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耽思 dān sī/sāi

潜心研究:耽思经籍。

相关:

详解

耽思
读音:dān sī
解释:耽思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专心致志于思索。它描述了一种深入、专注的思考状态,人们在这种状态下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思考中,难以自拔。
出处:
* 《后汉书·荀爽传》:“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徵命不应。” 这句话表明荀爽专心致志于研究经书,以至于庆祝和吊唁的事情都不参与,朝廷的征召命令也不响应。
* 《三国志·魏志·李业兴传》:“耽思章句,好览异说。” 这里描述了李业兴深入思考、研究经典章句,并喜欢阅读不同的学说。
结构:
* 耽思由两个字组成,“耽”作为动词,表示沉迷、迷恋;“思”作为名词,表示思考、思维。
使用场景:
耽思多用于形容人们在解决问题或思考时,陷入深思熟虑的状态。例如,它可以用来描述学生在考试前沉思复习,或者艺术家在创作时陷入深度思考的情景。
寓意:
耽思这个名字中的“思”字,寓意为思维广阔、聪明睿智。它鼓励人们保持对知识和真理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综上,耽思是一个表示专心致志于思索的词语,它描述了一种深入、专注的思考状态,具有积极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