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葭苇 jiā wěi

芦苇。

相关:

详解

葭苇,汉语词语,拼音是jiā wěi,意思是芦苇。以下是关于葭苇的详细解释:
1. 释义:葭苇在汉语中特指芦苇这种植物。芦苇是一种多年生的高大禾草,具有匍匐的根状茎,茎秆直立,高可达1至3米,直径约1厘米,具20多节。
2. 出处:
- 《孙子兵法》第9篇《行军篇》中提到:“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这句话强调了军队在行军过程中,遇到芦苇等地形时,需要谨慎搜索,以防有伏兵藏匿。
- 《韩诗外传》卷八中也有关于葭苇的描述:“有鸟於此,架巢於葭苇之颠,天喟然而风,则葭折而巢坏。”这句话描绘了一种鸟类在芦苇的顶端筑巢,但由于风的作用,芦苇折断,鸟巢毁坏。
- 《汉书·李广传》中描述:“引兵东南,循故龙城道行,四五日,抵大泽葭苇中。”这句话描述了李广将军率军向东南行进,经过四五天,到达了一片大泽的芦苇丛中。
综上所述,葭苇作为一个汉语词语,特指芦苇这种植物,并在古代文献中多次被提及,与军事、生态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