出处与故事起源:这一解释源自古代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中的一句话:“褕翟如玉,琼琚如花。”这句话原本用于形容女子的容貌如玉石般美丽,举止如花朵般娇艳,后来逐渐被人们引申为形容美丽的成语。
- 使用场景:褕翟通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丽和端庄,可以用于文章、诗歌或赞美女性时的语言表达。
总结来说,褕翟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语,既可以指王后的祭服,也可以作为形容词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端庄。这两个含义分别源自不同的古代文献和经典,体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