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舒 jīng shū
1.亦作"荆荼"。 2.指春秋时的楚国和舒国。舒在今安徽省庐江县境内,时为楚之与国,故连称。
相关:
详解
荆舒,拼音为jīng shū,是一个汉语词语,也可以写作“荆荼”。以下是关于荆舒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 荆舒指春秋时期的楚国和舒国。舒国位于现今安徽省庐江县境内,当时与楚国为与国(即友好国家),因此两者常常连称。
2. 出处与引用:
- 该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鲁颂·閟宫》中:“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这句话的意思是僖公与齐桓公举起正义之师,北方抗击戎族与狄族,南方讨伐楚国和舒国。
- 在《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序》中也有相关记载:“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膺,荆荼是徵’”。
3. 文化寓意:
- 荆舒作为词语,除了指代两个古代国家外,也常被用来象征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名字寓意中,荆舒往往与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无忧无虑、吉祥如意等意义相联系。
4. 汉字解释:
- “荆”字在汉字中通常与灌木相关,本义为一种灌木,即牡荆。在古代,荆条也被用作刑杖。
- “舒”字则有伸展、舒展的意思,常用来描述物体或身体的展开状态。
总结来说,荆舒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语,既指代了春秋时期的楚国和舒国,也蕴含了勇往直前、吉祥如意的文化寓意。
1. 基本含义:
- 荆舒指春秋时期的楚国和舒国。舒国位于现今安徽省庐江县境内,当时与楚国为与国(即友好国家),因此两者常常连称。
2. 出处与引用:
- 该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鲁颂·閟宫》中:“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这句话的意思是僖公与齐桓公举起正义之师,北方抗击戎族与狄族,南方讨伐楚国和舒国。
- 在《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序》中也有相关记载:“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膺,荆荼是徵’”。
3. 文化寓意:
- 荆舒作为词语,除了指代两个古代国家外,也常被用来象征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名字寓意中,荆舒往往与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无忧无虑、吉祥如意等意义相联系。
4. 汉字解释:
- “荆”字在汉字中通常与灌木相关,本义为一种灌木,即牡荆。在古代,荆条也被用作刑杖。
- “舒”字则有伸展、舒展的意思,常用来描述物体或身体的展开状态。
总结来说,荆舒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语,既指代了春秋时期的楚国和舒国,也蕴含了勇往直前、吉祥如意的文化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