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簪挂 zān guà

簪花挂彩。科举时代为中式者集体举行的一种仪式。

相关:

详解

簪挂(zān guà)的详细解释如下:
词义:
簪挂意为“簪花挂彩”。这是一个特指科举时代为中式者(即科举考试中及第的人)集体举行的一种仪式。
出处:
该词语出自清代梁章钜的《归田琐记·督学屡易》中:“盖自丁丑至己卯,三年之内,学使者凡四易,是时考试章程凌杂……有未簪挂而先录遗者。”这句话描述了科举考试期间由于考官频繁更替,导致考试制度混乱,存在一些人尚未通过“簪挂”仪式就被提前录取的情况。
字义分解:
* “簪”(zān):名词,指别住发髻的条状物,通常由金属、玉石等制成。在古代,簪子常作为发饰使用,具有装饰作用。
* “挂”(guà):动词,指将某物悬挂在高处或另一物体上。在这里,它与其他词汇组合,形成特定的仪式动作。
总结:
簪挂作为科举时代的一种仪式,象征着中式者的荣誉和地位。通过簪花挂彩的仪式,中式者被正式认可,并接受社会的祝贺和尊重。这一仪式不仅体现了科举制度的严谨和庄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视程度。